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重逢在多事之秋

作品:《波涛南北

    平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外等候区


    文尽听回到住院部,刚进重症监护室外的等候区,只见监护室大门外有两个人正在和呼吸科的冯主任说着什么,冯主任看见他后结束了对话,带着另外两个人朝他走来。


    跟在冯主任身后的两人一人也身着白大褂,另一人则在常服外套着红白两色的马甲,待此人走近后,文尽听看清了马甲上的 LOGO——原来是平津市红十字会的人。


    冯主任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两人——一位是平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的协调员魏主任,另一位则是平津市红十字会的人体遗体捐献协调员小王。


    文尽听大概猜到是什么情况了,向两位协调员问道:“我妈签署过捐赠协议?”


    魏主任年过半百,声音十分沉稳:“是的,系统中显示您的母亲文易女士是最早一批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的志愿者,首先请允许我们对您家人的病情表示深切慰问。在沟通捐献事宜之前,还请冯主任先与您沟通文女士的具体情况。”


    她话说完便后退一步侧身走开,同时示意另一个协调员去等候室另一头等着,留下冯主任跟文尽听单独沟通。


    呼吸科的冯主任一年四季都很忙,纯粹是外科的周悬鹄打招呼才接了文易这个病人,他跟这组血缘意义上的一家三口实际并不相熟,因此以某种旁观者清的态度开了口:“刚才科里会诊讨论过,患者预后不良,目前医疗水平有限,不撤除支持治疗的条件下生存期在一周左右。本来应该在你同意后再上报叫红十字的人过来,但今天正好老魏带着小王过来了,所以顺道跟你说一声。总之是否撤除支持治疗的决定权在你手上,是否同意遗体捐献的决定权也在你手上,你就当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冯主任三言两语交代完扭头就走,魏主任注意到这边空了于是走了回来,并递给文尽听一张《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鉴于文女士目前的状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需要征求您作为她的近亲属的意见,若您同意履行她的意愿,供者的遗体将用于教学科研,我们将全程协助处理后续事宜。当然,我们完全尊重您的决定,同意或不同意都是可以的。您考虑好了就在这张表上的‘捐献决定’处确认,同意捐献打‘√’,不同意捐献打‘×’就好。”


    文尽听低头看着手里的表,视网膜尽职尽责地把白纸黑字的视觉信号传递到了中枢神经,大脑却停摆了,拒绝识别文字的具体含义,连带着语言功能也跟着一起罢了工,综合在一起的效果约等于突发了阅读障碍兼语言障碍,一时半会想不出该说些什么。


    魏主任等了片刻不见回答,便习以为常地掏出手机找到微信二维码出示给他:“您扫我吧,有事随时联系,我办公室就在门诊部五楼那边,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


    文尽听放下表加上了对方的微信,他盯着在空白对话框里一闪一闪的光标,没注意魏主任什么时候离开的,在手机屏幕第不知道多少次暗了下来又被点亮之后,他退出了聊天界面,在联系人中翻出了“法医科-官致”,在对话框里输入:“请问尸检与遗体捐赠冲突吗?”


    备注栏很快变成了“对方正在输入……”


    官致在网约车上,距离案发地还有一段路,问题过于简单,他飞快地打字回复:“极少数案例会兼顾脑死亡患者器官捐赠的意愿,但实践中尸体到了市局就没进过医院。”


    不久前他接到黎延明的电话,通知加班并介绍了文尽听他妈妈的事情,直到消息发出后官致才联想起有还有这么一段上文,他短暂地思考了一下,又加了一句:“传统解剖不行,考虑一下虚拟解剖?在医院做 MRI 全身扫描后把片子发来我帮你看看。”


    “到了。”司机提醒客人下车,官致应了一声,提起自己的公文包下了车,还没走出两步,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又掏出手机补一句:“拍片标准用下面这个。”选择了一份《法医学虚拟解剖操作规程》点了发送,然后把手机揣回兜里。


    官致向一栋高楼走去,来法医科实习的小陈在楼下等了半天终于把他盼来了,巴巴向他递上橡胶手套、医用外科口罩以及鞋套,官致戴上手套,从自己包里拿出两个单独包装的N95口罩,一个递给小陈,另一个和外科口罩以及鞋套一起往兜里一揣,径直朝大楼门口走过了去。


    御苑大楼是向海区三环内闹中取静的独栋大平层,住户非富即贵,一层楼只住一户,无需考虑左右邻里。住户上下楼刷门禁只能到达自己家所在的楼层。高同峰家略有不同——御苑大楼从顶楼往下数的 5 层都是他家,层与层之间内部是相同的,还另外安装了私人电梯,住户电梯无法到达的最高两层是杂物间和佣人房,下三层为雇主的活动空间。


    官致带着小陈在物管的陪同下坐电梯到了高同峰家一楼,一出电梯,守在大门旁的小赵就认出了他们,走过来通个气:“官法医,常队在和报案的家属了解情况,黎哥在一楼客房询问另一个家属,看样子应该是要申请尸检,尸体在二楼书房,痕检的朱老师刚刚带人做完初步勘验,我带您过去。”


    官致一边听一边低头穿鞋套,跟着小赵进了高同峰家,一进门便在玄关处看到常队正和一位女士说话。


    常队即市局刑侦支队队长常利,早年负责过预审,待人接物一向很客气,今年四十多岁。另一位女士身着淡蓝色羊绒大衣,长发披肩,身后还站着一个保镖着装的女性,声音不大但吐字清晰:“我和我弟平时都在浅川市,难得回平津一趟,今天中午我约了朋友吃饭。刚吃完饭就接到阿姨电话说我爸突然不舒服,我赶到家后家庭医生说救护车来过,但急救医生判断我爸已经……”


    她哽咽了一下,但很快又接着说下去:“……说我爸已经死了,救护车不载死人,让我们要么通知社区医生上门签发死亡证明,要么报警由公安出具死亡证明。”


    说到最后,她双眸带着泪光直视着常利:“常队长,我爸他平时定期体检状态一直很好,也就有点三高和房颤,但也听家庭医生和营养师的话按时吃药控制血压、调整饮食结构了,甚至他留在平津就是图这边的医疗条件比浅川更好。”


    “社区医生上门只会开一张纸,他们不会管我爸为什么这么突然就走了,所以我报警希望能有个说法。”


    高同峰老婆死的早,此后高同峰一直未娶,九鼎地产两个明面上的候选人即为是高同峰夫人所出的一儿一女——高茂竹和高修林,显然其中之一就是眼前这位了。


    听得差不多了,官致正准备示意小赵带他去二楼书房,常利注意到了他们,侧身看向他跟高修林介绍道:“了解了,这位是市局的官法医。您如果希望进行尸检,接下来他会联系您办理各种手续。”


    高修林闻言也看向官致,她双手自然垂在大衣两侧,没有外显的肢体语言,长发柔顺且富有光泽,身上没有其他配饰,只是带了一只智能手表。闻言她朝官致走了过来:“那就拜托官法医了,我带您去书房。”官致见状吩咐小赵下楼拿担架,带着小陈跟高修林上楼,进了高同峰的书房。


    书房是中式装潢,一进门就能闻到成套的黄花梨家具散发出的降香气息,正中间摆着一张三米长的书桌,桌上有几座摆件,一座成年男子小臂那么长的鲸鱼木雕被摆在两座青绿色的玉石貔貅中间。越过书桌,大概是因为家庭医生来过,座椅已经被腾到另一边,高同峰被安置在书桌后被清出的空地上,整体平躺得很规整,面部口唇微张、眼睑半闭,几乎没什么表情。


    因为不是高腐尸体,考虑到气味也是尸表检验的一部分,官致从兜里拿出外科口罩拆开戴好:“高小姐,接下来还请您回避一下。”


    待高修林离开书房后,官致蹲下身开始检查高同峰的体表情况,小陈在一旁记录拍照。初步检查完毕后,在等小赵拿担架上来的间隙,官致在房间里四处打量了一会儿,最后绕回书桌,低头打量那座鲸鱼木雕。


    鲸鱼木雕整体色泽深沉发紫,整体造型非常写实,像是照着百科全书或者标本雕刻的。头背部以及尾鳍上甚至专门雕刻出了细密的藤壶,基本保留了雕刻痕迹,只是略略打磨。因离得近了,官致从降香气息中分辨出了一丝淡淡的檀香,“小叶紫檀?”他自语道,试着伸手掂量了一下,入手很有分量,触感坚硬,底座上刻了两个字——“蓝鲸”。


    官致又看了看另外两座貔貅,用料虽好但相较于鲸鱼没什么新意,他将木雕归位后走出书房,向等候在门边的高修林说明情况:“刚才尸表检查未见明显致命性机械性损伤、窒息或中毒征象。具体死因需要带回市局进行系统解剖才能确定。高小姐如果同意尸检,稍后可以跟我们一起回市局,解剖前您需要作为家属到场并签署一些文书。”


    高修林点头,偏头吩咐身后的保镖:“去停车场把车开出来。”


    几分钟后小赵带着担架回来了,官致指挥他跟小陈一起把高同峰转移到担架上,因为私人电梯容纳不了担架,官致和高修林坐电梯下楼,小赵和小陈则小心翼翼地抬着高同峰下楼梯。


    与此同时,寂静的屋子里突然响起了一声怒吼——“我都说了跟我没关系!”


    只见一楼的客房门砰地打开,一个男子怒气冲冲地走了出来,猝不及防地和楼梯上的警察们对上了眼,他转身回头,客房里是向他询问情况的黎延明和常利——又是两个警察,男子的情绪像是密闭空间里的面粉,只是暂时还没有遇到火花。


    与此同时乘坐私人电梯的高修林和官致已经到了一楼,两人一起从电梯区域走回门口,男子一见到高修林就向她走去:“姐,我都说了跟我没关系,为什么就是不相信我!”


    高修林拍了拍高茂竹的肩膀:“我知道你最舍不得爸,但他走得太突然了,你一回来就出事,外面会传成什么样子?所以才需要尸检证明这件事和你没关系,公关那边才好做。而且如果爸是突发了某种隐性疾病,多半会遗传,查清楚了不是坏事。”


    官致站在姐弟俩旁边不动,目光却看向从客房里走出来的常队和黎延明,黎延明注意到他的视线,似乎懂了他的意思,转身朝楼梯那边走去,帮着小赵和小陈把高同峰抬住,避免让尸体再刺激到高茂竹的情绪。


    高茂竹似乎还想说什么,但高修林的手放了下来,按在他的腰背上,语气柔和但不容置疑地对他说:“我现在要跟警察去一趟公安局签字,你也要来做笔录,车我已经让小毛开出来了,咱们一起走吧。”


    等官致跟着高茂竹和高修林出了大门,黎延明一行人才继续下楼,常利则开始打电话安排车辆转移尸体。


    注:虚拟解剖:利用影像学技术(X 线、CT、MRI 等)获取尸体组织器官的影像学资料,以非侵入性技术或微创手段探测人体损伤、疾病等形态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类似于尸体解剖的效果,达到诊断损伤与病变的目的的一种检验方法与技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重逢在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