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星殒之地曙光微

作品:《青霄烬

    半个时辰的调息如同杯水车薪,仅仅是将谢微尘从彻底油尽灯枯的边缘勉强拉回一丝。他睁开眼时,视野依旧带着灰败的模糊,神魂如同被撕裂后又粗糙缝合的破布,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细微却无处不在的疼痛。古灯静静躺在他掌心,灯焰缩成一点几乎看不见的微芒,仿佛下一刻就会彻底熄灭。


    凌雪辞一直保持着警戒的姿态,肩头草草包扎的伤口渗出的暗红在墨色衣衫上并不显眼,但他略显苍白的唇色和眼底深处难以完全掩饰的疲惫,昭示着方才那场突围并非毫无代价。


    “可以了?”见谢微尘醒来,他立刻收敛外露的倦意,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冷冽,只是在那冷冽之下,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


    谢微尘尝试起身,双腿却一阵发软,险些栽倒。一只手臂及时伸过来,稳稳扶住了他。那手臂的力量透过薄薄的衣料传来,带着属于凌雪辞的、微凉而坚定的温度。


    “我没事。”谢微尘借力站直,下意识地想挣脱,那手臂却并未立刻松开。


    凌雪辞的目光落在他依旧毫无血色的脸上,冰蓝色的眼眸微微眯起。“若撑不住,直言。”他的语气没什么起伏,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此刻倒下,前功尽弃。”


    谢微尘抿了抿唇,最终轻轻挣开了他的手,将古灯小心收入怀中贴身处。“能走。”


    凌雪辞不再多言,转身辨明方向。“跟紧。”


    两人再次投入浓稠的瘴气与无尽的黑暗。这一次,凌雪辞刻意放缓了速度,他的脚步落在腐烂的枝叶和湿滑的苔藓上,几乎不发出声音,如同林间最谨慎的猎食者。谢微尘跟在他身后,努力调整着呼吸和步伐,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不让自己掉队这件事上。


    周围的景物千篇一律,扭曲的怪树,垂落的藤蔓,弥漫的灰绿雾气,仿佛永远没有尽头。唯有怀中那点古灯残存的微温,以及前方那个挺拔而沉默的背影,是这片死寂与污浊中唯一确定的坐标。


    时间在艰难的跋涉中流逝,不知过了多久,天际似乎透出了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灰白。瘴气依旧浓重,但林间的黑暗却仿佛被稀释了些许。


    凌雪辞忽然停下脚步,抬手示意。


    谢微尘立刻凝神,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前方不远处,一片相对开阔的林间空地上,散落着几块巨大的、颜色深暗的岩石。那些岩石的形状颇为规整,不似天然形成,表面覆盖着厚厚的苔藓和地衣,但仍能隐约看到一些模糊的、被岁月侵蚀的刻痕。


    凌雪辞走近其中一块巨石,用剑鞘轻轻刮去表面的苔藓。下面露出的,并非预想中的蚀文或图腾,而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线条流畅而复杂的纹路,带着某种古老而玄奥的气息,与圣教那种癫狂扭曲的风格截然不同。


    “这不是圣教的东西。”凌雪辞沉吟道,指尖拂过那些冰冷的刻痕。


    谢微尘也走了过来,他怀中的古灯似乎感应到什么,那点微弱的灯焰极其轻微地跳动了一下,一股极其细微的、带着安抚意味的暖流再次渗入他干涸的经脉。他下意识地伸出手,触碰那石上的纹路。


    就在他指尖触及岩石的瞬间,一幅模糊破碎的画面猛地撞入他的脑海——


    并非血腥的祭坛,也非黑暗的侵蚀。那是一片浩瀚的星空,无数星辰如同碎钻般镶嵌在深邃的天幕上。星辉之下,是一座巍峨宫殿的轮廓,白玉为阶,琉璃作瓦,气势恢宏,却寂静无声,仿佛早已被遗弃了千万年。宫殿前方,似乎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影朦胧,看不真切。


    画面一闪而逝,快得抓不住任何细节,只留下一种苍凉、古老以及……一丝微弱的召唤感。


    谢微尘身体晃了晃,扶住岩石才稳住身形,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这次的不是痛苦,而是一种信息量过大带来的晕眩。


    “怎么了?”凌雪辞立刻察觉他的异常。


    “看到……一些景象。”谢微尘喘了口气,试图描述,“星空,废弃的宫殿,还有……一座碑。”


    凌雪辞眼神一凝:“碑?”他立刻联想到巡天仙碑。“与古灯有关?”


    谢微尘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感觉……很古老,很遥远。不像是圣教的气息。”他低头看着怀中的古灯,那点微芒似乎比刚才稳定了一丝。“它……好像对这里有反应。”


    凌雪辞环顾这片散落着巨石的林间空地,目光锐利如刀。他走到空地中央,蹲下身,拂开堆积的落叶和泥土。下面露出的,并非土壤,而是同样质地的、拼接在一起的巨大石板,上面同样刻着那种流畅的纹路,只是更为复杂,隐隐构成了一个巨大而残缺的圆形图案。


    “这里是一处遗迹。”凌雪辞站起身,语气肯定,“上古遗迹。可能与巡天使,或者与你看到的宫殿有关。”


    这个发现让两人精神微振。圣教的线索阴邪诡谲,充满危险,而这里的气息虽然古老苍凉,却带着一种正大堂皇之感,与古灯的力量隐隐相合。


    “根据星图和蚀文指向,那个山谷应该不远了。”凌雪辞判断道,“若这遗迹与巡天有关,或许能在此找到一些线索,甚至……缓解你伤势的方法。”


    他看向谢微尘,意思明确。继续盲目赶路,以谢微尘的状态恐怕支撑不到山谷。若能在此有所收获,或许能扭转局面。


    谢微尘明白他的考量。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将微薄的神魂之力缓缓注入古灯。这一次,不再是强行催动,而是尝试着去沟通,去感应。


    古灯灯焰再次轻轻跳动,那微光似乎明亮了少许,如同黑暗中苏醒的眼睛。光芒流转,缓缓扫过地面的石板纹路。


    奇迹般地,那些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纹路,在古灯光芒的映照下,竟开始泛起极其微弱的、几乎肉眼难辨的乳白色光晕。光晕如同水流,沿着纹路的轨迹缓缓流淌,逐渐点亮了那个残缺的圆形图案。


    当图案被点亮大半时,一阵轻微的、仿佛齿轮转动的机括声从地下传来。紧接着,空地中央的一块石板缓缓向下沉陷,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向下的阶梯入口。一股带着尘土和岁月气息的、却异常纯净清凉的空气从入口涌出,瞬间驱散了周围令人窒息的瘴气。


    凌雪辞和谢微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与警惕,但更多的是一丝希望。


    凌雪辞率先持剑踏上阶梯,阶梯由同样的巨石砌成,向下延伸,隐没在黑暗中。他示意谢微尘跟上。


    阶梯不长,约莫下了十几阶,便抵达了一处不大的石室。石室四壁光滑,刻满了与外面类似的星辰纹路,穹顶之上,镶嵌着几颗早已失去光泽的、疑似夜明珠的物体。石室中央,有一个低矮的石台,石台上空空如也,只积满了厚厚的灰尘。


    这里似乎只是一处简单的静室或者前厅,并无什么特异之处。


    然而,谢微尘怀中的古灯却在此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反应!灯焰不再是微弱的跳动,而是稳定地燃烧起来,散发出柔和而明亮的光芒,将整个石室照得清晰可见。那光芒温暖而纯粹,照在身上,谢微尘只觉得神魂的刺痛竟奇迹般地减轻了许多,仿佛被温水流过,带来久违的舒缓。


    他不由自主地走向中央的石台。随着他的靠近,古灯的光芒愈发炽亮。当他就站在石台前时,石台表面那些积攒了千万年的灰尘,竟在灯光下无声无息地消散了,露出了下面光滑如镜的台面。


    台面上,并非空无一物。那里刻着一副微缩的、却精细无比的星图。星图的核心,并非熟悉的星辰,而是一个小小的、散发着微光的灯盏标记。以灯盏为中心,延伸出数条细微的光线,指向星图的各个方位。其中一条光线的末端,赫然指向他们所要寻找的那个山谷方向,并且在那山谷的标记旁,还有一个更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裂隙符号。


    与此同时,一股微弱却清晰的信息流,顺着古灯与谢微尘的联系,涌入他的识海。那并非完整的语言或画面,而是一种意念的传递——


    “守护……归途……星炬不灭……希望犹存……”


    “裂隙……镇压……钥匙……”


    信息残缺不全,却让谢微尘浑身剧震。他猛地抬头看向凌雪辞,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这星图……指向山谷!那里……那里可能有一道需要‘钥匙’才能镇压的‘裂隙’!和归墟有关!”


    凌雪辞快步上前,目光落在石台的星图上,又看向谢微尘手中光芒大盛的古灯,瞬间明白了许多。“古灯……就是钥匙?或者一部分?”


    谢微尘重重颔首,感受着古灯传来的、与他神魂渐渐契合的温暖力量,以及背后那“永烬”烙印在此地光芒下似乎被压制住的平静。“它在这里……在恢复。这里的遗迹之力,在滋养它。”


    也间接地,滋养了他近乎枯竭的神魂。


    这无疑是绝处逢生。不仅明确了山谷的目标和可能存在的危机(裂隙),更找到了暂时稳定伤势、恢复古灯力量的方法。


    凌雪辞当机立断:“在此休整。你需要时间恢复。我也需处理伤势。”他看了看石室入口,“此地气息特殊,或许能隔绝外界探查。”


    这一次,谢微尘没有反对。他确实需要时间,迫切需要。


    他直接在石台旁盘膝坐下,将古灯置于膝上,全心全意地引导着石室内那股纯净古老的气息与古灯的力量交融,修复着自己受损的神魂与经脉。


    凌雪辞则守在入口阶梯旁,处理肩头伤势,运功调息。他的目光不时落在那沉浸在柔和光芒中的身影上,冰蓝色的眼底深处,翻涌着复杂的情绪。真相的碎片越来越多,前方的道路依旧凶险未卜,但此刻,看着那盏灯和那个人在这绝境中找到一线生机,他心中那块沉甸甸的巨石,似乎也松动了一丝。


    石室内寂静无声,只有古灯稳定燃烧的光芒,如同亘古不变的星辰,默默守护着这方寸之地,也照亮了通往最终谜团深处的一小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