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物语

作品:《summer

    常知荷的脚踝伤在了高一下时的初夏伊始,空气中开始弥漫栀子花的甜香,阳光变得明亮而富有穿透力。教室里的电扇开始昼夜不停地旋转,发出规律的嗡嗡声,与窗外渐起的蝉鸣交织成夏季的背景音。


    第二天早晨,常知荷被手机震动唤醒。短信发送时间是五点五十三分: “早安。今天气温29度,记得穿薄袜以免磨伤脚踝。药膏在冰箱冷藏层,冰镇后使用更舒适。——安”


    常知荷慢慢坐起身,发现夜间出了层薄汗,夏日的燥热已经开始侵袭清晨。她单脚跳着来到餐厅,看见餐桌上除了药膏和冰袋,还多了一小碗冰镇绿豆汤——那是夏日里她最爱的消暑品。


    母亲正在厨房切西瓜,红色的汁水沿着案板滴落:“安安一早就起来煮绿豆汤,说是天气热了,喝这个解暑。”她摇摇头,语气里带着些许不解,“那孩子什么时候对节气这么上心了?”


    常知荷没有回答,只是默默捧起那碗绿豆汤。碗壁凝结着冰凉的水珠,缓解了她掌心的暑热。


    去学校的路上,阳光已经相当强烈。常安撑着一把淡紫色的遮阳伞,自然地向常知荷倾斜。伞面投下的阴影恰好将两人笼罩,阻隔了初夏骄阳的炙烤。


    “防晒。”常安简短地解释,从书包里取出一小瓶防晒霜,“脚踝也需要。”


    课间,当常知荷感觉闷热难耐时,常安已经拿着一把小巧的折叠扇回来了。 “扇风时不要正对脚踝。”常安递过扇子,又补充道,“我帮你换了温水,天热但不宜喝冰水。”


    常知荷注意到,水杯中的温度恰到好处,微微凉却不冰牙。


    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持续了整整三天。常知荷的脚踝在夏日高温中渐渐好转,而她发现自己开始期待常安那些简洁的短信和看似随意实则精心准备的夏日关怀。


    周四的文学社活动日,教室里的电扇全力运转,却依然驱不散初夏的闷热。常知荷的脚踝已经可以勉强正常行走。她犹豫着是否该去,直到收到常安的短信: “文学社见?我带了薄荷茶。——安”


    活动室里,常安早已开了窗,初夏的微风轻轻拂动窗帘。她为常知荷拉好椅子,又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冰垫:“垫着坐,会凉快些。”


    常知荷默默接过冰垫,感受到一丝舒适的凉意。她拿出新写的《银杏物语》夏季章节,这次直接递给常安:“写到夏季了,还没完。”


    常安接过稿纸时,指尖带着薄荷般的清凉。常知荷注意到常安的手腕上戴着那条雪花手链,在夏日光线中闪着微光。


    常安读得很慢,比上次更加专注。当读到女主角在夏夜发现树灵用萤火虫为她引路时,常知荷注意到常安的嘴角扬起一个极浅的弧度,仿佛被故事中的夏夜场景所触动。


    “这里,”常安突然开口,指着一段描写,“‘夏夜的风裹挟着栀子花的香气,与萤火虫的光点交织成无形的绸缎’...很有夏日的感觉。”


    常知荷的心跳漏了一拍。那是她最近夜晚坐在窗前感受到的夏日气息。


    “谢谢。”她轻声说,不确定常安是否也喜欢夏天。


    常安继续阅读,直到最后一页。她沉默了片刻,然后从自己的书包里取出一个浅蓝色信封,推到常知荷面前。


    常知荷打开信封,里面是常安写的《夏夜物语》——一个独立短篇,讲述两个女孩在夏夜相遇的故事。文笔清新如夏夜凉风,情感细腻如萤火闪烁,字里行间弥漫着夏日特有的朦胧与美好。


    “我不知道你写过夏天。”常知荷惊讶地说。


    常安的视线微微偏开:“夏天...很适合写故事。”


    常知荷读着常安的文字,被其中蕴含的夏日诗意震撼了。在那冷静克制的笔触下,涌动着对夏日的独特感知。故事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她最爱夏天。爱那种无所顾忌的热烈,爱那种毫无保留的绽放。夏夜的风知道所有秘密,萤火虫的光照亮所有隐藏的心事。在夏天,一切情感都有了正当的理由——因为是夏天啊。”


    常知荷抬起头,发现常安正看着她,目光中有一种夏日阳光般的温暖。


    “你为什么...”常知荷顿了顿,重新组织语言,“为什么选择写夏天?”


    常安沉默了很久,久到窗外的蝉鸣似乎都变得更加响亮。活动室里的电扇转动着,带来一丝丝微弱的风。


    “因为夏天,”常安终于开口,声音很轻,“让人有勇气做不敢做的事。”


    常知荷的心跳突然加快。她看着常安在夏日光线中的侧脸,第一次意识到夏天或许也是常安喜欢的季节。


    “但如果...”常知荷轻声说,“如果夏天过去了呢?”


    常安转过头,目光直直地看向常知荷。在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睛里,常知荷看到了某种类似夏日夜空般深邃的东西。


    “那么...”常安的声音几乎低不可闻,“就在秋天来临前,把想说的话说完。”


    活动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几个文学社成员带着一身热气走进来。那一刻的静谧被打破,常安迅速恢复了她一贯的冷静表情,开始整理书包。


    “该回家了。”她说,声音重新变得平稳。


    回家的路上,夕阳依然炽烈。常安撑开遮阳伞,依然向常知荷倾斜。路过冷饮店时,常安突然停下脚步。 “想吃冰棍吗?”她问,语气平淡如常,但常知荷看见她的耳尖被夕阳染红。


    常知荷怔住了。常安从不吃街边冷饮,也总是提醒她少吃寒凉。这是第一次,常安主动提出买冰棍。


    “好...好啊。”常知荷结巴着回答。


    常安买了两根绿豆冰棍——那是夏日里常知荷最喜欢的口味。递给她时,常安的手指再次无意间擦过她的手背,这次带着冰棍的凉意,却莫名灼热。


    “谢谢。”常知荷小声说,咬了一口冰棍。绿豆的清香和甜味在舌尖化开,带着一丝夏日的清凉。


    常安也小口吃着冰棍,动作依然优雅。阳光透过槐树的缝隙,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常知荷突然发现,常安的鼻尖沁出细小的汗珠,在夏日夕阳下闪着微光。


    几乎是下意识的,常知荷从口袋取出手帕,轻轻为常安拭去汗珠。


    动作完成的瞬间,两个人都愣住了。


    常知荷的手帕还停留在常安鼻尖,能感受到她温热的呼吸。常安的眼睛微微睁大,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罕见的慌乱。


    “对不起!”常知荷猛地收回手,脸颊烧得厉害,“你有汗...”


    常安沉默了片刻,然后极轻地说:“没关系。”


    她们继续往前走,夏日的风带来远处游泳池的氯水气息和孩子们的嬉笑声。常知荷的心跳得很快,手帕上还残留着常安鼻尖的触感。


    快到小区时,常安突然停下脚步。她从书包里取出一个浅蓝色的信封,和上次那个一模一样。


    “给你。”常安的声音很轻,目光落在不远处爬满凌霄花的围墙上,“回家再看。”


    常知荷接过信封,感觉比上次的厚实许多。她强忍着当场打开的冲动,手指轻轻摩挲着信封表面,感受到夏日的温度。


    那天晚上,常知荷在自己的房间里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里面除了几页稿纸,还有一小袋晒干的栀子花瓣和一张卡片。


    卡片上是常安工整的字迹: “知荷:夏日漫长,适合读故事。花瓣是校园里那棵老树落的,记得你喜欢它的香气。安”


    常知荷展开那叠稿纸,呼吸微微一滞。那是常安续写的《夏夜物语》——她没想到常安会继续写下去。


    常安的文字依然简洁克制,却更加大胆地探索着夏日特有的情感氛围。在故事的新章节中,两个女孩在夏夜的露天电影院相遇,共享一副耳机看老电影。常安写道:


    “夏夜的温度让一切接触都变得自然。肩膀相触时,她没有移开;手指交错时,她也没有退缩。夏夜给了我们勇气,或者说,夏夜成了我们勇敢的借口。”


    常知荷读完,发现稿纸背面还有一行小字: “PS:你手帕上的香气,很像栀子花。——安”


    常知荷的脸一下子烧了起来。她拿起那袋干花,轻轻嗅了嗅,正是她手帕上常有的香气——原来常安连这种细节都注意到了。


    她拿起那支失而复得的素描笔,在日记本上轻轻画下一朵盛开的栀子花。然后,她在旁边写道:


    “今天我发现,夏天是秘密的季节。所有在冬日里冻结的、在春日里萌动的,都在夏日里无所顾忌地盛放。”


    而在隔壁房间,常安正对着一本打开的笔记本出神。电扇的风吹动她额前的碎发,夏夜的闷热让她微微出汗。最终,她拿起笔写道:


    “6月15日,夏至将至。她的手帕擦过我的鼻尖,那片触感如蝴蝶停留般短暂,却比夏日的阳光更灼人。——安”


    写完,常安轻轻碰了碰自己的鼻尖,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常知荷手帕的触感和香气。她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铁盒,里面收藏着各种夏天的记忆:一片干槐花、一张露天电影票根、一根用过的萤火虫观察管...现在,又多了一块折叠整齐的白色手帕——那是她刚才下意识收藏起来的,常知荷为她擦汗的那块。


    手帕上绣着一个小小的“荷”字,散发着淡淡的栀子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