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晨昏校准仪

作品:《安济舟

    初雪放晴后的第一个清晨,阳光格外清澈,透过百叶窗在玄关处投下斑驳的光影。沈自济准备出门时,目光被门口的地垫吸引——上面清晰地印着两串交叠的鞋印。予安那双帆布鞋的波浪纹路,严丝合缝地嵌进了他皮鞋底简洁的直线痕迹里,仿佛某种无言的默契。他蹲下身,拿出手机,仔细调整角度拍下了这有趣的画面。在将照片存入名为“生活观测”的加密文件夹时,他熟练地添加了标签:「双轨耦合度98.7% - 需持续观测」。


    予安叼着涂了草莓酱的面包片,趿拉着拖鞋凑过来看屏幕,好奇地问:“拍这个干嘛呀?”说话间,一点奶油不小心蹭到了沈自济的眼镜镜片上。沈自济摘下眼镜,一边用软布仔细擦拭,一边抬头看向予安,镜片后的眼睛带着浅浅的笑意:“在校准焦距。某些干扰因素,会影响观测的清晰度。”他的语气一本正经,仿佛在陈述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但微微上扬的嘴角却泄露了真实情绪。


    午后的画室,暖气开得有些足,阳光透过玻璃窗,带来融融暖意。予安画得入了神,觉得热,脱得只剩一件贴身的白色棉质背心,后颈处夏天晒出的浅淡分界线还隐约可见。沈自济坐在画室另一角的书桌前修改一篇即将发表的论文,间歇抬头放松时,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予安身上。他看到予安专注时微微蹙起的眉头,看到画笔挥动时,他清瘦的脊骨在薄薄的皮肤下清晰地起伏,像一只蓄势待发的鸟雀在振动翅膀。


    当予安需要一种特定的绿色颜料时,沈自济恰好起身,自然地拿起颜料管递过去。指尖在传递的瞬间轻轻相触,像微弱的电流掠过。予安道谢接过,转身继续调色,却不小心用沾满群青的画笔在旁边的素描纸上划出一道悠长的弧线,宛若流星。他忽然起了玩心,用那支蓝色的画笔,转身轻轻点在沈自济的鼻尖上,留下一个小蓝点,笑着说:“沈博士,我发现你的生物钟,比我这些颜料干得还要慢。”


    沈自济愣了一下,随即无奈地摇头失笑,并没有擦掉那个蓝点,反而就着这个姿势,拿起一支红色的油画棒,在予安画稿的角落添了一颗小小的、散发着光芒的星球。


    深夜的便利店,白炽灯将货架照得亮如白昼。予安站在冷柜前,手里拿着两盒不同品牌的草莓酸奶,眉头微蹙,认真地比较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仿佛在进行一项严谨的科研项目。沈自济从旁边的货架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热巧克力,不由分说地塞进予安微凉的手中。“别算了,”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显得格外低沉温和,“你的胃,比任何印刷上去的生产日期都重要。”结账时,予安趁沈自济不注意,偷偷将一小包辣味薯片塞进了购物袋深处。然而回到家,当他把采购的东西一一拿出时,却发现购物袋的最底层,安静地躺着一包同品牌但印着“儿童减盐版”的薯片,包装袋上还画着可爱的卡通图案,旁边用记号笔写着小小的备注:「减盐50%,呵护娇嫩味蕾」。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公寓楼局部电路故障,书房瞬间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窗外偶尔划过的闪电提供瞬间的光明。予安对黑暗有些下意识的紧张,他摸索着想去书桌抽屉里找蜡烛,却在黑暗中不小心撞到了书架,发出不小的声响。


    “别动。”沈自济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没有丝毫慌乱。他准确无误地在黑暗中握住了予安的手腕,力道稳定而令人安心,“你左边书架,从上往下数第三格,靠右的位置,有应急灯。”他的掌心温暖干燥,温度透过皮肤清晰地传递过来。在那瞬间,予安恍惚觉得,沈自济似乎连他受惊时会下意识先迈出左脚这样微小的习惯,都记得一清二楚。


    晨跑回来的路上,路过一家早早开门的花店,予安的目光被一桶新鲜的洋桔梗吸引,纯白的花瓣上带着晨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只是目光多停留了两秒。下午,予安正在画室调试颜色,门被轻轻推开,沈自济抱着一大束正是他早上看到的那种洋桔梗走了进来。花束用简单的牛皮纸包裹,绿梗上还别出心裁地缠着一小截从体温计上撕下来的打印纸片,上面打印着几行小字:「室内温度22.3℃,湿度65%,预测花期可延长72小时」。


    予安惊喜地接过花,正准备找花瓶,沈自济却从背后轻轻环住他,下巴抵着他的发顶,伸手和他一起将花枝插入盛满清水的玻璃瓶中。剪刀刃口在阳光下闪烁,清晰地映出两人依偎在一起的倒影,紧密得仿佛同根而生、相依相存的植物。


    周末进行大扫除,予安在衣柜最深处翻找换季衣物时,发现了一件叠得整整齐齐但袖口已经磨得发白的旧衬衫。他好奇地展开,发现衬衫背后,用已经有些褪色的荧光笔写着四个稍显稚嫩的大字:「予安专属」。沈自济恰好走进来,看到衬衫,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赧然,迅速伸手将衬衫拿走,塞进了待洗的洗衣篮,语气故作平淡:“一件褪色的旧实验服而已。”


    然而,予安注意到,当沈自济后来独自操作洗衣机时,他特意将洗衣模式调成了轻柔档,并且将脱水时间悄悄缩短了十分钟。衬衫取出时,予安敏锐地发现,在领口内侧,还残留着一小块去年自己过生日时,不小心蹭上去的、已经几乎看不见的淡黄色奶油渍。


    午夜,两人裹着厚厚的毯子,在阳台观看一场预报中的流星雨。夜风凛冽,予安即使裹紧了毯子,还是忍不住轻轻跺脚取暖,呵出的气息在空气中结成白雾。沈自济看了看他,突然解开自己长大衣的纽扣,不由分说地将予安整个裹进自己怀里。予安的脸颊贴着他温暖的毛衣,能清晰地听到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声,像最令人安心的节拍器。


    “根据热传导公式,”沈自济低下头,用自己温热的脸颊轻轻蹭了蹭予安被冻得冰凉的耳廓,声音里带着笑意,“双人协同保温模式,理论效率可比单人模式提升200%以上。”予安被他逗笑,顺势将冻得发红的手塞进他大衣温暖的口袋里,指尖却意外地摸到了一颗已经有些融化、又重新凝固了的太妃糖,糖纸被细心地折成了一架小小的望远镜形状。


    最平凡的一个黄昏,厨房里飘着食物简单的香气。两人挤在不算宽敞的料理台前一起煮泡面。予安趁沈自济转身拿碗的功夫,偷偷往锅里加了两根自己最喜欢的火腿肠。沈自济回头恰好看见,故意板起脸:“要营养均衡。”可转过身,他却默默往予安的那只碗里,卧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溏心荷包蛋。


    锅里热气蒸腾,模糊了玻璃窗。予安笑嘻嘻地,把自己的脚丫踩在沈自济的拖鞋上,随着收音机里流淌出的老歌轻轻哼唱。在这一刻,连面汤咕嘟咕嘟的沸腾声,都仿佛在低沉而持续地诉说着那句最简单、也最动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