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规矩就是规矩
作品:《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从三房的土坯房到苏家正堂,不过短短几十步的距离,对苏墨而言却仿佛跨越了两个世界。
脚下的路从坑洼的泥地,变成了平整的青石板,空气中那股潮湿的霉味,也渐渐被温暖的炭火气息,和隐约的饭菜香味所取代。
正房是青砖大瓦房,屋檐下挂着两盏崭新的红灯笼,处处都透着一股与三房截然不同的富足与体面。
温氏拉着苏墨,低着头迈进了那道高高的门槛。
苏墨能感觉到,母亲拉着他的手,因为紧张正在微微颤抖。
他心里清楚,母亲虽然平时在家看着强硬,但内心实则是柔软的。
只不过,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正堂里温暖如春,地上放着一个铜制火盆,里面的银骨炭烧得正旺,没有一丝烟气。
长椅上,端坐着一个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老人,正是苏家的大家长,苏老太爷。
他手里端着一杯热茶,正慢条斯理地撇着浮沫。
大房的伯母是一个体态丰腴的妇人,正坐在一旁嗑着瓜子,看到温氏拉着苏墨进来,嘴角立刻挂上了一丝看好戏的讥诮。
她的宝贝儿子苏文,则在另一边,美滋滋地舔着一块麦芽糖,还故意朝着苏墨晃了晃。
温氏不敢多看一眼,一进门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拉着苏墨也一同跪下,额头碰着冰凉坚硬的地面。
“爹。”
她声音发颤,带着最后一丝祈求。
苏老太爷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从鼻腔里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温氏鼓足了全身的勇气,卑微地开口。
“爹,儿媳今日来,是想为您的孙子墨儿求个恩典。”
“文儿开春就要去学堂了,这是咱们苏家的大喜事,墨儿那孩子也羡慕得紧,天天在家拿树枝当笔写字。”
“儿媳斗胆,不求家里出一文钱,也不求笔墨纸砚,只求您老人家开恩,让墨儿能跟着文儿一起去,哪怕是在学堂的窗户外头,旁听一下也行啊。”
“只要能多认得几个字,也算没白活在这世上。”
她把头磕得更低了,姿态放到了尘埃里。
苏墨跪在一旁,看着母亲为了自己,将尊严踩在脚下,心中的滋味很不好受。
堂屋里一片寂静,只有苏老太爷用杯盖,刮着茶叶的细微声响。
许久,他才终于喝了一口茶,缓缓地将茶杯放在桌上,发出一声轻响。
他终于抬起眼来,那双浑浊却精光四射的眼睛,冷冷地落在了温氏的身上。
“一个家族的兴旺,靠的不是一碗水端平。”
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而是要把所有好钢,都用在刀刃上。你懂吗?”
温氏的身子一颤,不敢抬头。
苏老太爷的语气没有丝毫波澜,像是在阐述一个天经地义的道理。
“家里的钱粮都是有数的,每一文钱都要花在最能看到回报的地方。”
“文儿是嫡长孙,脑子灵光,身体康健,他去读书,将来若能考取功名,光耀的是整个苏家的门楣。”
他顿了顿,话语里带上了一丝安抚的语气。
“再说了,文儿读书是为了我们整个苏家,你们三房现在安安分分地种好家里的田地,努力供养文儿读书。”
“将来你们出的每一份力,等到文儿金榜题名的时候,不都是能够沾到光的吗?”
“这一切都是为了家族,温氏你就忍一忍吧。”
这番话,让温氏的脸色瞬间惨白。
话说的好听,可是往深里一想,那不就是将他们三房,定义成了供养大房的牲口吗?
不等她说话,紧接着苏老太爷的话锋一转,下达了最后的通知。
“可惜长青的腿断了,读书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你们三房剩下的用处,也就只剩下为家里出一些力气。”
“让墨儿读书是浪费米粮,我记得墨儿这几天就要满六周岁了吧?到时候不要耽误了家里的农活,好了就这样,你先回去吧。”
说完,他便端起茶杯,垂下眼帘,再也不看他们母子一眼。
大伯母嘴角那丝讥讽的笑意,终于毫不掩饰地扩大开来。
温氏如遭雷击,浑身的力气仿佛瞬间被抽空。
她怎么也没想到,会得到这样一番冷酷无情的道理。
孩童若是满六周岁前,没有进学堂,那便要下地里干活。
她就是不甘心让苏墨这辈子都在田地里,才下定决心来求一求,可万万没想到,竟然还是避不开这个结果。
她不甘心,还想再求求。
“爹,求求您了,墨儿他真的很聪明,他……”
苏墨在祖父开口说出第一句话时,就彻底明白了。
这所谓家族大义的背后,是赤裸裸的算计与无情。
可看到母亲如此卑微,他心中依然燃起最后一丝挣扎的念头。
既然言语无用,那便让对方见识一下自己的价值!
他猛地站起身来,走到桌子前,用清脆地童音说道。
“爷爷,孙儿的字不比堂兄差!请让孙儿写几个字给您看!”
说完,他便想用手指,蘸上茶杯里滴落的水渍,在这光洁的地面上写字。
然而,苏老太爷连看都未曾看他一眼。
仿佛没有听到苏墨的话,转头对大房的伯母温和地说道。
“天冷了,回头给文儿扯块新料子,做件厚实的棉袍,别在学堂里冻着了。”
“哎,谢谢爹!”
大伯母喜笑颜开地应道。
这句轻描淡写的话,这彻彻底底的无视,比任何严词拒绝都要更伤人。
它像是一盆冰水,将苏墨心中最后那点火苗给浇灭了。
他明白了,不是他不够好,而是在爷爷眼里,三房的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
苏家虽然处在偏远村子,但家底殷实,多供养几个读书人并不费力。
但为何只有他们三房地位最低,待遇最差?
就因为他们被苏老太爷认为是工具,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牺牲自己,为大房的攀升当垫脚石吗?
不,他偏偏不认命。
求人不如求己,读书的路,他自己来走!!
大脑飞速运转,一个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
他飞速地思考着能够来钱的路子,读书要花钱,只要能够赚到钱,就算是族里也卡不住他。
而他现在有的资本,就是这一手远超时代的字。
平常镇上代写书信、书坊抄书……
这些都需要会写字的,都是来钱的路子。
一个个虽然有可行性,但却尚未落地的想法,瞬间在他的心中划过。
他看到母亲还准备继续磕头哀求,立刻伸出小手,紧紧地拉住了她的衣袖。
温氏一愣,低头看到儿子苏墨正仰头看着她。
那双本该纯真的眼睛里没有泪水,只有一片平静。
“娘,我们走吧。”
苏墨开口说道,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墨儿……”
温氏茫然地看着儿子,不明白他为何要阻止自己。
“没用的,我们走吧。”
他站起身来,小小的身躯却挺得笔直,用尽力气将还跪在地上的母亲拉了起来。
在苏老太爷略带惊诧的目光,和苏文母子看好戏的眼神中,苏墨拉着母亲,头也不回地走出了这间没有人情的屋子。
寒风吹在脸上,反而让苏墨的头脑更加清醒。
母亲温氏的身体还在颤抖,脚步虚浮,显然还沉浸在这巨大的打击和悲痛中。
她喃喃地问道。
“墨儿……怎么办啊……我们该怎么办啊……”
苏墨停下脚步,转过身,用自己那还带着泥土的袖子,认真地擦去母亲脸上的泪水。
他看着母亲,眼神里是从未有过的坚定与明亮,一字一句地说道:
“娘,别哭了。他们不给我读书,我们就自己走出一条路来。”
温氏茫然地看着他。
“什么路?”
苏墨的嘴角,勾起一抹充满自信的微笑。
“一条能用笔墨换钱,走出这个大院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