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授人以渔
作品:《青山一路同云雨》 人果然是只有在干“坏事”时才不知疲倦。昨夜回来后,江知渺几乎是沾枕即眠。
芙儿醒来,见江知渺睡得正沉,便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惊扰了她。
晨光透过窗棂,江知渺是被灶房飘来的食物香气勾醒的。她用冷水泼了把脸,冰凉的水珠顺着脸颊滑落,驱散了最后一丝睡意。
她擦着脸走到院中,只见石桌上的粗瓷碗里盛着热气腾腾的小米粥,芙儿正端着一盘刚出锅的芝麻饼走出来,笑意从眼角漫到眉梢
“清梧,快坐。”说着便将一张烙得金黄酥脆的芝麻饼递到她面前,“刚烙的,快尝尝。”
芝麻的焦香扑鼻而来。江知渺咬下一口,酥脆的饼皮在齿间碎裂,发出悦耳的轻响:“嗯,真好吃。”饼边焦香酥脆,内里却柔软温热,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
“好吃就多吃两张。”芙儿将装饼的碟子又往她面前推了推。
江知渺咽下口中的饼,目光扫过安静的院子:“怎么没见张叔张婶?”
“最近地里活计紧,爹娘趁着日头还没毒起来,一早就去薅草了。”芙儿的声音轻了些,“娘原本想在家陪着我,我说有你在家作伴,让她放宽心便是。”
江知渺点点头,又咬了一口芝麻饼,饼屑落在青布裙摆上也毫不在意。她望着芙儿,轻声问道:“姐姐,想过往后要怎么过吗?”
芙儿低下头,声音里带着认命般的伤感:“还能怎么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自古女子不都是这样熬过来的么?”
江知渺咽下饼,抬眼直视她:“姐姐,若你敢于反抗,就不是嫁什么随什么。”
芙儿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愕。她望着江知渺,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一句话,这等惊世骇俗之言,她连想都不敢想。
“你看昨日你婆母那般欺辱你,不过是仗着你性子软,又要脸面,不敢把她做的恶事说与外人听。”
芙儿的肩膀垮了下去,声音低得像一声叹息:“我确实不敢说……总觉得家丑不可外扬。跟爹娘说了,也不过是让他们跟着心疼,徒增烦忧罢了。”
提到昨日,她的声音哽咽起来:“爹娘回来后听说了那些事,我爹气得抄起扁担就要去钱家拼命,被我死死拉住了。我娘……我娘哭得背过气去,说什么也不让我再回那个狼窝了。”
她用手背胡乱抹着眼泪,却越擦越多,“他们越是这样,我心里越不是滋味……”
江知渺递过一块干净的帕子,待她情绪平复些,才轻声问:“姐姐,你还爱你的丈夫吗?对他……还有期望吗?”
芙儿捏着帕子的手猛地一颤。爱?那点刚嫁过去时的朦胧情意,早已在三年冷眼里磨成了灰烬。
期望?她曾无数次盼望他能挡在婆母身前为她说句话,可是一次也没有。那些微弱的期盼,早已随着女儿的死一同消散了。她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摇了摇头。
“所以姐姐有没有想过和离呢?”
“和离?”芙儿震惊地重复道,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
“嗯。”江知渺目光坚定,“姐姐你有爱你的爹娘,只要你自己舍得拔掉这根毒刺,你就有退路。”
“你婆母虽然恶毒,但将你推向恶毒之人面前的,是你的丈夫。他才是始作俑者,是他哄骗了你,是他的不作为才让你过得如此艰难。”
芙儿怔住了。是啊,与其说是婆母狠心不让医治女儿、日日磋磨自己,不如说这一切都是丈夫的默许。但凡他肯出声制止,哪怕只有一次,事情都不会到如此地步。想到这些,她的心沉了又沉。
江知渺见状,不再多言。她知道此事急不得,需要芙儿自己想明白。
“吃完饭,带我去附近山里看看吧,”江知渺话锋一转,“继续教你认草药。”
“嗯。”芙儿轻声应道,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接下来的几日,张家小院里总是飘着淡淡的草药香。
午后日头正好时,两人便搬来竹筛子晾晒药材。江知渺细致地教导:“金银花要摊得薄,不然容易捂黄;何首乌得切成薄片,晒得才快。”芙儿学着她的样子用竹耙轻轻翻动药材,动作从最初的笨拙渐渐变得熟练。
江知渺特意挑选了些简单的炮制方法教她,有时故意将些简单的活计交给她独自完成。看着芙儿眼中的光芒一天比一天明亮,江知渺的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
傍晚收药时,芙儿捧着晒好的金银花,犹豫良久才轻声对江知渺说:“清梧妹妹,等我学会了……可以把多余的药卖给药铺吗?”她的声音不大,带着几分怯弱,生怕江知渺不同意,清梧妹妹本意只是教她识药省钱,她怎敢妄想用这本事换钱?
“当然可以。”江知渺爽快地回答。
芙儿明显松了口气,继续道:“我也想自己挣些钱,有个立世之本,给爹娘减轻些负担。”
“我明白。”江知渺嘴角轻轻上扬,眼中满是欣慰。
芙儿低头仔细整理着她的草药小册子,忽然觉得,往后的日子或许真能在这淡淡的药香里,慢慢活出属于自己的模样。晨光洒在她专注的侧脸上,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