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有限自由

作品:《秦镜·镜中熵

    诏令抵达清幽阁时,语气平淡,内容却标志着一种微妙的变化。


    “待诏吴柒,勤勉向学,偶有建树。特准其于白昼之时,于咸阳宫西侧偏苑及藏书石室(非核心区域)行走观览,需有寺人随行记录。不得靠近前朝正殿、后宫及机要官署。钦此。”


    没有升迁,没有赏赐金银,只是划出了一片比清幽阁院墙大上许多的活动范围。然而,在这戒备森严的宫禁之内,这“行走”的权利,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资源,是信任度提升的明确信号。


    吴柒恭敬领旨。他知道,这是他那份“优化三策”以及后续在李斯等人冷眼旁观下所展现出的“安分”与“实用”换来的初步成果。


    翌日,天光初亮,在指定的一名年轻寺人(依旧肩负记录之责)的陪同下,吴柒第一次主动推开了清幽阁那扇厚重的院门,踏入了门外的宫巷。冰冷的空气吸入肺中,带着与院内截然不同的、更广阔空间的气息。


    他首先去了被允许的偏苑。这里并非皇家园林,更像是官吏们短暂休憩、散步的场所,景致疏朗,古木萧瑟。他走得很慢,目光看似欣赏冬日枯山水,实则已将【信息扫描】能力悄然展开至极限。


    宫墙外百米的感知变得更加清晰,他甚至能“看”到墙外街道上行人的大致轮廓与移动方向,能模糊捕捉到车轮碾过路面的震动感。这为他构建外部世界的地图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批数据。


    同时,他也在扫描宫内。随行的寺人、偶遇的低阶宫女、巡视的郎官……他们的生命光点在脑海中形成分布图。他注意到,当他靠近某些看似普通的殿阁时,扫描会受到微弱干扰,或感受到更强的、隐藏的生命气息。那里,或许就是诏令中禁止靠近的“机要官署”或重要人物的居所。


    他记下了这些位置,并刻意保持距离。


    随后,他前往石室(国家档案馆)的非核心区域。这里收藏着大量地理志、百家典籍(非**部分)、历年不太紧要的政务文书副本等。浩如烟海的简牍堆积在巨大的架子上,带着陈年竹木和墨汁的味道。


    吴柒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他首先寻找的是地图。他找到了一卷较为粗略的《九州概览图》,以及一些郡县的方志。他如饥似渴地记忆着山川河流的走向、城邑关隘的位置、主要的交通干道。这些地理信息,是理解这个帝国脉络、乃至未来可能规划路线的基石。


    他翻阅的速度极快,有选择性地记忆关键信息。随行寺人只当他好奇浏览,并未在意。


    接下来的日子里,吴柒规律地往返于清幽阁、偏苑与石室之间。他利用有限自由,不断拓展着对咸阳宫布局(至少是允许他知道的部分)的认知,贪婪地吸收着石室中一切可用的知识,并持续校准着对外部世界的扫描感知。


    他像一个最耐心的猎手,亦像一个最勤奋的学生,利用这来之不易的“有限自由”,默默编织着自己的信息网络,充实着对这个时代的理解。


    他清楚,这自由如同玻璃般脆弱。嬴政的疑心、赵高的嫉恨、李斯的审视,任何一方的态度变化,都可能将这刚刚拓宽的囚笼瞬间打回原形,甚至更糟。


    但无论如何,第一步已经迈出。他从一个完全静态的囚徒,变成了一个可以在特定轨道上移动的棋子。而这移动的能力,本身就可能创造出新的、意想不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