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作品:《和亲公主她回来了》 泊口岸边,萧子显正在和前来的人对接着公主的事宜。
对方身上着着战甲,神情不怒自威,眼神凌厉,身上散发着从战场下来的血腥气。
“主帅可在?”
萧子显小心问道,不时打量这周围的动静,一圈下来,并没有见到他想见之人。
来的人是主帅身边的得力副将名唤王贺,在战场中曾遇见几次,他只是没有想到,接送明懿公主的事,主帅居然会派遣他过来。
对方冷冷道:“主帅一行晚些抵达,特命末将前来跟进公主事宜!”
这是让他不在插手公主的事了,萧子显暗地里松了一口气,这烫手山芋丢给旁人也好,省了不少麻烦!
恰逢这时,王贺眼尖望到了正在下船的主仆二人。
瞬间将萧子显丢在身后,转身朝着公主走去。
连惊站在一旁,凝神道:“郎君,这差事临时被截胡……”
早些时候把这麻烦差事交给主公,临了时分这功劳眼见就要落到他人怀中,连惊有些气愤,想要为自家主公抱不平。
还不等他说完,萧子显打断:“于我们而言,并不是坏事!”
见主公另有打算后,连惊并未说话了。
——
哑姑搀扶着李幼恩下船后,在岸堤旁停留了一会儿。
看着岸边青翠的柳枝,她缓缓叹了口气,神色晦暗不明的扯着嘴角笑笑。
春风又绿江南岸,可现在已经是夏季了。
王贺走近,行李道:“末将见过公主殿下!”
李幼恩一早就发觉了他走过来的身影,并没有理会,本以为他是过来看看船上的东西搬得怎么样的,却没有想到此人直奔自己过来。
“将军客气了!”李幼恩笑道,示意哑姑将人扶起来。
哑姑心领神会,立马上前将人扶了起来。
“主帅遣末将前来迎公主进城!”他的声音中气十足,莫名有些熟悉。
李幼恩静静地想着 。
王贺见公主并未回复,特意强调了自己的身份,“我乃辛将军麾下左参将,还请公主放心!”
他以为是公主心怀警惕之心,强调一番让其安心。
却不曾想到 ,在听到他自报家门后,李幼恩的呼吸停滞了几秒,葱白的手暗自抓住了哑姑的小臂,稳住身形。
哑姑当即扶住她。
她感受到了她在微微颤抖的身子。
“如此劳烦贺将军了。”
王贺连连称是,领着主仆两人朝着早已停靠好的马车走去。
哑姑边走边在李幼恩手心上悄悄写着:公主,此人我们见过!
哑姑记性好,在两军对峙时,她远远瞧见过……公主也应当知晓的。
哑姑以为她害怕,这才出言提醒,想让她安心。
她不知道的是,李幼恩在他开口说话那时就已知道了,她在熟悉不过他身边之人了……
两军对峙前的匆匆一瞥,像是将她的伤口再次撕得鲜血淋漓……
她低声宽慰哑姑道:“无事!”
让她放下心来。
她那节骨分明的手却在袖中不安的转起了那串玉似的佛珠,心里一遍又一遍默念着《静心咒》。
王贺将人送到马车上时 ,吩咐人尽快将东西整装好,她们所带的东西不多,所有东西加起来不过一个箱垄。
其余的东西都是随着凯旋而归大军一些重要物件。
好在底下人手脚麻利,很快就将东西绑装好在马车上。
王贺守在她的车架旁并没有走远 ,在等到底下人士兵示意可以前行时,王贺这才下令出发。
数米长的队伍洋洋洒洒的朝着陵阳而去,三十里的路程却行驶得极慢。
走走停停像是在等着什么。
“可见到了?”
“回将军并未。”
王贺一路上都在李幼恩车架旁,他同底下士兵的对话一字不差的落入主仆两人的耳中。
两人都心照不宣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坐在马车中。
李幼恩感觉到自己离陵阳越发近了,内心越发急躁,她不断默念的《静心咒》仿佛也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
手中不断转动的珠串暴露出她的不安。
就在离陵阳仅剩十五里地时,王贺突然下令休息。
“殿下,车中烦闷,可要下来透透气?”他询问道。
“不……”她刚想婉声拒绝时,只听见车后方士兵高声呐喊:
“主帅至!主帅至!”
周围瞬间响起了人潮涌动的澎湃。
“主帅到了!”
“太好了,主帅终于到了!”
……
李幼恩转动珠串的手停下了,闭着的眼睛在听到那句“主帅至”时,豁然张开,瞬间从打坐的状态正襟危坐好。
马蹄飞踏而至的响动就像鼓点般敲击着在场人心中,所有激动、欢喜奔涌而来,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让出了一条道。
看见他们信仰的主帅从他们面前奔过。
那声音由远及近,一点点、一点点,似要击破她的心里防线。
她紧了紧手中温玉的珠串,心中莫名涌现了一股温暖满满替代了颤栗感。
她知道,这是她该面对的!就像这场长达数年来的因果轮回,总要有个体面的结束!
马蹄声渐停,她一言不发,也不掀帘去瞧着万人歌颂的“玉面将军”。
“吁!”
一阵悉数声,只听见外面那道既熟悉又陌生的嗓音传来:“臣!见过四公主!”
不是明懿公主,只单是四公主!
人潮静默中有人低声问:“车中不是明懿公主吗?……”为何主帅偏唤四公主?
“或许是主帅一时口误……”
底下各种窃声议论四起。
只见车窗的帘子半掀,露出那道青色纤细的侧身,由于帘是半掀状态,不见车中的容颜。
“经年未见,将军可还安好?”李幼恩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
清风撩动间,恍惚间瞧见了车架中颧骨分明的下颚,这一路上辛照想过无数遍重逢的画面,再见之时却是这样的匆忙。
“我……臣,一切安好……”心里想了无数遍的话语,到头来什么都说不出。
辛照仍是身着一身战甲,脸上的疲态显现,他直挺挺站着车架旁,两人一时无言。
李幼恩也没有挑出他先前的言语失误,她又转念一想,轻笑一声提醒道:“本宫如今已有封号,将军莫不要在外人面前再闹笑话!”
她就像一位多年未见的挚友,贴心提醒着他的不妥之处,亲近而疏离。
辛照盯着车架中的人影,沉声道:“是。”
见对方将帘子缓慢放下后,辛照这才收回视线。
王贺在一旁问道:“主帅,要不先做休整,稍后在出发!”
辛照冷峻的脸回过头望了他一眼,吩咐道:“可,去寻套干净的衣服!”
王贺听他这一吩咐也没有起疑,要一身干净的衣服作何,他安静的退下去照做,按他的要求将衣物寻到交由他。
这附近有条小溪,辛照在拿到衣服后,果断跳到小溪中,将自己洗干净后才缓慢出现在李幼恩面前。
当他回到队伍时,李幼恩主仆二人已经从马车中出来了。
凯旋的大军估计到明日才能和他们汇合,辛照急切的赶回来,只带了身边的几位亲兵,要等大军都汇合了,他们在一同进城。
李幼恩也没有想到,原以为今日就能入城了,临了王贺前来同她说,要等明日凯旋大军汇合后再一同出发。
本想问问能不能将自己提前送入城中,想来又不愿麻烦他们,这念头被她压了下去。
在马车内待了一会儿,哑姑便扶着她坐到篝火旁,哑姑说不了话,周围也没有几个熟悉的人可以聊天消遣,主仆二人独占这一笼篝火后,安静的坐在旁边。
辛照回来时远远瞧见那道青色背影,周围的人都在各自忙着,只要二人安静的坐在那。
辛照吩咐王贺将今夜轮流站岗的人做好规划,在处理好一些一些其他事物后,朝着坐在篝火旁的二人走去。
在当他靠近时,李幼恩听到声响,闭目养神的眼睛唰一下睁开,无悲无喜,只是静静瞧着面前这丛烈焰正旺的篝火,上面勾吊着的瓦罐里还传来浓汤沸腾的声音。
“不知殿下可否同席?”
他直接掀袍坐在了李幼恩的旁边,哑姑想要站起来时,李幼恩将人按了下去。示意哑姑:不可!
见到这哑姑又静静坐了下来。
她不急不慢的回道:“将军说笑了!凡事留由将军做主就是!”
她如今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公主,他一个高高在上的将军,她如今的情况还能容许她说声“不”吗?
在听到他名号时她骨子里还在有些惧意,可往事已过,她们现在就在互不相干的人,李幼恩不断劝慰自己,强迫自己冷静,五年过去了,她不在是宫中无忧无虑的公主。
人都在变着,她回到祁国是为了赎罪回来的,他也成了威名远扬的大将军,她们间的什么恩怨情仇早在五年前就断得一干二净了。
她不该怕,更不能胆怯!
李幼恩不敢抬头看他,她怕她看见他的那眼在谯国种种五年会剜心的疼。
师太说她身上罪孽深重,戾气横生,入不了佛家的门,她便戴发修行,当她还清一身罪孽时,便是她真正入佛门的那刻。
她同他如今唯一的关系大概就是他在两军对峙前曾把她这样声名败坏的人解救下来,她念他的恩情,此外再无其他交集。
或许是这这刻将前前后后因果都想了个通透,心底的惧意似乎减少了不少,人也轻快了不少,或许这就是师太说的修行!
她同他终是殊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