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0 剧本试读

作品:《娱乐圈之顶流爱情

    顾歌的剧组试读会安排在上午。


    地点是他新租的一间摄影棚——简单、干净,靠近郊区。


    窗外有一棵老梧桐,阳光穿过枝叶洒在地板上,像一层柔光滤镜。


    摄影棚是一栋老式厂房改造的,红砖墙保留着工业时代的痕迹,墙角还能看见斑驳的水渍。


    但顾歌特意把内部布置得极简——白色的墙面,原木色的地板,几盏冷光灯悬在半空,像悬浮的月亮。


    没有多余的装饰,没有刻意的氛围营造。


    就像他的电影风格一样:克制,纯粹,直抵人心。


    角落里摆着一台老式咖啡机,正发出细微的蒸汽声。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混合着清晨的湿润空气,让整个空间有种温暖的质感。


    助理小林正在调试灯光,一束束光打在地板上,勾勒出清晰的明暗分界线。


    “小林,把那盏主光再往左移十公分。“顾歌站在监视器前,眯着眼看着画面。


    “好的,顾导。“


    光移动了,画面里的氛围瞬间变了——从锐利变得柔和,却依然保持着清晰的轮廓。


    “就是这个感觉。“顾歌满意地点头,“不要太亮,也不要太暗。我要的是真实的光,不是舞台的光。“


    小林明白了:“您是想让演员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表演。“


    “对。“顾歌转身,走到窗边,“真实的表演,不需要太多修饰。光也是一样。“


    他看向窗外那棵老梧桐,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出斑驳的影子。


    “你看这棵树。“他指着窗外,“它不需要任何布光,就已经很美了。“


    “因为它真实。“


    小林若有所思地点头,继续调试设备。


    而顾歌则走到那张木桌前,轻轻抚摸着桌面。


    这张桌子是他特意找来的——老榆木,表面有岁月留下的划痕,边角已经磨得圆润。


    不完美,却很有温度。


    就像人生。


    林亦菲到得很早。


    她穿着白衬衫、深蓝牛仔裤,外套简单披在肩上。


    素颜、安静,手里只拿着一本被翻得起皱的剧本。


    她站在摄影棚门口,深吸了一口气。


    这本剧本她已经读了不下十遍,几乎每一页都做了标记——有的是人物情绪的注解,有的是台词重音的提醒,还有的是她自己的感悟。


    纸张被反复翻阅,边角已经有些卷曲,封面上那个手写的标题“演员“二字,也被手指摩挲得有些模糊。


    但她舍不得换新的。


    因为这些痕迹,是她和角色建立连接的证明。


    她推开门,晨光随着她的动作涌进来。


    “林老师早。“助理导演忙不迭打招呼,“顾导刚到。“


    她点点头,环顾现场——没有红毯灯光,没有围拍记者。


    只有几盏冷光灯,一张木桌,两把椅子。


    还有那台老式咖啡机,此刻正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林亦菲的目光在空间里游走,她注意到了墙角的那些水渍,地板上的木纹,还有窗外那棵梧桐树。


    一切都很简单,却又恰到好处。


    没有一丝多余,也没有一处敷衍。


    “这就是顾歌的风格。“她心里想,“他对待空间,就像对待镜头——每一个细节都有意义。“


    她走到桌边,把剧本放下,指尖轻轻划过桌面的纹路。


    粗糙,却温暖。


    就像真实的人生。


    顾歌站在灯下,穿着简单的灰色衬衫,袖口挽到小臂。


    他一抬头,微笑:“你来了。“


    “我守时。“林亦菲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点锋利。


    “很好。“


    他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杯刚煮好的咖啡。


    “要喝点吗?提神。“


    “谢谢。“她接过,浅浅地抿了一口。


    苦,带着一点焦香,还有咖啡豆本身的果酸。


    不是那种商业咖啡的标准化味道,而是有个性的,独特的。


    “你自己煮的?“


    “嗯。“顾歌笑了笑,“我喜欢在正式开拍前,给演员煮杯咖啡。算是一种仪式感。“


    “为什么?“


    “因为咖啡和表演一样——需要时间,需要温度,需要耐心。“


    他顿了顿,看着她:


    “急不来的。“


    林亦菲看着他,忽然笑了:“顾导,你说话总是这么有深意吗?“


    “不是深意。“他摇头,“是真心话。“


    空气安静了几秒。


    咖啡机的蒸汽声还在继续,像某种温柔的背景音。


    他拿过剧本,递给她另一份:“今天是试读,别有压力。只是我想看看,你能不能演出''不解释''的感觉。“


    “我试试看。“


    顾歌笑:“我相信你。“


    他拉开椅子,示意她坐下。


    “这场戏,我们不用刻意表演。“他说,“就像两个人在聊天,自然一点,真实一点。“


    “好。“


    林亦菲坐下,把剧本摊开在桌上。


    阳光从窗外斜斜地照进来,正好打在她的剧本上,让纸张泛起一层暖色的光。


    她低头看着台词,手指轻轻划过字里行间。


    那些她标注过的重点,此刻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他们坐在桌两侧。


    顾歌打开剧本:“这场戏叫《镜前》。女主角是一名演员,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为什么公众不喜欢她''。“


    “她怎么回答?“


    “她没回答。她只是笑。“


    林亦菲抬眼,那一瞬的神情有点空。


    她想起了自己这几天的经历——热搜,质疑,误解,还有那些铺天盖地的评论。


    “为什么不解释?“


    “为什么不澄清?“


    “为什么不站出来说清楚?“


    这些问题,她听过太多遍了。


    但她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


    因为她知道,有些事,越解释越说不清。


    与其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不如用作品说话。


    而现在,这个角色,仿佛就是她自己的镜像。


    “我懂。“她轻声说。


    顾歌看着她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选林亦菲,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演技,更是因为她身上那种“不解释“的气质。


    那是一种历经风雨后的沉淀,一种看透世事后的淡然。


    这种气质,不是演技能演出来的,而是生命本身赋予的。


    “很好。“他轻声说,“那我们开始吧。“


    他递给她第一句台词:“你准备好了吗?“


    “随时。“


    “那开始。“


    顾歌清了清嗓子,进入记者的状态。


    他的声音变得客观而冷静,带着一种职业的疏离感:


    【剧本内】


    ——记者问:“你觉得自己被误解了吗?“


    ——女演员笑:“可能吧。“


    ——记者又问:“那你为什么不解释?“


    ——女演员说:“因为我怕,越解释越不像自己。“


    林亦菲的声音很轻,像被风擦过。


    但那种轻,不是虚弱,而是一种克制后的力量。


    她的眼神也变了——从刚才的平静,变成了一种近乎透明的疲惫。


    不是崩溃的疲惫,而是清醒的疲惫。


    就像一个人在黑夜里走了很久,终于看见了黎明,却发现黎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只是另一种光而已。


    而她已经习惯了。


    顾歌看着她,仿佛在看另一个灵魂——那个在聚光灯下被误解了千次的人。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笔。


    作为一个导演,他见过太多演员——有的技巧纯熟,有的天赋异禀,有的勤奋刻苦。


    但像林亦菲这样,能把自己的灵魂和角色完全融合的演员,真的太少了。


    她不是在“演“,而是在“活“。


    活出另一个人的人生,活出另一种可能。


    “停一下。“他低声说。


    “哪里不对?“


    “不是不对,“顾歌摇头,“是太对了。“


    他顿了顿,声音更轻:“你在说这句台词的时候,不只是角色在回答。你自己也在。“


    她愣了几秒,嘴角微动,想笑,却没笑出来。


    因为他说中了。


    她确实在用角色说自己的话。


    那句“越解释越不像自己“,何尝不是她这几天的真实写照?


    她想解释,想澄清,想告诉所有人真相。


    但她更怕,一旦解释了,自己就会变成那个“需要解释才能被理解“的人。


    而那样的自己,已经不是真正的自己了。


    “你真会掰开人心。“


    “那是因为我也被误解过。“顾歌的语气温柔而诚实。


    他放下笔,看向窗外。


    “我第一部电影上映的时候,被骂得很惨。“


    “说我装腔作势,说我故弄玄虚,说我不接地气。“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想,要不要出来解释,要不要告诉他们我的初衷。“


    “但后来我发现,解释没用。“


    “因为误解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解释而改变看法。“


    “而理解你的人,根本不需要你解释。“


    他转回头,看着林亦菲:


    “所以我选择沉默,继续拍我的电影。“


    “后来,第二部、第三部……慢慢地,有人开始理解我了。“


    “不是因为我解释了,而是因为我的作品,替我说话了。“


    林亦菲听完,沉默了很久。


    她忽然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顾歌的剧本吸引。


    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


    都经历过误解,都选择了沉默,都相信作品的力量。


    空气忽然变得静。


    那种沉默像琴弦上最后一秒的余震。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动,发出“沙沙“的声音。


    阳光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随着树叶的摇曳而变幻。


    咖啡机的蒸汽声渐渐停了,整个空间陷入了一种近乎神圣的安静。


    小林在角落里屏住呼吸,生怕打破这个瞬间。


    他跟了顾歌五年,很少见导演露出这种表情。


    那是一种……欣赏到极致的温柔。


    像是终于找到了知音,又像是终于遇到了对的人。


    就在这时,门被推开——


    “顾导——不好意思,我来迟了。“


    唐婉踩着高跟鞋走进来,香水味抢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