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凌云

作品:《谢沈俩人有点事儿

    南翼国,昭明十三年,春。


    江南,烟雨朦胧,将连绵起伏的青山笼罩在一片缥缈之中。山巅之上,一座气势恢宏的楼阁依山而建,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宛如仙境琼楼。这便是江湖中人人敬仰的第一大派——凌云阁。此刻,凌云阁后山的演武场上,却是一派热闹景象,与山间的静谧截然不同。


    数十名身着青色劲装的少年弟子正在刻苦练功,拳脚破空之声、兵刃交击之响不绝于耳,伴随着偶尔传来的呼喝与指点,江湖第一大派的名声从来不是浪得虚名,而是无数有志之士以自我取和平所换来的天下人敬重。


    而在演武场的一角,却有一个身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那是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同样穿着一身青色劲装,只是领口袖口似乎比旁人的要精致些,料子也更柔软。他身形挺拔,面容俊朗,一双眼睛尤其明亮,带着几分狡黠,几分笑意。他叫沈惊澜,是凌云阁阁主沈沧海的独子。说起来这阁主沈沧海,年轻之时,跟着如今的圣上征战四方,后南翼国统一后,圣上亲封英王,只不过沈阁主一心只在江湖,不屑于那些个朝堂爵位争斗,便向当今圣上辞去爵位,建立了这江湖第一阁,这凌云阁的牌匾便是圣上亲笔所写,这阁主独子沈惊澜的名字,听说,阁主当年为子取名容之,后接到圣上圣旨,赐名为惊澜,这“容之”二字变成了少阁主的字,只是“容之”二字,除亲近之人外,鲜有人知道。


    此刻,他并没有像其他弟子那样一丝不苟地练习基本功,而是手里拿着一根刚从树上折下来的柳条,正逗弄着一只落在场边石桌上的画眉鸟。


    “小眉儿,你看他们多傻,太阳这么大,练得满头大汗的,哪有咱们这样吹着风,聊聊天舒服?”沈惊澜的声音清朗悦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活泼,他用柳条轻轻拂过画眉鸟的羽翼,动作轻柔,生怕惊扰了它。那画眉鸟似乎也不怕生,歪着脑袋,啾啾叫了两声,像是在回应他。


    “惊澜师弟!你又偷懒!师父说了要好好连凌云剑法,过几天就要考核了!”一个略显严肃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沈惊澜回头,见是负责监督他们练功的三师兄赵磊,脸上立刻露出一个讨喜的笑容,他这位三师兄看着严肃,但其实大部分都会选择纵着他这位师弟。沈惊澜把柳条往身后一藏,嘿嘿笑道:“三师兄,我这不是偷懒,我是在观察自然,感悟天地灵气呢!你看这鸟儿,飞得多自在,父亲不也说了,要心境剑法合一,我这是在锻炼物品的心境呢,再说了,师兄,这也是一种武学境界嘛!”


    赵磊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这个小师弟,天资是整个凌云阁年轻一辈里最好的,无论是内功心法还是阁中绝学“凌云剑法”,一点就透,进步神速,连阁主都常说他是百年难遇的奇才。可偏偏性子跳脱,不受拘束,练功时常偷懒,却总能在考核中名列前茅,让一众师兄师姐又气又羡慕。


    “少贫嘴!师父说了,你的内功根基还需巩固,剑法也需勤加练习,切不可恃才傲物。”赵磊板起脸,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严厉些,“赶紧过来,大家都在练‘凌云十三式’的第七式‘风过无痕’,你上次不是说总觉得差了点意思吗?正好趁着大家一起练,好好琢磨琢磨。师弟,不可贪玩,过几天就要考核了,过不了,师兄我可不会替你求情”


    “知道啦,三师兄。”沈惊澜吐了吐舌头,不再逗弄画眉鸟,转身拍了拍它的脑袋,“小眉儿,我先去练功了,回头再来看你。”


    画眉鸟啾啾叫着,扑腾了两下翅膀,飞到了旁边的树枝上,歪着头看着他。


    沈惊澜快步走到演武场中央,深吸一口气,收敛了玩闹的神色,虽然眼底还残留着一丝未散的笑意,但周身的气息却瞬间变得专注起来。他拔出腰间的长剑,剑身狭长,莹润如玉,正是凌云阁名剑之一的佩剑“流霜”。手腕轻抖,长剑发出一声清越的嗡鸣,仿佛有了生命。沈惊澜脚尖一点,身形如柳絮般飘起,剑光闪烁,如同山间流动的云雾,变幻莫测。


    “凌云十三式”是凌云剑法的基础篇章,而“风过无痕”讲究的是出剑迅捷,收势隐匿,意在无形。沈惊澜之前总觉得自己的剑招虽然快,但总带着一丝刻意,无法达到真正的“无痕”之境,或许是他练习的不够多,又或许,是他太操之过急。此刻,他随着众人一同演练,目光扫过身旁师兄们的招式,又回想起父亲平日的指点,心中忽然一动。


    他不再刻意追求速度,而是将内息运转得更加自然随心,身形起落间,仿佛与周围的风融为一体。剑光不再那么凌厉夺目,反而变得柔和起来,像是春风拂过水面,只留下一圈淡淡的涟漪,转瞬即逝。


    “好!”赵磊一直在留意着沈惊澜,见他此刻的剑招已然有了属于自己的剑意,忍不住低喝一声,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惊澜师弟,这才对了!就是这种感觉!”


    沈惊澜一剑刺出,又悄然收回,身形稳稳落地,脸上露出一丝兴奋的笑容:“我明白了!三师兄,我明白了!原来不是要快,而是要‘’随心”,随心而走,才能领悟自己的剑意”


    “没错,”赵磊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武学之道,贵在融会贯通,与天地共鸣。你能领悟到这一点,说明你的境界又进了一步。”


    沈惊澜嘿嘿一笑,挠了挠头,刚才的得意忘形似乎又回来了:“那是自然,也不看我是谁!”


    “你呀!”赵磊被他逗笑,“少得意,还不快继续练,把这感觉巩固下来。”


    “是,三师兄!”沈惊澜应了一声,再次提剑,这一次,他练得格外认真,剑光流转,真如风行无痕,畅快淋漓。演武场上的其他弟子见此情景,也都暗自佩服,虽然沈惊澜爱偷懒,但这份天赋和悟性,确实让人不得不服。练了约莫一个时辰,日头渐渐升高,暖意融融。负责管事的长老宣布休息,弟子们纷纷收剑,或喝水,或擦汗,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刚才的招式。


    沈惊澜也收了剑,走到场边拿起自己的水囊,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清凉的泉水顺着喉咙流下,驱散了不少燥热。


    “惊澜!”一个清脆的女声传来。


    沈惊澜回头,只见一个穿着淡紫色衣裙的少女快步走来,她是二长老的孙女,名叫苏婉儿,比沈惊澜大一岁,平日里对他颇为照顾,像个大姐姐。每次外出游历的时候,都会给沈惊澜带一些山下的玩意儿,使得沈惊澜次次要求和师姐一同下山游历,不过都被父亲拒绝了,理由是“你以为为父不知道你打的是什么主意吗?你师姐下山是去游历,你下山是去游玩,等你凌云剑有所成,我自会让你下山。”


    “婉儿师姐。”沈惊澜笑着打招呼。“师姐是不是又给我带什么好东西啦?”


    苏婉儿走到他面前,递过来一块干净的手帕:“小师弟,是不是师姐不给你带东西就不能来看你啦?看你,满头大汗的,快擦擦。刚才看你练剑,进步真快,连三师兄都夸你了呢。”


    沈惊澜接过手帕,胡乱擦了擦脸,嘿嘿笑道:“当然不是啦,师姐,我和师姐,那是天下第一好,林墨师兄都排在师姐后面呢……”


    “又贫嘴!”苏婉儿嗔了他一眼,眼底却满是笑意,“对了,小师弟,师父让你练完功去他书房一趟,说是有事情找你。”


    “爹找我?”沈惊澜愣了一下,随即有些好奇,“师姐知道是什么事吗?我最近可什么都没干啊,我练剑可认真了,刚刚还被夸了呢”


    “师姐也不清楚,”苏婉儿摇了摇头,“不过看师父的神色,好像不是什么坏事,你快去看看吧。”


    “好吧。”沈惊澜点了点头,将剑插回剑鞘,又喝了口水,“那我先过去了,师姐再见,师姐,你真的没给我带什么吗?。”


    “好啦,一早就派人送去你那儿呢,快去吧去吧,别让师父久等了。”苏婉儿挥了挥手。


    “谢谢师姐,师姐拜拜”沈惊澜转身,朝着凌云阁的主阁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