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端柔找茬

作品:《春心不自知

    景和帝身边的曹公公,当即让几个小太监统计开来。


    没多一会儿,一个小公公端着托盘来到叶蓁面前。


    叶蓁看着托盘中花花绿绿的荷包,问道:“有没有没被押注的龙舟?”


    小太监识得叶蓁,见问便笑呵呵答道:“有的,就是龙舟上插着鹞鹰旗子的那只,没人押注。”


    说着朝池中指了指。


    叶蓁早就注意到了这只龙舟,现在这只龙舟落在最后,而领舟那人却依然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此刻正在一点一点缩短与他前面龙舟的距离。


    小公公见见此,便继续笑呵呵介绍道:“领舟之人乃今年的二甲第二十名,莫见闲,时任翰林院编修一职。”


    叶蓁面露疑惑。


    通常新科榜眼、探花才会授予编修一职,齐砚最初就是被授予此职,后因才学斐然,才短时间内升任侍读学士,为太子讲读。


    小公公很有眼色,一眼就看出了叶蓁的疑惑,笑呵呵解惑道:“莫编修擅画,画的一手好丹青,得了皇上青眼。”


    这么一解释,叶蓁便明白了。


    若是谁有什么擅长之处,刚好得了皇上喜欢,升官不是什么难事。


    叶蓁从青糖手里拿过荷包,放到托盘上,道:“那我就押注莫编修,第二名。”


    叶蓁的话一落,周围的人都循声看了过来。


    身边的徐瑾妧问:“他是第二,那谁是第一?”


    叶蓁摇了摇团扇,笑道:“自然是谨修哥哥。”


    徐瑾妧:“那你怎么不押注我哥哥?却要押注第二名?”


    叶蓁眨了眨眼睛:“因为已经有好几人押注谨修哥哥了,到时候赢得的银子是要几人平分的。而莫编修无其他人押注,一旦得了第二名,那所有押注第二名的银子就都是我一个人的。”


    叶蓁说的极其认真,声音又十分俏皮,引得景和帝和叶皇后笑了起来。


    叶皇后侧头看向这个小侄女,似是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了,今日的衣裙没再如往日那般素净,一袭云霞色活泼艳丽,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的模样。


    叶皇后只有太子一个儿子,没有女儿,一直把叶家的三个侄女当亲生女儿看,尤其喜欢叶蓁这个最小的侄女。


    只是这个最小的侄女回来京城后,就变的温婉端淑,少了恣意俏丽。


    为此,叶皇后还有些许遗憾。


    现在看来,小侄女又变成了小时候的性子,她竟欣慰起来。


    齐砚就在太子身后,将叶蓁的声音听的清清楚楚,心下说不清什么滋味,好似她只有在他一个人面前收着本性。


    这时,众人一阵欢呼,叶蓁朝池中看去,兴奋地指着最前面的龙舟道:“那是不是谨修哥哥的龙舟?”


    徐瑾妧也朝那边望去,也兴奋道:“是我哥哥的!”


    叶蓁夸道:“谨修哥哥一看就武艺不俗。”


    话音刚落,就听旁边传来一道嘲讽的声音:“本来每年夺魁的是你二哥,如今你二哥手臂废了,看来你是一点也不伤心!押注押的飞快,还谨修哥哥、谨修哥哥叫的这么亲。你这样你二哥知道吗?齐砚哥哥知道吗?”


    叶蓁不用看就知道是谁,这么没脑子的,只有端柔公主。


    端柔公主的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附近的大臣和官眷听得清清楚楚。


    景和帝收了笑,叶皇后面色也淡了下来,正要开口,就听叶蓁笑盈盈道:“二哥知道呀,不仅二哥知道,我的夫君齐砚哥哥也知道呀。”


    叶蓁说的天真无邪,还不轻不重强调了“夫君”二字,好似真就回答端柔公主问的知不知道的问题一般。


    端柔公主一拳仿佛打在了棉花上,没让叶蓁难堪不说,还噎的自己一口气没上来。


    叶皇后面上恢复了笑意,悠悠然看向池中竞舟。


    端柔公主朝太子身后的齐砚看去。


    齐砚面色清冷一如往昔,心中却反复咀嚼起叶蓁刚刚出口的“齐砚哥哥”四个字。


    叶绥微微挑了挑眉,太子则扭头打趣地看了齐砚一眼。


    齐砚面上微微发热,太有失体统了,他想。


    可心下却多了几分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欢喜。


    端柔公主见齐砚根本没往她这边看,不禁有些失望,转瞬却又雀跃起来。


    齐砚不关注她,不也一样没关注叶蓁么?


    他们已经成亲了又如何?一样可以和离!


    叶蓁暼了端柔一眼,见她面色一会儿一变,不知又在琢磨什么,但不用想,肯定没好事。


    京城的人都知道,端柔公主心悦齐砚,和叶蓁不对付,只要她和叶蓁同时出现,必会前来找茬。


    论身份,叶蓁的确比不过端柔公主,毕竟她是景和帝的女儿,大禹唯一的公主。


    可叶蓁也知道,景和帝扶持刘贵妃一族,不过是为了制衡她们叶家,刘贵妃并非真的得宠。


    这也是她近两个月想明白的。


    其实上辈子景和帝从没有过废太子的心思,即便安国公府被陷害通敌谋反,皇后姑母和太子表哥也不过是被禁足,至于后来传出姑母后位不保,想来也不是真的。


    若是景和帝真想废后,那太子表哥的太子之位一样保不住,就不可能只传出姑母后位不保的消息。


    所以,上辈子安国公府被陷害一事,即便真有景和帝的手笔,他不过也只是想削弱或消除叶家在将士们和百姓心中的声望,而非是针对皇后姑母和太子表哥。


    而刘贵妃一族,在将士和百姓心中没有什么影响,他们能依靠的只有景和帝。


    刘贵妃一族再如何蹦跶,手中的权利都可以随时被景和帝收回。


    端柔虽贵为公主,景和帝对她也没有多宠爱,否则以端柔公主对齐砚的觊觎,景和帝怎会不直接给二人赐婚?


    另外,大姐姐叶宜和三姐姐叶遐出嫁时,景和帝的赏赐就十分丰厚,等到叶蓁自己出嫁时,景和帝的赏赐堪比公主出嫁。


    这也是端柔看叶蓁更不顺眼的原因之一。


    如此,叶蓁更不必对她有什么忌惮,只要没威胁到景和帝手中的权利,她和端柔公主发生什么口角,景和帝只会一笑置之。


    果真,景和帝只收了笑,没说什么,还淡淡扫了端柔和刘贵妃一眼。


    昭阳长公主朝小女儿那边看了看,微微蹙了蹙眉头,终究什么也没说。


    刘贵妃和端柔公主被景和帝的目光扫的面色一紧,狠狠瞪了叶蓁一眼。


    池中龙舟猎猎,鼓声越来越急。


    莫编修的龙舟已经划到了第二的位置。


    武官极其官眷没这么多规矩,已经为自己押注的龙舟摇旗呐喊起来,声音一声高过一声。


    叶蓁仿佛回到了西北军营,听将士们比武操练,声势震天。


    终于,徐谨修和莫见闲的龙舟一前一后到达终点,先后夺得了标旗。


    赢得押注的人也一阵欢呼。


    叶蓁则摇着团扇笑的明媚灿烂,毕竟第二名只有她一个人押对了。


    齐砚微微侧头,朝叶蓁的方向看去,见到的就是笑意明媚的叶蓁。


    他垂下眼,刚刚心里那几许未曾察觉的欢喜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心绪沉闷。


    还是刚刚那个小公公,捧着一只一尺见方的锦匣,来到叶蓁面前,笑眯眯道:“齐夫人,这是您赢得的银子,奴婢都已经替您收到了锦匣里,方便您拿着。”


    叶蓁接过锦匣,打开看了看,零零总总大概有五六百两。


    叶蓁取出一枚金叶子,赏给了这位小公公。


    小公公立时乐的见牙不见眼,又说了一堆恭维夸赞之言才离开。


    接下来便是水上射柳。


    射柳,顾名思义,向柳枝射箭,通常是飞马开弓。


    而端午的水上射柳则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再将葫芦悬于柳树上,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定胜负。


    另外,水上射柳需两人完成,一人拉弓射箭,一人驾船行舟,在众舟交错里准确射中和舟旗颜色一样的葫芦。


    此项考验的不仅是射艺,还有驭舟之人的武艺,毕竟两舟相撞可能会有一翻武艺比拼。


    参加射柳的人都早早地提前组了队,只等摩拳擦掌去池中比拼一二。


    景和帝又提到了叶绥:“往年射柳也是仲甫拔得头筹,今年仲甫不能参加,不知谁又能夺魁?”


    刘贵妃父亲刘枢密则笑着道:“叶世子也不是不能参加。”


    景和帝“哦?”了一声,问:“怎么说?”


    刘枢密:“可以找个人,配合着叶世子拉弓,或许一样能夺得头筹。”


    刘枢密的话音一落,众人安静下来。


    这无异于是对叶绥的极大羞辱,曾经能叱咤战场杀敌斩将的叶小将军,如今竟需要让人配合着拉弓。


    叶皇后脸色冷了下来,淡淡暼了一眼刘贵妃。


    昭阳长公主再想不事张扬,听到外人羞辱儿子,也有了气性,正要说话,就听安国公重重“哼”了一声:“就算我儿废了一条手臂,照样能打的你那个只知花天酒地的废物儿子起不来床!”


    刘枢密笑眯眯:“这是自然,谁能和叶小将军比?谁又能和叶家比?毕竟……”


    刘枢密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叶蓁笑盈盈的一声“皇舅舅”打断。


    众人齐齐朝叶蓁望去,就见叶蓁风风火火地走了过来,一袭云霞色的衫裙十分亮眼,不禁让人纳罕,这还是叶家那个温婉端淑的四姑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