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

作品:《和亲公主她回来了

    景和二年,夏。


    萧子显一行被主帅派遣迎接明懿公主归家。


    此时正值祁国夏日,行至半途,梅雨季赶了巧,淅淅沥沥落了几日,阻了他们这行往凌阳城的路途,转眼已在广平郡中的驿站逗留数日了。


    眼见路途不通,让萧子显犯起了难。


    他们是武将出身,这点梅雨也无甚可惧的,可明懿公主在侧,每日马车所行的路程有限,加之这几日天气愈发变化之下,公主不甚染上了咳疾,这才在广平郡多逗留了数日。


    见着这淅淅沥沥的梅雨也不知何时才肯作罢。


    “将军,我们已经在广平郡中逗留数日了,要是误了公主回凌阳面见圣上的日子如何是好!”属下见这处境,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要是误了时辰他们这行人落不好都是要被问罪的!眼见萧子显并未发话,他们这些做属下的反倒是急了起来。


    急切的找到萧子显想要得一句准话。


    这接送公主的苦差事怎就落到他们头上!此时只觉得肠子断要悔青了,要是拒了这差事,上阵杀敌来得也比这个痛快多了!


    萧子显也知底下的人多有抱怨,但这差事乃主帅亲自嘱托他而来,武将最忌讳的就是不听军令。


    此行前,主帅就再三叮嘱过,定要将公主安全护送至凌阳。


    眼下日子越来越接近了,面上镇定下,内心的焦急怎么都压不下。


    “此事我已修书主帅,凌阳也派人加急送了过去。眼下当急是殿下咳疾可有好转?”萧子显站在二楼廊中,负手凝望着远处的山峦,一手抚着拇指上的扳手。


    “属下不知,这几日底下的人前来回禀,殿下都未曾出过房门,身边只有那位同殿下一同从谯国回来的哑姑在照看!”


    “在去将郡中有名的大夫过来为殿下请一道平安脉!另外在去人伢子那寻个机灵丫头一同照看殿下!”


    “先前属下就有意寻人照看殿下,但殿下回绝了!怕是这次也是同样不肯收下吧!”


    “我知道了,先去请大夫吧!”


    萧子显说完后,一旁的属下就抱拳告退了。


    萧子显叹着气,回过身来,朝着驿站中一间屋子望了眼。


    ——


    哑姑从楼下端了些清谈粥以及一碟简单的青菜,进到屋内时,只听见屏风后有一道轻缓的声音正诵着经文,佛珠相碰间还有些许轻咳的声音夹杂在其中。


    她把饭菜放置在桌上后,越过屏风向屋内那道诵经的身影走去。


    清瘦的身形,只着了件在朴素不过的青色衣裳,发间单用只木簪将一头乌发挽着,身上也并未佩戴什么金饰,却在腕间别了串佛珠。


    哑姑过来时,女子才缓缓睁开双眸,就像那万古不变的长夜,透不出半点波澜。


    她只是凝眸望着面前端坐的小尊佛像,双手合十抵在额间,虔诚而神圣。


    哑姑在一旁用手比划着:“殿下,用膳了!”


    哑姑人如其名,早些年在谯国被人用药毒哑了嗓子,承蒙公主不弃,请了名医也只保住了这条命。知她不能言语后,身边之人多称其为“哑姑,”久而久之“哑姑”这名号便延用下来。


    李幼恩眉眼淡然,好似飘忽遗世的仙女,不食半点人间烟火气,仿佛下一刻就要羽化飞仙而去。


    可这姣好的面容下,总压不住那股隐约的垂死之气。


    她并未有起身的打算,不得已,哑姑又相劝着:“殿下!饭菜该凉了!”


    在哑姑再次提醒后,那如定海神针的身形动了动,瞧见她移动,哑姑连忙上去扶着她站起身来。


    李幼恩拍拍她的手,“无事!”细心安慰道。


    哑姑扶着她坐到桌子旁,将厨房端过来的饭菜放到她面前。


    李幼恩望了眼饭菜,问道:“你可食用过了?坐下来再吃一些吧!”说着,将饭碗望哑姑处推了过去。


    见此状况,哑姑立马摆手表示:“殿下快些吃吧!奴已经吃过了!”


    日子相处久了,对于哑姑比划出来的手势李幼恩都能知道七七八八。


    见她拒了,李幼恩端着那晚清粥默默喝着,桌子上的那碟青菜也没动,只是喝了两口粥后就放下了碗筷。


    哑姑一脸心疼的比划着:“殿下再吃些吧!”


    李幼恩原本就很清瘦,加上这几日染了风寒的缘故,整个人就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


    她摇摇头,道:“我已经饱了,吃不下了。”


    哑姑听罢不死心,端着碗想要再劝劝,就在这时候,屋外的敲门声响了起来。


    李幼恩示意哑姑将门打开,哑姑放下碗筷,走过去将屋门打开。


    只见眼前站着的是萧将军手下的人。


    “哑姑,将军特命人将大夫请了过来为公主号上一脉!”


    他言语恭敬,微低着身子,手中还拿着药箱。


    身后的大夫屈身不说话。


    哑姑让开道,示意两人进来。


    两人迈进屋子时,哑姑先一步到李幼恩跟前禀报。


    “殿下,萧将军派人前来请脉了!”她比划道。


    她眉眼低垂,轻张薄唇,缓缓开口道:“我知晓了,将此处收拾了吧!”


    哑姑连忙将桌上李幼恩吃剩下的东西收拾好,端到一楼厨房处。


    连惊此前接触公主的机会并不多,主帅将人交托到他们将军手里至今,他们这些人也不过只见了公主几面。


    连惊觉得这种娇滴滴的公主对于他们而言就是累赘,一路上也颇有微词。


    但当他真正见到这位从谯国接回来的和亲公主时,还是恭恭敬敬的向着她行了礼。


    “末将见过明懿公主!”


    “草民见过公主!”


    李幼恩轻“嗯”了声,“即是过来请脉的,那便开始吧!”


    老者听罢,起身从药箱里拿出东西准备就绪后,李幼恩主动伸出手搭在脉枕上,再盖上一方白帕子后,老者这才开始为公主号脉。


    连惊在老者起身的那刻也同着一同起身了,此时安静的站在旁边。


    老者眉头紧缩,表情凝重。


    这一幕正好看在连惊眼里,开口问道:“可是有何问题?”


    老者颤巍巍收回自己的手,将东西一一收进药箱之中,回禀道:“回大人,殿下的咳疾乃是陈年旧疾,至于……”


    旧年的咳疾犯了,也无甚大事,连惊想。


    就在此时去而复返的哑姑推门进来。


    李幼恩抬眸望了一眼,发话道:“哑姑,替我送送大夫吧!”


    哑姑一眼就明白了李幼恩所想,对着大夫比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大夫跟她走。


    见着大夫已经被哑姑叫走了,连惊明白自己和公主单独处着也不好,提出离开。


    “即是这样,殿下好生休养,属下先行告退了!”


    李幼恩咳了几下,缓缓顺过气后道:“望将军通禀,我已并无大碍,随时可行行!”


    连惊楞了楞,反应过来后,立马回复道:“是!”说完后,步伐匆忙的离开了房间。


    见着屋里的人都走了干净,瞬间恢复安静的屋里,她轻笑了声,指尖搭在桌上那杯凉透了的茶杯上,抬起,似有想到什么后,在半空中停手,随即又将其放到桌子上。


    眼底闪过的是一片茫然与无措。


    哑姑送完大夫回到屋中时,看见呆坐在桌旁的李幼恩。


    她小心翼翼的走上前问道:“殿下这是怎么了?”她用手比划的同时缓缓蹲在李幼恩面前。


    李幼恩一把握住她的手,沉声道:“无事!不过想起了桩陈年旧事!”说罢,朝着她笑了笑。


    她笑着,可怎么都压抑不住眼底的那抹死寂。


    哑姑满脸心疼,一边“啊啊啊”张嘴喊着,一边用手比划着:“我会一直陪着殿下的!”


    李幼恩笑着,没有说话,目光涣散的盯着屋内某处一动不动。


    ……


    “公主当真这么说?”萧子显惊讶道。


    连惊自知在主公面前不敢撒谎,将在明懿公主的原话一字不落的如是托盘而出。


    “郎君,眼见已耽误不少日子,不如趁这个机会直接开始上路吧!”


    听见连惊道,萧子显眼下还有些迟疑不决,可转头又想起同主帅约定好的日子迫在眉睫。


    军令在身,萧子显无奈的叹了口气,沉声吩咐道:“收拾东西,今晚出发吧!”


    “属下立刻吩咐下去!”


    赶路的指令下达到的第一时间,底下的人立马开始有条不紊的收拾好赶路要用上的东西。


    消息通知到哑姑手上时离上路不过只剩不到两个时辰,哑姑连忙将行李收拾好交给前来搬东西的士兵。


    弄完这些后,哑姑特意从箱笼间寻了件厚实的鹤氅在临行前披在李幼恩身上,这才将人搀扶着走出屋子。


    马车一早就在楼下备着了。


    阴雨绵绵的天气,整个郡中都是雾蒙蒙一片,李幼恩上马车时,掀帘远远看了眼广平郡的景象:走街窜巷的卒夫挑着担子,远远就听到吆喝声;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也丝毫没有受到这梅雨天气的影响,摊上灶火跃跃,更添了不少烟火气。


    她探出手,淅淅沥沥的小雨珠落到她冰凉掌心时,她还在恍惚着:原来真的回到祁国了!


    连惊特意打马到马车窗前俯身提醒道:“殿下,马上行行了!”


    言外之意不过是过来请示而是提醒她,不要误了大家的进度了。


    李幼恩哪里听不出这言外之意,平静道:“行行吧!”


    得了李幼恩的准话,连惊双腿夹紧马肚,马儿瞬间小跑起来。


    马蹄“嗒嗒嗒”的声音踩在青石板上,车轱辘慢慢滚动起来。


    出了广平郡,他们一行人缓缓朝着陵阳城方向赶去。


    为了加快速度,萧子显重新制定了行行的路线,出了广平郡后,临时由陆路改了水路。


    又这样带着一群人洋洋洒洒的北上而去。


    从陆路改水路一连串决议下来,李幼恩的身体有些吃不消 ,数日下来,整个人又消瘦了一圈不止 。


    哑姑每日送过来的饭菜,到胃里滚一转后又全盘吐了出来。


    哑姑在一旁看着,心疼坏了。


    “殿下!奴去告知萧将军可否停靠两日,等殿下休息好后再出发!”


    “不必了”她将人拦下,忍着不适安慰道:“先时在广平就已搁置许久,如今再生事端,怕耽误了行程。我无甚大事,忍忍就过去了!”


    哑姑说什么都不忍她受这份委屈,直言道:“殿下本是金枝玉叶!这般……”


    看着她急切的想要黯然伤神,李幼恩的心里也是说不出的苦楚,或许回到这个生养她的祁国也不是一种幸事。


    哑姑静静地想。


    李幼恩却很平静,静到连哑姑都害怕的程度,她面前的人还是李幼恩吗?还是或许早在之前,她就已经变了。哑姑不再是从祁国陪着公主和亲的婢女,而那位公主也不再是天真的公主,这世上或许从来就不会存在什么永恒的事物,人也好,物也罢,他们本身就在随着外物的改变而变化。


    船只停泊的时候,李幼恩还在船舱中昏昏欲睡,  搬东西的声响将李幼恩惊醒。


    环视屋内一圈后不见哑姑的身影。


    正当她想要开口唤道时,哑姑推门而入。


    见到哑姑的那刻李幼恩开口问道:“可是到了?”


    她眉宇紧皱,不见半点欢喜。


    哑姑正要说着她得来的消息,慢慢比划道:船只停岸了,此处离凌阳城还有三十里!


    还有三十里?


    李幼恩不明白,即是选择了走水路,明明一路可直达凌阳,为何又在这离凌阳三十里地的地方换乘陆路?


    哑姑也同样不明白,她在去甲板透气时,见到船只渐停,萧将军的副将连惊正吩咐着底下的人停岸时将东西搬走。


    得到这个信息后,哑姑连忙折返将消息告知房中的李幼恩。


    这急促的消息到达后,还不等李幼恩思考,连惊便主动派人前来请李幼恩动身。


    哑姑担心道:“殿下,莫不是陛下……”


    李幼恩嘘声打断了哑姑,“不可妄议!”


    哑姑知道议论当朝天子那是大不敬,可是这眼前的一切让哑姑格外担心,她也不想让殿下再次涉险那人与人岌岌可危的善心。


    李幼恩知道目前也不是自己能做出选择的时候,只是吩咐哑姑:“将重要的东西带着,莫要弄掉了,我答应她们的!”


    “殿下放心!”


    东西哑姑时刻都守好的,断不敢让它离开自己视野的,李幼恩再次说道后,她给殿下穿戴好后,怀里抱好东西,主仆二人缓缓朝着船口走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