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水泥现世
作品:《秦镜·镜中熵》 疫情得到控制,但灵渠工地的困境远未结束。
连绵秋雨让渠坝多处出现渗漏,传统的夯土边坡在雨水浸泡下不断塌陷。劳工们冒着细雨,一筐筐地从远处取土,吃力地修补着损毁的渠段,效率极其低下。
“照这个进度,莫说提前完工,就是按期完成都难。”张苍忧心忡忡地陪同吴柒巡视工地,指着前方又一处塌陷的渠坡,“土料遇水即软,这边刚补好,那边又塌了。”
吴柒蹲下身,抓起一把湿软的泥土,任由它在指间滑落。他望着远处劳工们蹒跚的身影,心中已有计较。
“取黏土、石灰石,还有河沙。”吴柒突然起身,对嬴疾吩咐道,“再找些工匠,搭建几个简易窑炉。”
嬴疾虽不明所以,还是立即领命而去。张苍则疑惑地问道:“特使这是要......”
“我要制作一种新的建筑材料。”吴柒目光炯炯,“一种遇水反而更坚固的材料。”
消息很快传开,连李公公都闻讯赶来,站在远处冷眼旁观,显然不信吴柒能凭空变出什么神奇的材料。
窑炉很快搭建完毕。吴柒亲自指挥工匠,将黏土和石灰石按比例混合,研磨成粉,再加入适量河沙。
“窑温要足够高。”吴柒对负责烧窑的工匠强调,“必须烧到料粉微微熔融,呈暗红色为止。”
工匠们虽然满腹疑窦,但还是依言照做。当第一窑原料烧成冷却后,得到了一种灰黑色的块状物。
“这...这是何物?”张苍好奇地拿起一块,只觉得入手沉重,与寻常石料无异。
吴柒不答,命人将烧成的块状物碾磨成极细的粉末。细粉在阳光下泛着灰白的光泽,手感滑腻。
“取水来。”
当清水与粉末混合,搅拌成糊状时,围观的众人都屏住了呼吸。只见那灰色的浆体渐渐凝固,半个时辰后,竟然变得坚硬如石。
“这不可能!”老工匠惊呼出声,用力敲打着那块硬化物,“这比夯土坚固多了!”
吴柒微微一笑:“此物,我称之为‘水泥’。”
他随即下令扩大生产,在工地旁搭建了十座窑炉,日夜不停地烧制水泥。更妙的是,制作水泥的原料在当地随处可见,大大节省了成本。
三日后,第一批水泥正式投入使用。劳工们惊奇地发现,用水泥拌和沙石砌筑的渠坝,不仅成型快,而且坚固异常。雨水打在上面,再也无法侵蚀分毫。
“神奇!太神奇了!”一个老石匠抚摸着光滑坚实的水泥渠壁,激动得声音发颤,“有了此物,何愁渠坝不固?”
更让众人震惊的是吴柒接下来的举措。他指挥劳工用水泥浇筑了一段示范渠坡,待其硬化后,竟让数名壮汉持槌猛击。
“砰!砰!”重击之下,水泥墙面只留下些许白印,纹丝不动。
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呼,连一直冷眼旁观的李公公都忍不住变了脸色。
“以此物加固渠坝,工期可缩短多少?”吴柒问负责工程的匠作。
匠作激动地计算着:“省去了取土、夯实的工序,砌筑速度提升数倍。若是材料充足,至少能提前两个月完工!”
消息如野火般传遍整个工地。劳工们看到希望,干劲空前高涨。原本需要百人搬运的土石方,现在只需数十人用水泥就能完成相应的工作量。
然而就在工程顺利推进之时,嬴疾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特使,李公公派人快马加鞭往咸阳去了。”嬴疾低声道,“恐怕是要向赵高汇报水泥之事。”
吴柒目光一凝:“看来有人坐不住了。”
张苍忧虑道:“此物功效如此神奇,若是被赵高一党据为己有,或是暗中破坏......”
“无妨。”吴柒淡定地摇头,“水泥配方看似简单,实则关键在配比和烧制工艺。没有详细指导,他们就是拿到原料也仿制不出来。”
他望向咸阳方向,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况且,陛下很快就会知道此事。到时候,该着急的不是我们。”
果然,水泥的应用让工程进度一日千里。原本塌陷最严重的第三渠段,在用水泥加固后,反而成了最坚固的一段。劳工们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渠道开挖和砌筑。
这天傍晚,吴柒正在检查新浇筑的渠底,几个劳工推着一辆改进的独轮车经过。车上满载沙石,却在水泥路面上行驶得平稳轻快。
“特使,”老工匠兴奋地报告,“按照您的指点,我们改进了车轮,现在一辆车能顶过去三个人挑的分量!”
吴柒满意地点头。水泥不仅解决了渠坝加固的难题,更让工地运输效率大幅提升。
是夜,吴柒在灯下详细记录水泥的配方和工艺流程。他知道,这种材料的意义远不止于修建一条水渠。它将改变整个帝国的建筑方式。
窗外,月光洒在新建的水泥渠坝上,泛着清冷的光泽。那光滑坚实的表面,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