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搭台·服务站起步

作品:《风从天山来

    第二天清晨,当内地已经彻底明亮之时,新疆的天才微微泛白。


    李明照着自己大学时候的作息,六点半已然起床,在室内简单做了几组俯卧撑,热和了一下身体之后,便又开始投入到策划报告的撰写之中。


    不多一会儿,当赵书记等人陆续开始洗漱的时候,李明也加入了其中行列。


    随后便将一大早整理的报告先是打印了几份出来,趁大家在吃早饭的时候,一一将其分发给在场的众人。


    “《玉尔达电商服务站试运行方案》,嗯,不错,大学生就是大学生”热合曼抽了一眼文件,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早餐有馕、咸奶茶、鸡蛋。桌上说话不多。吃到一半,老热合曼翻到“直播间搭建”一栏:“我去配线和搭建,今天就把直播间点亮。”热河曼大叔一口应下了这份差事。


    “古丽姐,直播间需要挂几个大字的横幅,主要就是突出咱们是助农工作,这个您帮忙和老热合曼搞一下。”李明对古丽娜尔说道。


    古丽娜尔一口应下,顺带说道:“一些零部件和包装材料的采买,我都可以进行,但是我们需要测量并且商量一下,哪种最合适,性价比最高。”


    “赵书记,辛苦您和镇上的老乡们通知一下,我们为大家搭建了免费的网上直播间,到时候大家有核桃、红枣的咱们都可以在这里卖。


    在此之前我们也会抽时间去大家家里或者地里,拍一拍产物的场景,用作宣传,这样网络上的观众更愿意相信我们的品质”


    “另外就是,我需要和买买提大叔去趟县城,和物流公司沟通一下,之后如果真的开始发配快递了,他们要给我们优惠的价格,不能像平时大家寄快递一样的单价。”


    听着李明有条不紊地安排,大家心底里都默认了这个新来的年轻人为他们带来的改变,那一双双眼睛似乎也期盼着接下来这片本不富裕的土地即将迎来的变化……


    “先干起来。今天不求齐,只求顺。”随着赵书记一声令下,大家各自开始忙活了起来。


    李明把两间空屋的门敞开,先把角落里的旧展板搬到院里,又扯下一张卷起边的宣传画。地上灰厚,他和老热合曼分头扫,扫过一遍,拖把带起一条湿痕。


    木门板搭在了木架子上,成了临时台面。


    老热合曼拎来工具箱,蹲在墙角装漏保。


    李明把自己带来的三脚架调到胸口高,拧紧螺母。安装上自己的手机,从相机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直播画面。


    不多一会儿,赵书记那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苏巴什那边两户都同意先当样品。核桃一袋、枣干一袋,中午能送来。”


    “需要备个电子秤”看着不是很整齐的现场,李明在自己的本子上记下了这样关键的东西。买也好,或者从哪位老乡家里借也罢,这样东西都必须要有。


    许多事情不能一下子面面俱到,都是一点点经验的积累。况且这还是刚开始,李明不想让这个本不太富裕的地方一下子就投入太多的金钱,所以只有这些必不可少的东西他才会要求采购。


    后续的直播间的搭建,就交给古丽和老热合曼了。


    十点左右,买买提江把钥匙晃了晃:“走,县里。”


    路上阳光刺眼,车窗升起一半。买买提江车开得很稳,手搭在方向盘上:“你报告里写得细,我看就是时间节点要死死盯。”


    “嗯,时间上肯定是越快越好,现在乡亲们也快到了收成的时间,错过了这个节点,后续乡亲们货压下来,就免不了又要被二道贩子收走了。


    况且,还有个信任的问题,这次办不出效果,下次就不好说了。


    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不管结果怎么样,经验都是宝贵的,都是在为下一次做充足的准备!”李明有条不紊地说道。


    “你好像很成熟。”买买提江踩了脚刹,绕过一辆拉砖的小三轮,语气中有些赞扬。


    “哦?怎么说?”听到这话,李明不免有些腼腆。


    “在你之前,也有年轻人满怀壮志来到这里,口口声声要支援、扶贫。


    可要么就是只会讲空话,不会做;要么就是受不了这里的条件。


    总之,好几个都是没多久就走了。”说到这儿,买买提江瞥了李明一眼。


    “额……”李明听到这里有些尴尬,该不会他们几个一开始都觉得自己可能也是过不了多久就会走吧!


    “看得出来,你很实诚,你的想法也和一般年轻人不一样。


    所以我们愿意配合你去做一些事情,总之,都是为了这块地上的老乡。”


    听到这儿,李明也佩服地点了点头。看向窗外的土地,自小到大的那些回忆,仿佛和这一刻融在了一块儿。


    快递集散点的院子里,蓝色折叠筐摞成墙。叉车来回穿,地上有胶带的味儿。


    冯站长戴着棒球帽,制服领口开到第二颗纽扣。他抬手跟他们打招呼:“你们玉尔达那边?上次电话里说过。”


    “是。”李明把来之前准备的申请书递过去,“我们想走生鲜优先线。”


    冯站长把手里的扫描枪往桌上一放:“可以。晚上九点封网,早上七点出省。生鲜别堆重,角位要护,冰袋套袋,别漏水。坏果退或者补,别在群里扯皮,直接给我单号。”


    “行。我们先小批量跑枣子和核桃,这样先积累经验,而且包装会容易很多。”李明问了加价和时效,记下数字。


    买买提江把手机举起来,对着门口那块“生鲜优先”牌拍了一张:“我拉个群,晚八点提醒一遍。”


    从快递站出来,转到供销社。库房里一股消毒水味。管理员把手持糖度计和果径圈从柜子里拿出来,放在桌上:“先借,一个月内还。不还就买。”


    “买也行。”李明笑了下,“先用起来。”他把押金递过去,写了借条。


    临近中午,印务店的小马把样纸端出来。“这张底色偏一点点绿,要不要再灰一点?”


    “再灰一点。”李明贴着窗看字:“‘玉尔达甄选’这行不加粗。”


    小马点头,“承诺卡按你给的字数排版,一百字以内。下午四点前给你。”


    早上原本想的是让古丽直接在镇上打印横幅即可,临到中午二人又想到最好再打印些承诺卡,可以做宣传。横幅也就顺带在这儿打了。


    李明付了定金,转身出去。


    街口有卖烤包子的,他买了四个,递两个给买买提江。两人站在路边吃,汁水沿着手背往下滴,他用纸巾擦了擦。


    回到镇里,院子里晒得发白。古丽娜尔把两袋核桃和枣放到桌上:“刚送来的。”阿衣丁也跟着进来,肩上扛着一筐杏子,脸上挂了汗。“这个是老乡们给我们吃的。”


    “可以先拍些素材,有没有人想要出镜讲一下的?”李明看着眼前黄澄澄的大杏子,拿起一颗便开始端详了起来,好似在欣赏一批艺术品一般。


    见众人没有发言,李明心中也明白了些。本身很多人对于上镜头这种事心有抗拒,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如此,除非有人来带这个头。


    “古丽姐,那辛苦您配合我一下,晚点我写几个文案,然后你帮我拍一下。”


    李明虽说不是那种特别外向、可以随时在镜头面前展示自我的人,但是在有准备,以及有必要的前提下,他应付镜头是没有问题的。


    他还记得当时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班分组在跨境电商平台直播带货,他甚至可以用英语和外国人沟通交流……


    “朋友们,猜猜你们心心念念的明仔最近到哪了呢?


    哎嘿,俺到咱们大美新疆啦。


    话说咱们新疆的朋友这嘴可太严实了吧,以前只听过新疆的葡萄干啥的,这些杏子核桃你们是只字不提呀!”


    李明一手持云台架着手机,一边挨个地介绍新疆的一些特产。众人看到这一幕不免有些惊讶,这小子平时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怎么一到镜头里面活脱脱就是一副大主播的模样了。


    随后李明又停了下来,和大家说:“本来是想把这个自媒体账号直接用到咱们这边的,但是我现在想着用这个账号结合我的人设,能够更加吸引粉丝。


    然后咱们再打造一个咱们玉尔达的官方号,用来专门拍视频、直播卖货,这样互相都不影响,而且有利于形成矩阵。”


    “这个好说,我们晚点就可以搞个手机号注册一个。”赵书记一口应下。


    李明仿佛想到了什么,随即从车里拿出了他们从县城搞来的糖度计和果径圈:他把一枚杏放到掌心,用果径圈轻轻碰了碰,又把糖度计擦干净,滴了一滴汁到镜面上,数字停在“17.8”。


    “还行。”李明说,“这块园子管理到位。”


    之后咱们的每一批水果都要这样测一下,按照果径分为大中小三个品类,糖度也需要每一块地都测,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品类。


    在卖的时候就和观众说好,售后才能少出一些退货退款的情况。


    李明清晰地知道,电商平台把货卖出去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同样重要,那就是售后。但能决定售后的,往往都在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