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织云为裳
作品:《我就是仙劫》 三日后,灰鹰部落东侧,一座新搭建的、以原木和厚皮毛围成的简易棚屋前,围满了好奇的人群。
数台造型奇特的木质器械静静矗立,占据了棚区大半空间。
这些器械结构精巧,由无数榫卯和齿轮咬合而成,部分关键传动部位还镶嵌着闪烁微光的低级灵石,正是班大师带领墨家弟子,结合托尼提供的部分效率优化思路,不眠不休赶工出来的“灵枢织机”。
“秦总又弄出什么新家伙了?”
“看着好奇怪,不知道是啥?”
“管它呢,反正秦总弄出来的,肯定是好东西!”
人群议论纷纷,目光大多被棚区门口新贴出的一张公告吸引。
几个识字的复国军士兵正大声宣读:
【招工令】
今,工坊新成‘纺织厂’,需招募女工若干,负责操作新式织机,缝制御寒冬衣。
条件:
一、每日工作四个时辰,管两餐,餐餐有肉!
二、每日基础贡献点十点!织布达标者,另有额外奖励!
三、工作表现优异者,其家人贡献点可获得加成!
四、不限出身,无论部落原民、流民、俘虏,皆可报名!
——灰鹰部落总管秦澈
贡献点!包饭!
这几个词像投入冰湖的石子,在渐渐聚集起来的人群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尤其是“不限出身”四个字,让不少人心头一跳。
然而,围观的人多,真正上前询问报名的,却寥寥无几。
部落里的男人们,要么在工坊、矿洞、建设队里挥汗如雨,要么在复国军营的咬牙操练。
半大的孩子们,则被一股脑塞进了“启明学堂”,朗朗读书声偶尔随风飘来。
剩下的女人们,大多留在家中,操持着永远也忙不完的家务,照顾老小。
北莽之地,观念守旧,女子抛头露面去做工,在许多老人和部分男人看来,是件不太体面甚至有些丢脸的事情。
“去那地方?跟一堆人挤在一起干活?像什么样子!”一个裹着厚旧皮袄的老妇人撇着嘴,拉着自己的儿媳就往回走。
“娘,可是……贡献点……”年轻的儿媳回头望了一眼那告示,眼神里有着渴望。
贡献点能换到一点难得的油脂或盐巴。
“贡献点有你男人去挣!安心在家待着!”老妇人语气不容置疑。
“让女人出去做工?抛头露面的……像什么样子?”
一个部落老妇人嘟囔着,把身边想探头看的孙女往后拽了拽。
“就是,洗洗衣服、做做饭还行,去那工坊里,跟一堆男人混在一起?”
另一个流民妇女低声附和,脸上带着顾虑。
北莽之地,女子地位本就不高,常年战乱和艰苦生活更让“女人不该外出劳作”的观念根深蒂固。
即使贡献点诱人,那顿饱饭更是难以抗拒,但千百年的习惯和流言蜚语的压力,像无形的枷锁,捆住了她们的脚步。
场面一时有些冷清尴尬。
就在这时,人群边缘,几个穿着格外单薄、脸色蜡黄的女人相互看了看,眼神挣扎。
她们是俘虏营里的女人,没有男人依靠,平日里只能靠给些士兵或小头目浆洗缝补换取微薄食物,挣扎在冻饿边缘。
其中,一个叫阿雅的年轻女子,脸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眼神却比其他几人多了几分不甘和韧劲。
她看着告示上“十贡献点”和“包两餐”的字眼,又摸了摸自己身上几乎无法御寒的破烂皮子,冻得僵硬的指尖传来刺痛。
“阿雅姐……我们去吗?”
旁边一个更年轻的女孩啊云怯生生地问,声音发抖。
另一个性子泼辣些的,叫啊娜的女人啐了一口:“怕什么?饿死冻死就不是死了?反正没男人要,活一天算一天!有饭吃就行!我去!”
阿雅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忐忑,重重点头:“去!我们没得选!”
她率先挤出人群,走到登记处前,声音不大却清晰:“我报名,阿雅。”
啊云和啊娜见状,也咬牙跟了上去。
另外两个同样境遇的俘虏女子,犹豫再三,也颤巍巍地报了名。
一共五人。
负责登记的士兵看了看她们,没多说什么,只是记下名字,挥挥手:“进去吧,里面有人教。”
五个女人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忐忑地走进了那间神秘的棚屋。
棚区内,温暖如春。
几台“灵枢织机”旁已经堆满了雪白的棉花和棉线。
淡淡的灵气波动在器械间流转。
班大师的几名墨家弟子早已等候在此,他们神色平静,并无轻视之意。
为首的一名年轻女弟子上前,语气平和:“诸位不必紧张,我叫墨衡,接下来由我教大家如何使用这‘灵枢织机’。”
没有预想中的刁难和训斥,墨衡耐心地讲解起来:“看这里,这是经线轴,这是梭子,脚踏这里控制综片提升……对,就这样,保持节奏……灵力会带动飞梭自动往复,比手抛梭快十倍不止……若有卡顿,按此处复位……”
她的动作行云流水,伴随着织机规律性的“咔哒”声,梭子飞快穿梭,雪白的棉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交织、成型。
几名女子瞪大了眼睛,屏住呼吸,看着那神奇的一幕。
不到半个时辰,一块厚实、略显粗糙但纹理紧密的棉布,便从织机上被取了下来。
另一名女弟子接过棉布,用特制的骨针和粗棉线,手脚麻利地开始缝制。
裁剪、拼接、缝合……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又过了约莫半个时辰,一件看起来样式简单的棉布外套,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这……这就成了?”阿雅难以置信地喃喃。
墨家女弟子将外套递给她:“试试。”
阿雅迟疑地接过,触手是前所未有的柔软和温暖,与她身上硬邦邦的破皮袄截然不同。
她小心翼翼地将外套穿上。
一股久违的暖意瞬间驱散了寒意。
不是兽皮的臊硬,不是草絮的扎人,而是那种彻底的温暖。
“好……好暖和……”阿雅的声音带着哽咽,眼眶瞬间红了。
她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感受过这种不被寒风侵袭的温暖了。
其他几名女子也分到了外套,穿上后,一个个都愣在原地,感受着这从未有过的舒适。
激动地互相打量,摸着身上的新衣,脸上绽放出久违的、属于“人”的光彩。
墨衡微笑道:“很好。今日任务,就是熟悉流程,每人需完成五件基础外套。成品无错漏的,放入那边‘甲’字号箱,优先供给巡逻队和复国军将士。稍有瑕疵但不影响御寒的,放入‘乙’字号箱,日后可由族人用贡献点兑换。”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温暖的回报,五个女人彻底投入其中。
棚屋里只剩下织机有节奏的嗡鸣、剪刀的咔嚓声和偶尔的低语交流。
傍晚时分,工坊木门再次打开。
阿雅五人走了出来。
她们身上,都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那件略显粗糙的灰蓝色棉外套!
虽然忙碌一天,脸上带着疲惫,但她们的腰杆不自觉地挺直了,眼神不再是之前的麻木或怯懦,而是充满了完成一件实事的踏实感和……一丝微弱的自信。
尤其是阿雅,她脸上的疤痕似乎都淡了些,眼神亮得惊人。
棚外等待或围观的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快看!她们穿的是什么?”
“不是皮子!那是什么布料?”
“样子怪怪的,但看着……好暖和的样子!”
“阿雅!里面到底啥样?这衣服哪来的?”
相熟的人迫不及待地围上去问道。
啊雅挺起胸膛,大声道:“是我们自己做的!用里面那会自己动的木头机器织的布,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叫棉衣!比皮子轻,比皮子暖!”
啊云也鼓起勇气补充:“真的!穿上可暖和了!里面一点都不冷!”
啊娜没多说话,只是默默拉起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老妇之手,放在自己的棉衣袖子上。
老妇浑浊的眼睛猛地睁大,枯瘦的手指感受着那厚实柔软的触感和隔绝寒意的温暖,嘴唇哆嗦着:“神了……真神了……这、这宝贝……”
人群彻底沸腾了!
无数道目光灼热地盯在那几件棉衣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渴望。
在这冰天雪地里,一件轻便保暖的新衣,价值堪比粮食。
若不是在灰鹰部落,在外面,为了这样一件衣服,足以引发一场血腥争夺。
更多的女子,尤其是那些家里男人在外劳作、自己却只能困守棚屋挨冻受饿的妇人,看着阿雅五人身上的棉衣,又望向那扇仿佛通往新世界的大门,眼神彻底变了。
那不再是犹豫和恐惧,而是压抑不住的冲动和希望。
贡献点、饱饭、还有……能让自己和家人穿暖的衣服。
阿雅感受着四周火辣辣的目光,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的棉衣,抬头望向灰鹰部落中心点将台的方向,心中某个冰冻的角落,悄然融化。
也许,在这里,女人……也能靠自己的双手,挣到一份活路,甚至……一份尊严。
夜色渐浓,纺织工坊的灯光却依旧亮着。
而部落里,关于“棉衣”和“女人也能挣大钱”的议论,如同野火般,在每一个寒冷的帐篷里蔓延开来。
秦澈望着那点点灯火和隐约传来的织机声,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
民生之多艰,始于温饱。
这纺织机的第一缕线,织出的不仅是御寒的棉衣,更是一个崭新时代的经纬。
他仿佛已经看到,当数千族人皆穿上这灰蓝色棉衣时,那汇聚而成的,将是怎样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