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37章
作品:《限制文里的恶毒女配(快穿)》 第三十七章
两支大军如同两只磨利了爪牙的巨兽,在深秋的旷野上对峙,肃杀之气凝固了空气,连掠过原野的秋风都带着金铁交击的寒意。
萧远征立于中军帅帐之前,玄甲映着冷日,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远处宣城以及其周边安民军精心构筑的防线。
两年的蛰伏与研究,并非虚度。
萧远征案头那厚厚一摞关于江婉清历次战役的记录与分析,早已被他翻烂,每一个战术细节,每一次用兵习惯,甚至她麾下主要将领的风格,都几乎刻入了他的脑海。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善用疑兵,精于算计,尤擅利用地形与人心……”萧远征心中默念着对江婉清战术的总结,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江婉清,你过往的辉煌,今日便将成为你失败的过往。
萧远征并未急于发动全面进攻,而是首先派出了数支精锐斥候小队,如同猎犬般,悄无声息地撒向安民军防线的各个方向。
这些斥候经验老辣,不仅侦查明面上的营垒壕沟,更试图寻找安民军巡逻的规律、哨塔的盲区,甚至是通过捕捉炊烟、倾听马蹄声等方式,判断对方各营的大致兵力与状态。
同时,萧远征下令前军开始大张旗鼓地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摆出一副要正面强攻宣城坚城的架势。
震天的号子声,工匠叮叮当当的敲击声,营造出巨大的压力,试图吸引安民军的注意力,掩盖其真正的意图。
然而,宣城城墙之上的婉清,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婉清并未被对方表面上的工程所迷惑,萧远征若只会强攻,那他便不是萧远征了。
“传令,各部严守岗位,夜间巡逻队增加三成,暗哨向外延伸两里,尤其注意西北、东南两处林木茂密之地,多设绊索铃铛,泼洒湿土,防备敌军夜袭偷营。”婉清的声音冷静清晰,下达着一连串指令,她太了解萧远征了,此人用兵,正奇结合,尤其擅长出其不意的夜间突袭和侧翼穿插。
“主公,萧远征主力似乎在正面虚张声势,其真正意图,恐在侧翼。”王弘川凝望着远处尘烟,低声分析。
婉清微微颔首:“正面施压,暗遣奇兵,断我粮道或扰我侧翼,乱我军心,是其惯用伎俩,可惜,他忘了,他的兵法韬略,我亦未曾放下。”
婉清同样对萧远征的用兵风格了如指掌,在她庞大的书案上,关于萧远征历年征战的分析卷宗,丝毫不比对方研究她的少,婉清欣赏萧远征的军事才华,甚至暗中学习借鉴了他的许多战术,但更重要的是,她研究了他的思维模式,他的性格弱点——自信,乃至有些自负,尤其在被激怒或面对意想不到的挑战时。
果然,两日后深夜。
安民军西北侧翼,一片依山傍林的营区外,黑影憧憧,一支约两千人的朝廷精锐,人衔枚,马裹蹄,如同暗夜中潜行的毒蛇,悄无声息地摸向他们认为防守相对薄弱的结合部。
带队将领是萧远征麾下以勇猛和擅长夜战闻名的副将,他看着前方寂静的安民营地,眼中闪过嗜血的光芒。
侯爷料事如神,叛军注意力果然被正面吸引,此处巡逻稀疏……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踏入营地外围警戒圈时——
“咻——啪!”
一支响箭猛地射入夜空,炸开一团醒目的火光!
紧接着,刺耳的铜锣声瞬间响彻四野!
“敌袭!敌袭!”
几乎同时,营地两侧山坡上,火把骤然亮起,如同繁星落地,早已埋伏在此的安民军弓弩手,露出了冰冷的箭镞!
“中计!快撤!”带队副将头皮发麻,厉声大吼!
但为时已晚。
如蝗箭雨倾泻而下!瞬间射翻了一片朝廷士兵!惨叫声、马嘶声、惊呼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杀!”埋伏的安民军步卒从两侧密林中杀出,刀枪并举,如同砍瓜切菜般,将陷入混乱的偷袭部队分割包围。
带队副将睚眦欲裂,拼命挥舞长刀,试图稳住阵脚,组织反击。
然而安民军显然早有准备,阵型严密,配合默契,根本不给他们喘息之机。
一场预期的偷袭战,转眼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与围歼!
最终,只有不到五百残兵,在那副将拼死断后下,狼狈不堪地逃回了朝廷大营。
带去的两千精锐,损失超过四分之三。
消息传回朝廷中军大帐,萧远征脸色铁青,一拳狠狠砸在案几上!木屑飞溅!
“好,好一个江婉清!”萧远征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第一次交锋,他精心策划的奇袭,竟被对方完全预料,并反将一军,吃了大亏!这无异于当众被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帐内诸将噤若寒蝉。
萧远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他走到沙盘前,死死盯着宣城周边的地形。
“看来,寻常的奇袭难以奏效,她对我研究颇深……”萧远征眼中寒光闪烁,“既然如此,那便堂堂正正,以势压人!看她如何应对。”
萧远征改变了策略,不再执着于奇兵偷袭,而是充分发挥朝廷军兵力、装备和后勤上的优势,开始多路并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萧远征分兵数路,同时向宣城外围的几个重要支撑点发起猛攻!
每一路都配备充足的攻城器械和精锐部队,攻势如潮,昼夜不息!他要用绝对的力量,挤压安民军的防御空间,消耗他们的兵力、士气和物资,他要让江婉清左支右绌,疲于奔命,最终被拖垮。
这一招,确实狠辣。
安民军虽然士气高昂,装备经过改良,但总兵力、尤其是重装备和消耗品储备上,确实逊于朝廷精锐,面对朝廷军多路发起的、不计代价的猛攻,防线开始承受巨大的压力。
几处外围据点相继失守,伤亡数字开始攀升。
宣城仿佛暴风雨中的孤舟,承受着一波又一波巨浪的冲击。
城墙上,婉清日夜巡防,指挥若定,但清丽的眉宇间也染上了一丝疲惫。
王弘川、陈猛、张奎等将领更是轮番上阵,血染征袍。
“主公,朝廷军攻势太猛!西线箭矢已不足!南营伤亡过大,需要增援!”坏消息不断传来。
婉清站在城头,看着下方如同潮水般涌来、仿佛无穷无尽的朝廷军队,眼神冰冷。
萧远征这是阳谋,拼消耗,拼底蕴,婉清确实拼不过。
但战争,从来不只是兵力和物资的堆砌。
“传令,放弃外围第三道防线,收缩兵力,固守第二道主防线及宣城本城,将库存的火油、擂木、滚石优先配发给主防线段。”婉清果断下令,壮士断腕,以空间换取时间和调整部署的机会。
“另外,”婉清看向王弘川,“弘川,你亲自去一趟伤兵营和民夫营。”
王弘川微微一怔。
婉清目光深远:“告诉我们的将士,告诉帮助我们的百姓,朝廷军为何如此疯狂进攻?是因为他们害怕,害怕我们真的能建立一个清明的世道,害怕他们再也无法作威作福,他们的疯狂,正证明了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每多坚守一刻,就有更多的百姓会看清朝廷的真面目,就会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站起来响应我们!”
王弘川眼中瞬间爆发出光彩:“主公英明!臣这就去!”
很快,安民军中出现了一种不同于朝廷军纯粹靠军纪和赏罚维持的士气,那是一种建立在信念之上的、更为坚韧顽强的力量。
将士们明白自己为何而战,明白身后守护的是什么,即使伤亡惨重,即使物资匮乏,依旧死战不退!
许多轻伤员简单包扎后便重返战场,百姓自发组织起来运送物资、抢救伤员!
人心的向背,在此刻显现出巨大的力量。
同时,婉清再次展现出她惊人的战术微操能力。
婉清并未一味死守。
在顶住朝廷军最猛烈的几波攻势后,婉清抓住对方久攻不下、部队轮换、略显疲惫的间隙,再次派出精锐小股部队,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发起反突击!
一次,朝廷一支攻城部队久攻不下,退后休整,埋锅造饭,正是人困马乏、戒备最为松懈之时。
一支数百人的安民军敢死队,如同鬼魅般从一条隐秘的小道摸出,直扑其营地!放火烧毁了大量攻城云梯和粮草,斩杀其统兵将领后,又迅速遁入山林,消失不见。
又一次,朝廷一支万人队试图夜间调动,改变主攻方向。其行动自以为隐秘,却早已被安民军高空侦察的热气球发现,这热气球还是婉清利用现有技术改进的简陋版。婉清精准预判其行军路线,在一处必经的狭窄谷地设下伏兵,滚木擂石加上火攻,让这支朝廷军损失惨重,狼狈退回。
这些反击,规模不大,却极其致命,如同附骨之疽,不断消耗着朝廷军的士气和实力,让萧远征如鲠在喉,难受至极。
萧远征的每一步,似乎都在对方的预料之中,他派出的每一支军队,仿佛都暴露在对方的眼皮底下,他发起的每一次攻势,都会撞在准备好的铜墙铁壁上,即便偶尔撕开缺口,也会被对方迅速堵上,并反过来狠狠咬他一口。
这不再是简单的军事对抗,更像是一场高水平的棋手对弈。
双方都在不断预判对方的预判,算计对方的算计。
萧远征依靠的是丰富的经验和正统的兵法韬略,攻势凌厉,大气磅礴。
婉清则更擅长奇正结合,心思缜密,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包括地形、天气、人心,甚至是对手心理的微妙变化。
两人在广阔的战场上,展开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智力博弈。
萧远征试图分进合击,婉清便精准地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其薄弱一路。
婉清试图诱敌深入,萧远征便谨慎地控制进攻节奏,绝不贪功冒进。
萧远征利用兵力优势猛攻一点,婉清便巧妙地利用预备队和城内守军配合,不断消耗其锐气。
婉清派出小股部队骚扰后勤,萧远征便加强粮道护卫,并设下反埋伏……
战局陷入了残酷的拉锯和僵持。
每一天,每一刻,双方都在斗智斗勇,都在流血牺牲。
宣城内外,尸骸遍野,焦土千里。
萧远征越打越是心惊,他不得不承认,江婉清是他生平仅见的、最难缠的对手,她的学习能力和应变速度可怕到惊人!往往他刚出一种新打法,她便能迅速找到应对之法,甚至加以改进反制回来!
而婉清,同样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萧远征用兵的老辣和沉稳,远超她之前遇到的任何对手,朝廷军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也确实强悍,这是一块极其难啃的硬骨头。
但压力之下,婉清的眼神却愈发闪亮。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这种感觉,竟让婉清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
萧远征,你确实配得上做我的对手。
但最终,赢家只会有一个。
婉清望向朝廷大营的方向,目光穿透硝烟与烽火,仿佛看到了那个同样焦灼、同样不甘的对手。
这场碰撞,还远未结束。
而最终的胜负手,或许早已在婉清落子之时,便已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