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暴雨
作品:《坐标西南》 “没什么。”窦延笑着对他说。
陶屿也没再多问,上了车便一头扎进了沉睡之中。
车子缓缓驶向城区方向。
成都的夏雨有时候来的莫名其妙。
天霎时黑了,没有任何预告,仿佛世界末日了一般,一秒坠入黑暗。
他们驶在通向市中心的路上。
陶屿醒来揉着眼睛看窗外时,尽管外面还是晴朗着的,但透过车窗看出去,天边灰沉沉的云已经压了过来。
要下雨了吗?
打开手机,天气预报上挂了一天的暴雨橙色预警突然变成了红色,陶屿皱了皱眉,单手划着屏幕,手指抓着车门。
暴雨红色预警?
说起来,他生活的地方,只有台风到来的时节,才会出现这个标识。一个内陆城市,招谁惹谁了?
不过好在他们已经下了山,坐上了车,到了城区,起码不用再在雨中狂奔。
但这是唯一的好消息。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他订的酒店在市中心,但车开过去起码得一个半小时。瞅瞅顶上乌暗暗的天,根本去不了市中心。
更别提市中心此刻已经成了海洋,像是这场雨一股脑倒在了市中心——扫了眼突然弹出的新闻,“市中心”“成都东站”“淹了”几个关键词就落入了眼里。
真局部暴雨是吧。
“你酒店在哪里,报个名字,我导航。”后排亮起手机屏幕的光,窦延开了口。
“嗯……在市中心,这会儿过不去。”陶屿拿着手机,屏幕上成都东站被淹了的新闻亮的晃眼。
“市中心?”等着红灯,窦延通过后视镜瞄了陶屿一眼,眉头微皱,手指顿在键盘上,“照这个天来看,我估计二环路已经被淹了。”
“大差不差了,成都东站已经被淹了。”
“喏,”陶屿起身,把手机递给窦延,“已经上新闻了。”
“估计也上热搜了。”窦延瞥了一眼,语重心长地道。
陶屿坐了回去,车内又陷入沉寂。他把眼睛瞥响了窗外。
这里雨倒是还没下,只是天空虚张声势,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①的气概。
人类在自然面前总是很弱小,无论他们自诩为地球的最高智慧生物还是诸如此类的称号。
陶屿不喜欢这种暴雨将至的氛围。
但喜欢正下着暴雨的时分。
说来奇怪。
恰好这个红灯突破了一百秒大关,车子迟迟启动不了,主观上的时间被拉的更长,于是他越发烦躁。
没由来的烦躁。连带着刚醒来时睡饱了的愉悦心情被破坏的一干二净。
陶屿的手指抓在车门上,三番五次扭头,从挡风玻璃看出去,倒计时迟迟没有清零。
刚上车时窦延问他为什么不坐副驾驶,他只说他坐在前边看山路十八弯容易胆战心惊。
“啧。”应该坐前面的。后排太压抑了。
黑色的沙发皮映着窗外的光,白的红的,交织混合,酷似医院里的灯和泼洒的血。
路上行人三三两两,不少人快步走着,生怕淋成落汤鸡。如临大敌似的,本就人流稀少的郊区更是不见人影。
窗外只有店招牌的霓虹灯亮着,成了昏暗里唯一的光芒。
“I won''t fall I won''t sleep……”
“I will fall in too deep……”
头两句歌词响起时,顶上传来天窗打开的声响。
像骤然被从小盒子里被放出来似的,陶屿发现自己的头顶突然就只隔了层玻璃,连着天了。
心里像被猫抓了一下,背绷紧了一瞬,却又立马放松了下来。
“听首歌打发时间吧,这个红灯太长了,”窦延单手搭在方向盘上,眼神上瞟,通过倒车镜看了眼坐在他身后的人,“成都其他的红灯不这样。”
窦延的尾音上扬,声音里带了几分笑。
“嗯,放心,我对成都印象很好。”陶屿扯了个笑容,“对成都人民的印象也不错。”
“那就好。”话音落下时,车子终于起了步。
英语歌回荡在狭小的空间内,窦延接着聊天,“感觉这首歌挺适合现在听。”
“嗯。和这个天气很适配。”
“刚才你回市区路上睡着了,”窦延打了转向灯,拐弯,“不然放首歌来听会更爽。”
“啊……”陶屿抓了抓头发,“也确实。”
“没事儿,下次听。”
“好哦。”
远处亮晃晃的写字楼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几乎快看不清。公交站下躲了几个焦急的乘客,快要把脖子伸长二里地,就是等不到公交车来。
风蛮横起来,人和树被吹得难以立足。那边蜜雪冰城的门店前却还有顾客光临,但估计也是今天最后一批了。
“要不就近原则,”对面车道的车灯闪过,窦延提了个建议,“你就在这附近找找酒店?”
“那你呢,回家……?”,陶屿将视线投向前排的人,“你家离这儿多远?”
“不远,隔壁区,十几分钟到了。”
但是看这个暴雨红色预警的架势,开车十几分钟也不太现实……
“等会儿雨大了真的还能开车吗?”
“那就看情况而定吧,”窦延的余光看了看后视镜里后排的身影,“别担心。”
闷闷的气氛蔓延在车内,于是世界里只剩下歌曲的声音:
“Standing on the edge of something beautiful……”
“Let''s stay on the quiet side of the waterfall……”
英文歌放到最末尾,声音趋无,空白几秒,正准备开启下首歌的序曲。
骤然闪电刺破黑暗,直达眼底,接踵而至的闷雷响彻云霄。暴雨在意料之外突然到来。
铺天盖地,无法呼吸。
《关键词》的前奏在同一时刻响了起来。
寂静的世界突然被塞满了声音。
“下雨了。”窦延的声音很平静,但在歌和暴雨里显得很清晰。
“下的真大。”雨声在侧窗上汇集成线。
“那确实,估计要把四川盆地填满吧。”
“啊?”
“我自己咒自己,”窦延语气很轻松,罩在雨声里蒙蒙的,雨刮器飞速行动起来,“随大流啊,网上不都想把四川盆地弄成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那只是一个梗吧,没人真的想这么做,”陶屿的声音不自觉带了点儿笑意,“不然广大四川人民住哪儿?”
“四川填两广。”
广东?陶屿的嘴角翘了起来。
心里那股焦躁就这么突然散了。
“好哦,到时候你可以来广东找我。”
“那一言为定哦,小作家。”
“当然,我肯定说话算话。”
雨声愈大了。敲在玻璃上,自天而降。
陶屿点开软件找到了家酒店,同时退了那边的房。路途很近,十分钟车程,只是从地图上看,同方才窦延说的地名背道而驰。
“没事儿,我把你先送过去。”窦延神色自然,“总不能让你在狂风暴雨中赶路吧。”
“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我只会呼喊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行吧……”
手中手机震了震,屏幕上清晰地印着“妈”这个字。
陶屿想把手机静音,但窦延已经抢先一步把歌关掉了,“你打电话吧。”
总该面对的。于是他按下接听键。
“喂?”
“在哪儿?在成都。”
陶屿语气变得不怎么耐烦,低着头,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他肤色很白,在昏暗的车内更显得干净。温度骤降,他把原本搭在身上的外套穿上了。
袖子挽了一截,白皙手腕映着光。
“暂时不回去了。”陶屿又答了那边一句,拿空闲的左手隔着玻璃刮了刮窗上的水线,“明天去哪儿?明天去……”
“大熊猫繁育基地。”
“哦对,明天去看大熊猫。”陶屿抬眼看后视镜里的窦延,挑了挑眉。
窦延回了他个笑。
这搭子真靠谱。
“看熊猫有什么好玩儿的?看国宝不可以吗?”陶屿皱了皱眉,抓着手机的劲儿都大了不少,“妈,我已经22岁了,不是小孩子了。”
“不接电话嘛,我手机开了静音,而且飞机上怎么接电话?”
窦延在前面静静开着车,静静听着小作家愈渐不耐烦的语气。
看来小作家和家里人关系不怎么融洽啊。
“爬山的时候也不能啊,我一分心掉到小溪里了怎么办?”
车子行径一条美食街,一路上全是用荧光灯制成的招牌,火锅烧烤应有尽有。不少店铺亮着灯,在下午四点的暴雨里仍然开着门。
或许不会有顾客来了吧,虽然没到饭点,陶屿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功夫没停,“我爸?我不会接他电话的。”
“不然我俩在电话里吵架您还得在那边劝架。”
头顶天窗上的雨几乎分辨不出孰先孰后降落,不要命似的往下跳。夏日的暴雨应当是短暂的,但这雨非但没停,反而有了越下越大的趋势。
看来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了。
“没,那房间我大学就住着了,”陶屿长叹了口气,“不是临时租的。”
陶屿这人从小到大都是其他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但自从上了大学,他就不想这么活着了。
但做的最叛逆的事也就是高考结束那个暑假瞒着他爸妈,跑去送外卖,挣了几千块在外边租了个简陋的房间。
后面大学四年,他一直靠兼职供养这个小房间。
只是没想到如今这个唯一的避风港也被他爸妈发现了。
“跑去送外卖和其他兼职挣的钱,没用你们的钱。”陶屿把手机拿到面前,看了眼通话时间。
三分半。
感觉跟他妈大战了三百回合。
“行了妈,别问了,我暂时不会回去。”
“马上到酒店了我要登记,先挂了。”
红色按键被按下。
车里安静了。
陶屿摸了摸鼻头,用舌头顶着半边脸,忿忿的情绪被尴尬替代。
后边他忘了窦延一直坐在前边儿,听着这场母子辩论赛。
嘶。怎么这么安静。
闪电再次闪过,闷雷接二连三。估计在朋友家的猫主子听了这声音会瑟瑟发抖。
车在继续行驶,在窗外猛烈的雨声中驶向酒店,红色的路灯被雨淋成不掉色的水彩。
“怎么,妈妈不要你出来玩儿?”窦延率先开了口,语气轻松,打破沉闷。
“是因为你还是个小朋友?”
①:出自李贺《雁门太守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