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噩梦缠身

作品:《致命渗透

    “这个伪君子!小人!”


    胡继斌狠狠地咒骂,就因为一次技术争论,就怀恨在心,用如此卑劣的手段报复他。


    所有的逻辑在他的脑海里疯狂地自洽,恨意如同最浓烈的酸液,腐蚀着他最后一丝理智和对公平的微弱期待。


    那颗名为“怨恨”的毒草种子,被这场冷雨彻底浇灌,在他那片早已被愤懑和不公填满的心田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滋长。


    漆黑黏腻的藤蔓扭曲着、缠绕着,勒得他喘不过气,也将他牢牢地绑缚在“受害者”和“复仇者”的十字架上。


    他猛地发动汽车,引擎发出一声压抑的咆哮,车灯像两把利剑刺破雨幕。


    他狠狠踩下油门,车子猛地窜了出去,轮胎碾过积水,溅起一片浑浊的水花。


    车窗外的城市依旧灯火璀璨,车水马龙,霓虹灯在湿漉漉的车窗上晕染开模糊迷离的光斑。


    但这曾经代表着他奋斗目标的繁华景象,此刻落在他眼中,却只剩下一片无边无际的、令人窒息的黑暗。


    那光芒越是耀眼,就越发衬得他内心的冰冷和绝望。


    最后一丝对这个体系、对所谓“正道”的幻想,如同车窗上的雨水,被雨刮器无情地抹去,消失无踪。


    “斌,怎么在这里睡着了,小心着凉。”一个娇柔关切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胡继斌猛地一惊,从冰冷窒息的梦境中挣扎出来,额上沁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沈星不知何时醒了,正俯身看着沙发上的他,丝绸睡袍的领口微微敞开,露出细腻的肌肤,眼中掠过一丝担忧。她微凉的手指轻轻抚过他汗湿的额头。


    胡继斌猛地抽气,像是溺水者终于冲破水面,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冷汗浸透了他的额发和后背的睡衣。


    方才的梦境太过真实,太过骇人。


    他仿佛从万丈悬崖失足跌落,不断坠向一个深不见底、漆黑冰冷的深渊。


    耳边是呼啸的风声,更像是无数窃窃私语和绝望的嘶吼交织成的诅咒。


    他拼命地张开手臂,在空中疯狂地抓取,指尖徒劳地划过虚无,什么也抓不住,只有彻骨的寒意缠绕上来。


    在急速下坠中,他感到在被剥离、分解。


    他试图呼喊,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仿佛他正在被这片无尽的黑暗吞噬、抹除,最终将不留一丝痕迹。


    他坠落的速度越来越快,仿佛要直坠地狱最底层。


    而深渊之底,隐约可见的不是岩石,而是无数密密麻麻、闪烁着幽光的代码和数据流。


    它们如同沸腾的沼泽,等待着将他彻底吞噬、消化,变成它们冰冷的一部分。


    就在他即将彻底坠入那片数据沼泽,万劫不复的瞬间,他惊醒了。


    梦中那冰冷的绝望和蚀骨的恨意尚未完全消退,沈星温暖的触碰和关切的眼神像一道光,瞬间将他拉回了现实的“温柔乡”。


    他一把将沈星揽入怀中,紧紧抱住,仿佛要汲取她身上所有的温暖和安慰,驱散那彻骨的寒意。


    沈星顺从地依偎在他怀里,手指在他后背轻轻抚摸着,像安抚一只受惊的野兽。


    拥着怀中这具年轻美好的身体,嗅着她发间熟悉的香气,胡继斌混乱的心绪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依赖和庆幸。


    庆幸在他跌入谷底、众叛亲离之时,还有这样一位完美如天使的女人陪伴在身边。


    他的思绪不由飘回与沈星“相识”的最初。


    那是在他再次被行政记大过处分不久。


    一个周五的夜晚,他坐在女儿胡茵苗英语培训机构外的长椅上,等待着下课铃响。


    周围是其他家长的低语和玩手机的微光,只有他,像个被世界遗忘的孤岛,沉浸在无边的沮丧和茫然中。


    就在这时,一阵香气袭来。


    他抬头,看到一位年轻优雅的女人站在面前。她穿着剪裁得体的连衣裙,明眸皓齿,笑容温婉,手里拿着两杯咖啡。


    “茵苗爸爸?没认错吧?”她的声音清澈悦耳。


    “我是胡茵苗的雅思课老师沈星,我看您经常来接茵苗。课间休息,给您带了一杯咖啡,拿铁,不加糖?”


    她自然地递过咖啡,在他旁边的空位坐下。


    “茵苗最近表现很棒,尤其是口语进步特别快。我正想找机会和您聊聊她后续的学习规划呢。”


    胡继斌有些意外,但还是礼貌地接过那杯温热的拿铁。


    “谢谢沈老师,太客气了。”


    纸杯的温暖透过指尖传来,驱散了一丝春寒的凉意。


    他听女儿谈起过这位老师,美国名校留学的英美文学硕士,人长得美,教学水平也高,茵苗跟着她,进步很快。


    “茵苗爸爸,您才客气呢。茵苗在我们班里可是尖子生,特别是语感和逻辑思维,真的非常出色。”她语气真诚,目光柔和地看向教室方向。


    “哦,沈老师对茵苗下一步的学习规划,有什么建议么?”


    胡继斌下意识地坐直了些,语气带着父亲的关切。


    “以茵苗目前的语言天赋、学术表现和那股钻研劲儿,只在国内参加高考,我觉得有些可惜了。”


    沈星的眼眸中闪烁着光彩,“她完全有能力冲击更好的平台。”


    她稍稍倾身,语气变得更加热切:“比如说,北美的常春藤盟校,或者英国G5旗下的顶尖院校,它们的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这类王牌专业,都非常看重茵苗这种既有扎实理科功底、又有出色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学生。”


    “我之前带过的几个学生,背景还不如茵苗,现在都在卡内基梅隆、帝国理工这些院校发展得非常好。”


    胡继斌认真地听着,内心燃起热望。


    培养女儿成为精英一直是他的另一个梦想。女儿聪明、勤奋,目标远大,是一棵好苗子。


    想到这里,他又不由对肖晋产生怨愤。


    就是她在教育女儿的观念上和他不合拍,总是报着一副顺其自然的态度,没有拿出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狠狠的“鸡娃”,否则,茵苗一定比现在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