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冬日与谜题
作品:《长生书》 【林序视角】
“他真好看。”
林序脑子里蹦出这念头时,像上周做‘都市陌生人互动’田野调查,偶然撞见老巷子墙头窜出的野蔷薇——莽撞
又带着股子不管不顾的鲜活劲儿,把他研究‘人际情感变迁’的理论框架,炸得噼里啪啦响。
那人转身离开时,带起一阵极轻微的风,拂过林序的脸颊,带着一种冷冽的、像是雪后松林般的气息。
这气息与他周遭充斥着的旧书霉味、街道尾气味格格不入。
莱布尼茨?《单子论》?天知道他刚才怎么会鬼使神差地用这个做借口。
他的研究课题明明是“现代社会人际情感联结的变迁”,和古典哲学差了十万八千里。
他只是在那个男人经过时,嗅到了那股特别的冷香,然后嘴巴就比脑子快了一步。
“像个迷路的神仙。”他低声对自己说,忍不住笑了出来。这比喻真够烂俗的,但莫名贴切。
那人穿着米色毛衣,料子妥帖得像我导师办公室里那本包了书皮的《金枝》,旧得有底气。
他走路的样子……啧,我研究过那么多‘身体语言与社会阶层’论文没见过这种‘从容’,倒像我在敦煌看壁画时,供养人画像里菩萨踏莲台的慢
——不是装的,是真‘时间多到没处使’的慢。
他的眼神……不像冰湖,倒像我在西北考察时见过的盐沼。
天是蓝的,云是动的,草是晃的,只有盐沼本身,白得死寂,平得能映出整个世界,却连个褶子都没有。
但怪就怪在,我盯着那‘盐沼’看,居然觉得里头藏着光
——是那种老教堂彩色玻璃透下来的、滤了几百年的光。
太有意思了。
林序对“人”有着近乎本能的探究欲,这也是他选择现在这个专业的原因。
而刚才那个男人,简直就像一本用晦涩语言写成的、装帧精美的绝版书,浑身都写着“生人勿近”,却又散发着致命的吸引力,引诱人去翻阅,去解读。
他快步走到书店门口,探出头去。街道上车水马龙,日光晃眼,那个米色的身影早已消失在人海,仿佛从未出现过。
“街角那家‘求知书店’……”林序回味着对方低沉缓慢的嗓音,像大提琴擦过心尖,有点痒,“声音也这么好听。”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那本完全是为了装样子才拿的《存在与虚无》,耸了耸肩,把它塞回了书架。
他现在对莱布尼茨可没兴趣,他满脑子都是那个“冰湖”一样的男人。
“老板,结账。”他拿起几本原本就要买的社科书,走到收银台,状似无意地问道:“刚才那位先生,是店里的常客?气质很特别啊。”
年迈的店主人推了推老花镜,慢悠悠地说:“哦,你说砚先生啊?是老主顾了,好些年了。人挺客气,就是话少,喜欢淘换些老物件儿。”
砚先生。林序在心里默念了一遍这个姓氏。很少见,带着砚台般沉稳厚重的质感。
“他是做什么的?学者?”林序继续套话,脸上挂着人畜无害的灿烂笑容。
“这可不清楚喽。”老板摇摇头,“砚先生不爱谈自己的事。不过看着就像个文化人,对吧?”
何止是文化人。
林序心想,那分明是……脱离了时代感的人。
他的穿着打扮并无特别,但那股子气质,像是刚从某幅古画里走出来,还没来得及沾染这个时代的烟火气。
付了钱,林序抱着新书走出旧书店。
夏日的热浪扑面而来,与书店里的阴凉恍如两个世界。
他眯起眼,适应了一下强烈的光线,脑海里却还是那双静默的眼睛。
“得再见到他。”这个念头清晰地冒了出来。
他不是一个会被动等待的人。无论是学业、研究,还是感情,他向来信奉主动出击。
生命短暂得像夏天的蝉,若不大声鸣叫,如何能被听见?
他并没有立刻去街角的“求知书店”,那太着痕迹了。他只是沿着街道慢慢走着,大脑飞速运转。
喜欢老书,气质沉静,定期会去那家旧书店……这些都是线索。
他就像个侦探,偶然遇见了一个完美的谜题,全身心的探究欲都被激发了出来。
回到学校附近租住的公寓,林序把书扔在沙发上,给自己倒了杯冰水。
窗外的知了聒噪地鸣叫着,充满了生命力。
他想起砚清身上那股冷冽的松林气息,与这盛夏的燥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要是能在他身边,大概夏天都不会觉得热了吧?”他被自己这个无厘头的想法逗笑了。
他打开电脑,开始搜索。本城关于古籍、旧书的沙龙、讲座、展览……信息不少。他快速地浏览着,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
他知道这种执著有点莫名其妙,甚至可以说莽撞。但他就是这样的人,好奇心重于一切。
而且,他隐隐有种预感,如果就此错过,他可能会后悔很久。
晚上,他和室友周凛一起吃外卖。周凛是他大学死党,现在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当社畜,性格咋咋呼呼。
“哎,林序,你今天有点不对劲啊。”周凛啃着鸡腿,含糊不清地说,“魂不守舍的,思春了?”
林序扒拉着饭盒里的青菜,叹了口气:“比思春还复杂。”
“哦?”周凛立刻来了兴趣,“有情况?快说说!哪个系的妹子?还是哪个实习单位的姐姐?”
“不是妹子,也不是姐姐。”林序放下筷子,眼神有点放空,“是个……神仙。”
“哈?!”周凛差点被鸡腿噎住。
林序把今天在旧书店的遭遇,删减掉自己主动搭讪的尴尬细节,简单说了一下,重点描述了那位“砚先生”如何如何气质超然,如何如何像个谜。
周凛听完,表情从八卦变成了凝重。他伸出手,摸了摸林序的额头:“没发烧啊?兄弟,你该不会是看书看傻了吧?还神仙……我看就是个装逼犯。”
林序拍开他的手:“你不懂。那种感觉……很难以形容。就好像,全世界都在快进,只有他是静止的。”
“听起来更像个需要看心理医生的了”
周凛毒舌地评价,“我说,你该不会是单身太久,出现幻觉了吧?要不要哥们给你介绍几个活泼可爱的姑娘?”
林序白了他一眼,筷子在饭盒里戳得‘当当’响:‘庸俗!我是搞社科的,对‘人类样本’感兴趣不行啊?而且这样本多特殊啊
——周凛你见过活的‘民国老照片’成精吗?还是那种,能把你魂都勾走的精。
说完自己先愣了下,卧槽,这形容比‘神仙’还烂,但就是那感觉
周凛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正色道:“林序,我警告你啊,玩玩可以,别真陷进去。
这种来历不明、又神秘兮兮的男人,最麻烦了。你看你,才见了一面,就跟中了邪似的。”
林序知道室友是关心自己,他笑了笑,语气轻松却坚定:“放心,我有分寸。我就是……想搞清楚他到底是什么人。”
他重新拿起筷子,心里却已经做出了决定。
他要去“偶遇”他。
根据老板“好些年了”和“定期”这两个关键词,他推测那位砚先生大概率会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旧书店。
他只需要守株待兔。
接下来的几天,林序一有空就泡在那家旧书店附近。
他有时在书店里假装看书,有时在对面的咖啡馆写论文,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书店门口。
夏日午后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连槐树的叶子都有些蔫。
林序坐在咖啡馆的窗边,电脑屏幕上的字一个也看不进去。
他觉得自己有点傻,像个怀春的少女,为了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男人在这里耗费时间。
也许周凛说得对,他真是中了邪。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准备收拾东西离开时,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
米色的毛衣换成了浅灰色的棉麻衬衫,依旧是那样沉静从容的步伐,像一阵凉风,吹散了夏日的黏腻与浮躁。
看见他的瞬间,林序感觉自己研究用的心率监测手环要是戴着,
绝对会‘滴——’地报警。
心跳跟实验室那台老掉牙的示波器似的,猛地抖了个尖锐的峰,然后又被他强行按下去
——不行,得冷静
我是来‘偶遇’的,不是来当痴汉的。
但眼睛还是先一步黏了上去,跟他那身浅灰衬衫的料子似的,扒得牢牢的。
他看着砚清推开那扇挂着铜铃的门,走进了旧书店。
机会来了。
林序深吸一口气,快速合上电脑,抓起旁边早已准备好的一本书
——一本他昨天特意从图书馆借来的、关于古籍版本学的入门读物。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并不凌乱的衣领,脸上扬起一个练习过的、恰到好处的、带着些许惊喜的笑容。
他推开咖啡馆的门,穿过街道,走向那家旧书店。
铜铃再次发出嘶哑的声响,像是在宣告第二幕的开启。
林序走进店内,目光精准地锁定了那个站在历史哲学区书架前的清隽背影。
他步伐轻快地走过去,在距离对方两步远的地方停下,用清晰而友好的声音说道:
“砚先生,好巧,又见面了。”
那个背影微微一顿,然后,缓缓地转了过来。
那双静默的、冰湖般的眼睛,再次对上了他明亮灼热的视线。
这一次,林序看得更加清晰。那湖面之下,似乎掠过了一丝极淡的、类似于惊讶的涟漪。
捕捉到这细微的变化,林序脸上的笑容,不由得更加真诚和灿烂了。
他知道,他的夏天,从这一刻起,才真正开始了。
林序的视角,刻画了他阳光、主动、充满探究欲的性格,以及他对砚清产生的强烈好奇和吸引力,他为接下来的“追求”埋下了伏笔,两人的第二次交锋即将开始。[三花猫头][三花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冬日与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