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复诊

作品:《逐光

    林砚舟把张野寄来的木盒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打开盒子看一眼那些明信片——澜沧江的绿水、热带雨林的鸟鸣、边境小镇的蜂蜜,还有那句“等我回来”,像一粒种子,在他心里慢慢生根发芽,长出名为“希望”的枝叶。


    这天早上,他晨跑回来,刚冲完澡,就接到了画室老师的电话。老师的声音很温和:“林砚舟,我们画室下周末要组织去郊外写生,主题是星空,你要不要一起去?”


    他握着手机,愣了一下。郊外的星空?像张野描述的云南星空吗?他几乎是立刻就答应了:“好,我去。”


    挂了电话,他走到书桌前,翻开笔记本,写下:“画室要组织去郊外写生,画星空。我想,那里的星空应该和你说的一样好看,等我回来,把画给你看。”


    写完后,他拿出药,按时吃了一片,然后收拾东西去母亲家。母亲正在阳台浇花,看到他来,笑着说:“今天怎么这么早?粥还没熬好呢。”


    “我跟您说个事,”林砚舟走过去,帮母亲接过水壶,“下周末我要去郊外写生,画星空,可能要住一晚。”


    “好啊,”母亲放下手里的花盆,“出去走走也好,你最近总闷在画室里,该多呼吸点新鲜空气。记得带件厚衣服,郊外晚上冷。”


    “我知道了,”林砚舟笑着说,“等我画好了,第一时间拿给您看。”


    “那我可等着,”母亲拍了拍他的肩膀,“快去坐着,粥马上就好。”


    那天下午,林砚舟去了心理咨询室。咨询师看到他,笑着说:“我看你今天状态很好,是不是有什么开心的事?”


    他点了点头,把画室组织写生的事告诉了咨询师,还拿出手机,给咨询师看了张野寄来的明信片:“这是他寄给我的,他说等他回来,带我去云南看星星。”


    咨询师看着明信片,眼里满是欣慰:“很好啊,有了期待,治愈的动力就更足了。你看,你现在已经能主动分享开心的事了,这就是很大的进步。”


    “真的吗?”林砚舟有些不敢相信,“我以前总觉得自己好不了,总觉得对不起很多人。”


    “每个人都会有觉得难的时候,”咨询师坐在他对面,语气很温和,“重要的是,你没有放弃,一直在往前走。你看,你现在能规律吃饭、睡觉、运动,还能画画、和朋友交流,这些都是进步。”


    复诊结束时,咨询师给了他一份评估报告,上面写着“情绪状态稳定,抑郁症状明显缓解,可适当减少药量,继续保持规律咨询”。林砚舟拿着报告,心里像卸下了一块大石头——他终于看到了治愈的希望,终于可以慢慢回到以前的生活了。


    离开咨询室后,他去了画室。同学们正在讨论下周末写生的事,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要带什么东西,有的说要带帐篷,有的说要带零食,还有的说要带相机,拍郊外的星空。


    林砚舟坐在角落里,听着大家的讨论,嘴角忍不住上扬。他想起以前和张野一起露营的日子,两人也是这样,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张野负责买食材,他负责收拾帐篷,晚上躺在帐篷里,看着星星,聊着以后的日子。


    “林砚舟,你要带什么呀?”旁边的同学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问。


    “我带帐篷和画板,”他想了想,又补充道,“还有一个打火机,我朋友送我的,他说带着它,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同学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我们一起搭帐篷,一起看星星。”


    那天晚上,林砚舟回到家,开始收拾写生要用的东西。他把张野的笔记本放进背包,把那个黄铜打火机放在口袋里,还把母亲准备的厚外套叠好,放在行李箱里。


    收拾完东西,他坐在沙发上,看着墙上的星空图和萤火虫图,心里充满了期待。他拿出手机,给赵若繁发了条消息:“下周末我要去郊外写生,画星空,等我画好了,拿给你看。”


    赵若繁很快回复:“好啊,记得多拍点照片,我还从没见过郊外的星空呢。对了,局里最近不太忙,等你回来,我请你吃火锅。”


    “好,”林砚舟回复,“到时候见。”


    挂了电话,他走到阳台,看着那盆多肉。多肉的叶片又肥厚了些,旁边还长出了小小的侧芽,像个小小的希望。他拿出手机,拍了张多肉的照片,存进相册里,然后在笔记本上写:“多肉长侧芽了,像个小小的你。下周末要去写生,画星空,我会把最美的星空画下来,等你回来,一起看。”


    写完后,他把笔记本合上,放在书桌上。窗外的月亮很亮,照在地板上,像一片银色的光。他想起张野在明信片上写的“等你来了,我带你去看萤火虫”,心里突然觉得,治愈的路虽然漫长,但只要有期待,有想念,就一定能走到终点。


    他知道,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去写生,好好画星空,好好治疗,等张野回来——等那个说要带他去看云南星星的人,回来和他一起,把那些未完成的约定,一一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