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发怒
作品:《娇软丫鬟上位后,禁欲王爷宠入骨》 宫里被一层凝重的气息笼罩,张院正凝神给皇帝诊治,他眉头紧锁神色肃穆得近乎凝重。
身后站着两名侍药的小太监垂首敛目大气不敢喘,就怕惊扰了帝王。
这次皇帝气晕的突然,消息传出宫后朝中重臣自己皇室尊亲全都过来了,此时此刻都在焦急的等待着里头的结果。
众人脸色凝重,眉宇间满是焦灼。
皇帝之前虽然身体不好,可也没到昏迷的程度,这次的事情众人心里都在猜测。
交头接耳的低语压得极低,生怕动静大了惊扰了内里。
就连素来沉稳端庄执掌后宫多年的皇后,也一改往日的从容蹙着眉头立在殿门旁。
凤袍的下摆被指尖无意识地攥起褶皱,目光紧紧锁着那扇紧闭的门,眼底翻涌着难以掩饰的担忧。
她身旁的宫女想要递上一杯热茶,却被她轻轻摆手制止,此刻的她哪里有心思顾及这些。
皇子们按长幼顺序立在一侧,太子站在最前,身形挺拔却难掩眉宇间的疲惫与焦灼。
他向来龙章凤姿,可此刻却衣服发皱,无心顾及仪容,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目光死死盯着殿门。
李玄霍站在太子身侧,脸上虽也有担忧,可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观望。
二皇子则显得平静许多,垂着眼,仿佛在沉思,可偶尔抬眼时,眸中闪过的精光却暴露了他并非表面那般淡然。
其余几位年幼的皇子,大多是真的惶恐的。
文武百官们则站在另一侧,不知是谁叹了口气:
“陛下这身子,怕是经不起这般折腾了。”
“唉,前几日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气晕过去了?”
“应是与北地雪灾有关,底下人瞒报,陛下得知后雷霆大怒……”
低语声断断续续,却都围绕着皇帝的病情与那桩瞒报的灾情,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不知过了几个时辰,殿内的烛火燃尽了几支,殿外的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那扇紧闭的朱红殿门终于被缓缓推开。
太医率先走了出来,他的脸色比进去时更加阴沉,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耗费了极大的心神。
他刚踏出殿门,太子便再也按捺不住疾步迎上前,声音带着难掩的颤音:“如何,父皇他……情况如何?可有大碍?”
他的拳头攥得死紧,指节泛白,手背青筋凸起,眼底的担忧几乎要凝成实质,连带着声音都有些发颤。
周围的人也立刻围了上来,皇后快步走上前,凤目含忧:
“太医,陛下究竟怎样了?”
其余皇子和大臣们也都屏住呼吸,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太医身上,等候着那个关乎国本的答案。
太医先是对着太子和皇后躬身一礼,随即直起身,重重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得像是压了千斤巨石:
“回太子殿下,回皇后娘娘,诸位大人,陛下这几年身子本就亏空得厉害,早年征战留下的旧疾未愈,又常年为国事操劳,殚精竭虑,底子早已不似从前。
此次又骤然受了极大的刺激,动了雷霆之怒,气血攻心之下,竟直接气晕了过去。”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众人愈发紧张的神色,继续说道:
“如今陛下脉息紊乱,气血耗损严重,脏腑也受了波及,必须好好静养,半点劳神不得。
且万万不可再动怒或是思虑过重,否则若是调养稍有差池,或是再受半点惊扰,恐怕……恐怕会折损寿元啊。”
“寿元”二字一出,如同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
殿外瞬间陷入一片死寂,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众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都露出了震惊之色。
皇后身形一晃,险些站立不稳。
身旁的宫女连忙上前扶住她。
她脸色苍白,嘴唇微微颤抖,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
皇子们的反应更是各异。
太子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脸上满是焦灼与担忧,他上前一步,对着太医深深一揖,语气恳切而急切:
“还请太医务必竭尽全力,无论用什么珍贵药材,无论耗费多少人力物力,都要护住父皇周全。只要能让父皇康复,本宫必有重谢。”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哀求,此刻的他,全然没有储君的威严,只是一个担忧父亲安危的儿子。
李玄霍连忙上前扶住皇后,出声安慰:
“母后,您莫要太过伤心,太医定会尽力诊治,父皇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平安无事的。”
话虽如此,他眼底却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快速地扫了一眼其他皇子,又迅速垂下眼帘
其余几位皇子也纷纷附和,或是表达担忧或是谴责瞒报之人。
一时间殿外的低语声又起,只是每个人的心思,却早已不似表面那般单纯。
这些年来,父皇的身体一日衰过一日,这是满朝文武都心知肚明的事。
虽说太子之位早已定下,嫡长有序,名正言顺,可皇权的诱惑实在太大,只要父皇一日未驾崩,这龙椅之争便始终暗流涌动。
尤其是近两年来,父皇精力不济,时常让太子监国,可其他皇子也并未闲着,各自暗中培植势力,拉拢朝臣,早已各有盘算。
如今皇帝病重,甚至可能折损寿元,这让原本就暗藏的争斗,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太子能不能坐稳那个位置,谁也说不准,每个人都在暗中打着自己的算盘。
唯有太子,此刻满心满眼都是父皇的安危,他看着太医,再次叮嘱道:
“太医,父皇的安危就托付给你了,万不可有半分懈怠。”
太医无奈点头,躬身道:“太子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敢有丝毫马虎。”
说罢,便转身匆匆离去,前往御药房为皇帝熬药。
待太医走远,李玄霍才缓缓松开紧握的拳头,指节上的白痕渐渐褪去,留下淡淡的红印。
他转过身,对着皇后躬身道:“母后,天色已晚,您身子要紧,不如先回坤宁宫歇息片刻,这里有儿臣守着,父皇有任何动静,儿臣立刻派人去通知您。”
皇后摇了摇头,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不必了,我就在这里等着。陛下不醒,我哪里睡得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