第201章 巡展?

作品:《七零随军:干部千金霸榜家属院

    今日还是佐藤爷爷主动提出,要陪高桥凛一起来,说是想看看被大家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苏绣。


    谁知到了展台,佐藤爷爷又说怕他性子鲁莽得罪人,由他来交涉就行。


    结果就是,高桥凛不仅错失了《竹韵》,连最后的希望《风露清荷》也落了空。


    佐藤清和摸摸鼻子,难得有几分不好意思,安抚道:“凛酱,我难得遇见如此合心意的作品。你还年轻,来日方长……”


    “哪里还有以后?!”高桥凛几近崩溃,“现在只剩下一幅非卖品,林女士又不接受预订,这次错过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佐藤清和心虚地别开视线,转身与林纫芝攀谈起来。


    “林女士,‘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春江花月夜》这个名字取得恰到好处。您对转瞬即逝之美的敏锐捕捉,正是‘物哀’美学的精髓。”


    “哦?”林纫芝颇感意外,“我以为贵国更推崇白居易和王维的诗作。”


    佐藤清和嘴角含笑,点头又摇头:“白乐天和王维确实在我国家喻户晓,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学术界备受推崇。”


    “我认识的许多学者,都特别欣赏‘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句,其中蕴含的无常之美,与我国《源氏物语》的意境一脉相承。”


    两人相谈甚久,佐藤清和对华国古典文化的深厚造诣令林纫芝惊叹。


    更让她吃惊的是,这位老先生对她的绣品不吝赞美之词,甚至可以说是狂热追捧。


    “林女士,你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能够跨越国界、种族、民族引起灵魂的共鸣,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成就!”


    一开始林纫芝还颇为受用,到后来几乎招架不住,这位老先生比周湛还能夸。


    周湛是盲目的,纯靠滤镜;而佐藤先生呢,他的每一句赞美都言之有物,对绣品中的每个元素都有独到理解。


    林纫芝赧然:……她创作时,真的有这个意思吗?


    快半小时过去,高桥凛仍在一旁垂头丧气,一副深受打击、怀疑人生的死鱼样。


    “林同志,我有个不情之请,”佐藤先生清了清嗓子。


    “我深知《春江花月夜》是无价之宝,用金钱是亵渎。不知是否能让其到樱花国展出三个月?”


    林纫芝想都没想就要拒绝。


    佐藤清和立即补充:“为了表示诚意和对艺术的尊重,我愿意用一件华国国宝作为抵押,展览结束后正式将其归还贵国。”


    林纫芝依然摇头。


    既然是国宝,肯定是走官方渠道交接,最终也到不了她手中。


    如果国宝能够被妥善收藏,那林纫芝其实也挺乐意促成国宝回家,对她来说是力所能及的事。


    可依照国内如今的形势,国宝即使回来了,运气好些,或许会被送进博物馆仓库封存积灰;运气差些,说不定转眼就被转手倒卖,再度流落异乡;运气更差点,可能被当四旧砸了。


    佐藤清和又接连提出数个优厚条件,从巨额资金到珍贵珠宝、文物古籍,林纫芝一一婉拒。


    别的不提,钱,她真的从没缺过,等广交会结束,光靠提成她就能瞬间暴富。


    至于文玩,家中长辈所赠,加上在京市内柜那些收藏,足以开个博物馆了。


    连高桥凛都脱离死鱼眼状态,惊讶地看着林纫芝。佐藤先生开出的条件,让他这个财阀子弟都心动,对方却毫不动摇。


    “难道正是这种淡泊名利的境界,才能创作出如此传世之作吗?”他暗自思忖。


    林纫芝如果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回答他:不,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不用为物质烦恼,才能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


    佐藤清和说到口干舌燥也没能说服林纫芝,最终长叹了口气,离开前无奈道:“林同志,我的请求始终有效,如果您改变主意了,随时可以联系我。”


    至此,林纫芝带来的六幅绣品被抢购一空,几位姗姗来迟的外商捶胸顿足,围着展台不肯散去。


    失落过后,一位大腹便便的美丽国商人另辟蹊径:“林女士,我现在就下单定制!十万美元!”


    不出意外,还是遭到了林纫芝婉拒,看着他们如丧考妣的表情,她甚至有一丝不忍。


    但一想到前三天任他们挑选时,一个个犹豫不决,这丁点不忍很快转瞬即逝。


    再对比现在,果然东西就是抢得香。


    “那至少留个联系方式?”几位外商仍不死心,想等林纫芝接受定制时能第一时间联系。


    林纫芝依然遗憾婉拒,这恐怕得等到她成立工作室了。


    好不容易把这几人劝走,后面咨询定制的外商仍然络绎不绝。


    最后林纫芝实在招架不住这群人看负心汉一样的眼神攻击,收拾收拾躲回军区大院。


    “哈哈哈!”林宛棠听了侄女的讲述,又是骄傲又是好笑。


    “你可是捅了马蜂窝了!那些外商联合起来,找到我们外贸局这,非要你的联系方式。”


    林纫芝震惊这群人的执着,连忙问道:“……没给吧?”


    “哪能啊!”林宛棠摆手,“军区大院的电话是能随便给的吗?”


    林纫芝现在随军,要联系只能往金陵军区找,这军事重地的,一个处理不好,有理都说不清。


    “不过他们倒是都把名片留在外贸局了,说只要有新作品就联系他们,不管什么题材什么价位,他们都要!”


    “……”


    林宛棠筹办了近十年广交会,还是头回见着这么上赶着送钱的,还不是一两个,是整整一群!


    林纫芝笑笑,“可能失去的才是最好的吧。”


    这样也好,就让这群有钱花不出去的外商们,回去好好替她打响知名度。


    林纫芝想起什么,问道:“姑姑,您知道佐藤清和先生吗?”


    “佐藤先生啊,当然知道。”林宛棠立刻点头,“他是樱华经济协会的会长,他的堂哥,是樱华友好议员联盟的创始人之一。”


    林纫芝若有所思,“看来他家族在政界和文化界都很有影响力?”


    “不止。”林宛棠给她科普,“佐藤家族和高桥家族一样,都是樱花国的经济巨头,只是两家领域不重合。”


    对佐藤家族大概了解后,林纫芝心里已经有了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