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合作的默契
作品:《甜伴朝暮》 顾青裴抵达办公室时,晨光刚漫过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在办公桌的文件上投下浅淡的光斑。他刚放下公文包,内线电话就响了,是特助小陈带着几分急切的声音:“顾总,原总已经在会议室等您了,说是昨晚收到的华东区供应链报表有问题,要跟您紧急核对。”
顾青裴指尖顿了顿,随手拿起椅背上的西装外套往臂弯里一搭,“知道了,我马上过去。”挂了电话,他翻开日程本快速扫了眼——原本今天上午要跟市场部过Q3的推广方案,现在看来得先搁置。华东区是原氏集团今年重点布局的区域,供应链要是出了岔子,后续的产品铺货、经销商结算都会受影响,原炀会这么急着找他,倒也在情理之中。
推开会议室门时,原炀正坐在主位上,指尖夹着一支没点燃的烟,面前摊开的报表上用红笔圈了好几个数据。听见脚步声,他抬眸看过来,眼底带着熬夜后的红血丝,语气却依旧利落:“你来了,先看这个。”他把报表往顾青裴那边推了推,“华东区上周的原料入库量比计划少了30%,但供应商那边给的回执是‘已足额送达’,财务那边的付款记录也没问题,这中间肯定有环节出了漏子。”
顾青裴拉过椅子坐下,拿起报表仔细翻看。报表上的数据清晰明了,入库单编号、供应商名称、原料规格都一一对应,可偏偏实际库存和账面对不上。他指尖在“仓储负责人”那一栏停住,是个叫李伟的名字,去年刚从子公司调过来,之前负责华南区的仓储管理,业绩一直平平。“有没有联系过李伟?”顾青裴抬头问。
“昨晚十点就打电话了,没人接,今早再打,直接关机了。”原炀的指节敲了敲桌面,声音里带着几分冷意,“我已经让安保部查了华东区仓库的监控,凌晨三点有辆陌生的货车进过库区,停留了大概四十分钟,卸了什么东西不清楚,但出库记录里没有这笔。”
顾青裴眉梢微挑,“这么看来,要么是李伟私自动用了原料,要么就是供应商那边有猫腻。不过供应商是跟原氏合作了五年的老伙伴,按理说不该出这种问题。”他把报表翻到最后一页,盯着供应商的盖章处看了几秒,忽然指着一个细节说:“你看这里,盖章的日期比回执上的送货日期早了一天,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送货当天确认无误后再盖章,哪有提前盖章的道理?”
原炀凑过去一看,果然如顾青裴所说。他之前只盯着数据看,倒没注意到这么细微的地方。“你的意思是,供应商和李伟串通好了?提前盖好章伪造回执,实际只送了一部分原料,剩下的可能被李伟转手卖了?”
“可能性很大。”顾青裴拿出手机,调出华东区近三个月的原料消耗数据,“你看,这三个月的原料消耗比去年同期多了15%,但产品的产量只增加了5%,按理说原料消耗和产量应该成正比,这里的差额,很可能就是被挪用的部分。”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现在没有直接证据,不能妄下结论。当务之急是先稳住供应链,别影响后续的生产计划,同时尽快找到李伟,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炀点头,拿出手机拨通了采购部经理的电话:“张经理,马上联系华东区的备用供应商,让他们今天之内调一批原料过去,填补缺口,价格方面可以适当让步,但必须保证质量。另外,把跟老供应商的所有合作合同、送货记录都整理出来,送到我办公室。”挂了电话,他又看向顾青裴:“我让法务部的人介入,查一下老供应商的资质和近期的资金往来,你那边有没有什么需要配合的?”
“我这边先跟生产部沟通,调整一下生产计划,优先保障热销产品的生产,把原料缺口的影响降到最低。”顾青裴一边说,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另外,我让小陈联系一下华东区的经销商,跟他们说明情况,承诺会按时交货,避免他们因为担心断货而取消订单。”
两人分工明确,没有多余的废话,却像是提前演练过无数次一样,每一个安排都恰好能衔接上。原炀看着顾青裴低头记录的侧脸,晨光落在他的发梢,柔和了平日里锐利的轮廓。他忽然想起半年前,自己刚回国接手集团业务时,还跟顾青裴因为管理理念不同吵过好几次,那时候他总觉得顾青裴做事太保守,顾虑太多,可现在才发现,正是这份“保守”,让原氏在几次危机中都能平稳度过。
顾青裴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抬头看了过来,正好对上原炀的视线。两人都愣了一下,随即又都笑了。那笑容里没有上下级的疏离,也没有之前的针锋相对,只有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就像两个并肩作战的战友,不用多说,就知道对方下一步要做什么。
“对了,”顾青裴收回目光,继续说道,“我让IT部查了李伟的行踪,他昨晚下班后就去了机场,买了去国外的机票,不过因为签证问题没走成,现在应该还在市区的酒店里。我已经让安保部的人过去找了,估计中午就能有消息。”
原炀挑眉,“你动作倒挺快。”
“毕竟这事拖不得,越拖越容易出问题。”顾青裴合上笔记本,起身说道,“我先去生产部一趟,有消息了随时联系。”
“好。”原炀看着他走出会议室,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他忽然觉得,有顾青裴在身边帮忙,好像再棘手的问题,也没那么难解决了。
顾青裴在生产部待了整整一个上午,跟生产总监反复核对生产计划,调整原料的分配比例,确保每一份原料都能用到刀刃上。等他忙完回到办公室时,已经快到午饭时间了。刚坐下,小陈就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顾总,这是法务部刚送来的,老供应商的资金往来记录,里面有几笔大额转账,收款方是一个空壳公司,而这个空壳公司的法人,是李伟的妻子。”
顾青裴接过文件,快速翻了几页,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证据确凿了。”他拿起手机给原炀发了条消息,简单说明情况,没过几秒,原炀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法务部那边已经联系警方了,准备以职务侵占罪起诉李伟和老供应商。”原炀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几分轻松,“安保部的人也找到了李伟,他已经承认了挪用原料的事实,说是因为赌债缠身,才跟供应商串通好做了假账。”
“那华东区的供应链问题,算是解决了?”顾青裴问。
“差不多了,备用供应商的原料已经在运输途中,明天就能到仓库,生产计划也能恢复正常。”原炀顿了顿,又说,“中午一起吃个饭?就当是庆祝一下。”
顾青裴看了眼日程本,下午没有重要的会议,便点头答应:“好,去哪里吃?”
“楼下那家私房菜怎么样?之前跟朋友去过一次,味道还不错。”
“可以。”
挂了电话,顾青裴靠在椅背上,轻轻舒了口气。原本以为会是焦头烂额的一天,没想到在他和原炀的配合下,问题很快就解决了。他想起早上在会议室里两人的相视一笑,心里忽然有种异样的感觉——那种默契,就像是多年的老友,无需刻意维系,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想到一起。
中午十二点,顾青裴和原炀在私房菜的包间里坐下。服务员递上菜单,原炀推给顾青裴:“你点吧,我随便。”
顾青裴也不推辞,点了几个原炀爱吃的菜,又加了一道自己喜欢的青菜。等服务员走后,包间里安静下来,原炀忽然开口:“之前总觉得你做事太稳,少了点冲劲,现在才发现,有时候稳一点,反而能避免很多麻烦。”
顾青裴抬眸看他,眼底带着笑意:“你也不差,遇到问题不慌不忙,行动力也强,要是换做别人,说不定早就乱了阵脚。”
两人相视一笑,没有再多说什么,但彼此都明白,经过这次的事,他们之间的合作会更加顺畅。菜很快就上齐了,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聊起公司后续的发展计划。从华东区的市场拓展,到新产品的研发,再到人才的引进,每一个话题都能聊得很投机,偶尔有不同的意见,也能心平气和地讨论,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吃完饭回到公司,顾青裴刚走进办公室,就看到办公桌上放着一杯热咖啡,是他常喝的美式,不加糖不加奶。小陈跟在后面进来,笑着说:“顾总,这是原总让我给您送过来的,他说您上午忙了一上午,肯定累了,让您喝点咖啡提提神。”
顾青裴拿起咖啡,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心里也暖暖的。他看向原炀办公室的方向,正好看到原炀也从办公室里出来,两人的目光在走廊里相遇,又一次相视一笑。
下午,顾青裴和原炀一起参加了市场部的推广方案会议。会上,市场部经理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推广计划,准备邀请当下最火的流量明星代言,预算高达五千万。这个计划一出,会议室里立刻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能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有人则担心投入太大,回报不确定。
“我觉得这个计划风险太高。”原炀率先开口,“流量明星的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且最近几次明星塌房事件,对品牌的影响很大,我们不能把宝都押在一个人身上。”
顾青裴点头附和:“原总的担心有道理。五千万的预算,对于一个新产品来说,确实太高了。我们可以把预算拆分,一部分用于明星代言,另一部分用于社交媒体推广、线下活动,这样既能降低风险,又能覆盖更多的目标用户。”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我们可以先做一个小规模的市场调研,看看目标用户对这个明星的接受度,再决定是否合作。”
两人一唱一和,很快就说服了市场部的人。市场部经理也意识到自己的计划确实有些激进,主动提出修改方案,降低明星代言的预算,增加其他推广渠道的投入。
会议结束后,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把办公室染成了温暖的橘色。顾青裴收拾好文件,准备下班,原炀也从办公室里走出来,手里拿着车钥匙:“我送你回去?”
“不用了,我自己开车过来的。”顾青裴笑着拒绝。
“那行,路上注意安全。”原炀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走向电梯。
顾青裴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他想起今天一天的经历,从早上紧急处理供应链问题,到中午一起吃饭,再到下午一起讨论推广方案,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默契。他忽然觉得,和原炀合作,或许是他回国接手原氏集团业务以来,最正确的一件事。
走出写字楼,顾青裴抬头看了看天空,晚霞正浓,绚烂夺目。他拿出手机,给原炀发了条消息:“今天谢谢你,合作愉快。”
没过几秒,原炀的回复就来了:“合作愉快,明天见。”
顾青裴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文字,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他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难题等着他们去解决,但只要他们能一直保持这样的默契,就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办公室里那些相视一笑的瞬间,也会成为他们合作路上,最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