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带他去登高
作品:《绣春照阙千》 第十一章带他去登高
五月二十六,夏至。
今儿是个好天气,风和日丽,宜动土、建房。
吴不顺起了个大早,带着先前招募好的一批工匠跟着官府的人前往西郊乱葬岗。
虽说他们都是贱籍,平日里做惯了被人瞧不起的活计,但在乱葬岗附近盖房子还是头一遭,不少人心里直打鼓,要不是工钱给的高,还管三顿饭,他们其实不想来。
“不顺哥,你说那些官老爷不会是耍我们吧?等到地方了,直接一刀把我们……了?”
小声问话的人比了个砍头的动作,吴不顺抖了一下,“别瞎说,要砍我们干吗不选晚上,挑大清早?吃饱了撑的啊?少废话!快赶路!”
其实他心里也有些发毛,但作为包工头,自己得稳住军心,于是吴不顺清了清嗓子,故作镇定道:“咱们这是正经活儿,工钱都谈妥了,哪能出岔子?再说了,那地方虽是乱葬岗,但官老爷说了,已经让人清理过了,怕啥?赶紧走,别误了时辰。”
众人心中忐忑,但脚步没停,低着头往前走。
带队的小兵冷冷哼了一声,若不是时间紧,怎么也要请这些人吃一顿皮鞭炒肉丝才行。
直到了目的地,大伙儿才松了一口气。
此处离乱葬岗远着呢,硬要扯上关系的话,只能说都在京城西边,一个在山那头,一个在山这头。
“早说啊,吓死我了。”不少人窃窃私语,脸上的表情明显轻快不少。
前方是一大片空地,中央摆着一张长桌,桌上码放着整齐的图纸、工具和几坛酒水,旁边站着两位悬挂腰牌的总旗和一队小兵,正面无表情地盯着他们。
其中一名总旗开口道:“规矩都知道了吧?按图施工,不许偷懒,更不许乱跑,这里虽然偏僻,但眼睛多得很,谁敢耍滑头,后果自己掂量。”
工匠们面面相觑,正要接话,背后又传来一阵马蹄声。
等马队靠近了,众人才看清,为首的是位百户,他骑在马上并不下来,看样子打算说完话就走。
“都到齐了?那就赶紧的,工期十五天,误一天扣三天工钱,误三天的直接走人,别怪爷没提醒你们。”说完,又瞥了眼方才说话的总旗,“有事找他俩,没事儿别瞎晃悠,这地方虽说清理过了,但野狗野狼不少,保不齐还有别的东西,丢了命可没人给你们收尸。”
这话一出,原本有些轻松的气氛又紧张起来,工匠们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百户看他们很听话,非常满意,“每人两个白面馒头,一碗粥,吃完歇一刻,开工。中午有白菜粉条炖猪肉,上边的贵人高兴,第一天就给你们开荤,都给老子识相点,晚上收工时的进度若让他老人家满意,明日每人多加一条鸡腿!”
什么?有白面馒头?还有肉?做得好了,明天还继续?
人群中响起一阵吞咽口水的声音,吴不顺眼睛瞪得溜圆。
“真的假的?咱可是半年都没沾过荤腥了,官爷您别骗小人。”
“馒头?不是窝头?不是杂粮饼?”
“我的天,菩萨保佑……”
有人小声嘀咕,“你们傻啊,听不出来这是催命的调子吗?吃得好是让你卖命,干不好照样挨罚。”
“官爷,我……我们只会盖房子,不会修墓……”
百户唾骂一声,却也懒得计较,让人放下盛饭的大木桶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两位总旗着小兵把木桶抬到一边,喊他们过去吃早饭,众人却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
“姓吴的!你的人!管管!”
被点名的吴不顺战战兢兢连忙称是,回过身看着自己的老小兄弟们,清了清嗓子道:“大伙儿不要怕,听我一句话,先填饱肚子再说。这世道,能吃上一顿好的,不容易。咱们这些泥腿子,哪有那么多讲究?管他是盖房子还是修墓,只要给口饭吃,权当是给自己积德了。再说了,你们没听见官爷说吗?干得好,明天还有鸡腿呢!大伙儿都动起来,别愣着了,要是耽误了时辰,惹恼了上边的那位贵人,咱可真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犹豫片刻后最终还是选择接受,尽管心中仍有疑虑,但饥饿和对白面馒头的渴望战胜了恐惧,他们排着队,一个个上前领取食物。
有人接过馒头时手都在颤抖,生怕这是一场美梦,咬下去的瞬间,眼眶瞬时红了——真是白面馒头!这辈子头一遭吃到如此松软香甜的馒头!还有这粟米粥!里边居然加了糖!是甜的!
“快吃,都愣着干什么?”总旗催促道:“哭屁哭!吃完了赶紧干活!”
“是是是!”
木桶很快见底,这群平日里只能啃死面饼、豆面疙瘩,连窝头都吃不上几回的工匠们几乎把持不住。
徐总旗徐玮嘲道:“我就说会吓着这些老小子吧,比老子我都吃得好。”
另一位总旗宁继昌也笑了,“这还是考虑他们来之前在家里用过饭了,怕他们撑着,不然得一人仨馒头。”
旁边的工人们听了两人对话只觉得头晕目眩,自己是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了?
“官、官爷,真、真的能发三个?”年纪最大的工匠颤巍巍伸出自己左手仅剩的三根手指,“招人的时候说,晚上得留这边过夜……”
徐总旗“嗯”了一声,“不回城,就在这里睡,睡醒了,明天早上都吃三个大馒头,两碗粥!”
工匠们顿时欢呼起来,先前的担忧和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
就算现在让他们去背乱葬岗的尸体,他们也认了。
吃饱喝足后,两位总旗把人召集起来,分发工具并讲解施工要求,图纸被摊开在桌上,结构图画得简洁明了。
吴不顺指着图纸问:“徐爷,这是要建房子?我怎么看着像个大木箱?”
全木结构,不打地基,在下边安装轮子,旁边安装接驳开关,可以连起来,房屋本身是长方形,有门有窗户,但屋顶是平的,上边还可以再叠一个,放一把简易的木梯就能自由上下。
徐玮白了他一眼,那眼神怎么说呢,让人有种对方很生气,但是又很羡慕自己的错觉。
“这是贵人给你们准备的临时住房,四人、六人睡一间,需要几间你们自己看着办,事先说好,这也是工坊的一部分,要验收的!不合格,或者居住期间弄坏了,都得赔!不想领不到米粮还倒贴钱就给老子整结实点!懂?”
工匠们全都傻眼了。
有吃有喝,现在还有地方睡?哪怕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可以往哪有主家让他们这些低等贱民睡房子里的?心善的搭个大棚,抠门的连张草席都不给,断没有正式开工前,让他们先给自己搭个窝的道理。
“难怪这次招的木匠多,我还以为是要顺带着打家具……”吴不顺喃喃道。
按图纸上的要求,这木头简易房需得做成可拆卸的拼装样式,看着不难,但也得靠有经验的工匠把握尺度,尤其是一些关键部位的零件,更不能有所偏差。
那剩下三根手指的老伯郑重道:“官爷放心,小人年轻时参与过不少塔楼庙宇的建造,这些小东西不在话下。”
甚至可以说是过于简单了。
上边有恩德,下边出力气,工匠们很快调整好心态,自发的出去干活。
年轻人砍树,劈木头,拖重物,年纪大些的用石墨笔在磨好的木料上规划路线,并进行精准切割,确保每块木板的尺寸都达到完美。
大家各司其职,忙得热火朝天,反倒让负责监工的徐宁二人挺无聊。
感觉自己站人家边上人家都嫌他俩碍事,所以也就不去讨人嫌了。
徐玮掏出四花牌,“宁大人,来两把?”
“好啊,再叫个人,打‘斗地主’?”宁继昌。
“行!”徐玮冲旁边一人喊道:“张大强,过来!”
张小旗屁颠屁颠的陪领导打牌去了。
话说这四花牌还是上司李达教他们的,自己玩可以,呼朋唤友一起来也行,总之各有各的玩法,比单纯的赌大小好玩多了。
如今,不少人都会随身携带这么一副牌,方便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但上边定了规矩,不许赌博,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实在手痒了,就在输牌人的脸上贴纸条。
“不赌也很有意思啊,”有人说道:“赌那点小钱也是为了刺激,如今这玩法五花八门的,我每天换一样都忙不过来呢。”
“你们心里有数就行。”李达绷着脸训人,回头就乐呵呵的给唐小泥鳅送脆皮五花肉去了,自家娘子炸的,超好吃!
工匠们忙碌了一上午,场地里堆起半人高的各式木板,如无意外,下午就能拼好三间屋子和六只床,按照图纸要求,床分上下铺,不能太拥挤,长度也要满足一个成年男人的正常需求。
另外每屋配置一张桌子,四把椅子,其他零碎的物件,需要什么就自己添加,反正最后都算钱。
不过有一个设计让大家很不解,为什么画图纸的大人要在屋顶正中央开个洞?
“陈老,您知道这是干吗的不?”
三根手指的老工匠摇摇头,反正不是害他们的就成。
正午时分,先前那百户又来了,人还没走近,白菜粉条炖猪肉的香味已经飘散过来,勾得众人肚子咕咕直叫。
那百户手里提着一个大陶罐,脸上挂着笑,看起来心情不错,他环顾四周,目光在忙碌的工匠们身上扫过,最后落在徐玮身上,“你们这儿可真热闹,活干得挺快啊。”
说完,翻身下马,把陶罐放在木桌上,揭开盖子,浓郁的肉香更盛了。
“肉酱?给这些泥腿子们吃这么好?”徐玮道,那眼神简直就是嫉妒了。
“傻了你?”百户敲他脑袋,“李达托我带给兄弟们的,他婆娘早上刚熬好的,够你们吃个十天半月了。”
徐玮和宁继昌感动的痛哭流涕,旁边小兵也嗷呜呜直叫。
“行了,行了,准备吃饭,我走了。”百户刚要离开,又想起来什么,回身说道:“晚上吃枣馍馍,咸菜饼,还有小馄饨,你们下午也别闲着,安排人去干点活,免得中午吃撑了晚上吃不下。”
啊?他们也要干活啊?
百户笑眯眯低声道:“不饿极了,怎么给你们加餐?记得多干点,回头他们吃鸡腿,你们啃烧鹅,懂?”
嘶——刺溜——
某些人的口水差点就滴下来了。
虽然外派都有补助,上边不会饿着他们,可是烧鹅啊~~嘶~~就算是街边最便宜的酒楼,不那么肥美的烧鹅~~也要两个月的俸禄~斯哈~~
“刘大人您放心!我们下午保证都不闲着!不打牌!只打人……呸,不是,只打桩……”
一句话把刘百户逗得哈哈笑,等他走以后,工匠们停下手中活计,纷纷围拢过来。
盯着白花花的馒头和热气腾腾的白菜粉条炖猪肉,有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哎呀,这香味儿,简直能把我魂儿都勾走了!”
“真是给我们吃的啊?不怕你们笑话,我现在还觉得自己在做梦呢。”
“我的老天,感谢贵人,感谢各位官老爷!”
每个人都劲头十足,哪怕最后不给他们工钱,他们也说不出半个怨字来。
吴不顺打了一大碗菜,蹲在旁边就着馒头吃,吃一半了才发现,那些负责监工的锦衣卫竟和他们吃同样的饭菜,而且是在他们都捧上碗以后才开始打饭。
够吃么?
他本就是工匠中最后吃饭的人,自然知道那木桶里只剩下粉条了,别说香喷喷的大肥肉,连菜叶子都不剩几片。
要不是有刘百户捎来的肉酱,那些大人们怕不是比他们吃的还要差。
发现这一点的不只是吴不顺,还有其他人,大家的眼睛都有意无意撇向那边。
“看什么看?吃你们的!”徐玮又怒了,“不是上边吩咐,你们以为老子愿意让你们先吃啊!”
宁继昌把他拉到一边,从马背上摸出两张饼,众人这才发现,干粮不够,小兵们分完剩下的馒头,两位大人没得吃了。
这、这、这……今天的太阳一定是打西边出来的吧?
有小兵硬着头皮把自己手里还没啃过馒头递过去,换来一声无情的“滚!”,似是光骂人还不解气,徐玮又踹了他一脚。
“老徐~”宁总旗笑着打哈哈,“怎么,嫌弃你弟妹的手艺啊?来来来,咱俩吃饼,吃酱香饼。”
徐总旗生气归生气,该分的肉酱半点不克扣,每个小兵一大勺,足够他们应付午饭了。
吃完饭后,众人稍作休息,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这一次,没人再说闲话,而是默默的做自己的事。
如果不是那些锦衣卫们自己跑过来扛木头的扛木头,抬木板的抬木板,他们大概会一直沉默下去。
“大人?”
被问话的小兵眼皮子都没抬,“赶进度,别废话。”
“哦,嗯,啊,是是是。”吴不顺点头哈腰,人家官爷非要自己动手,他也管不住撒~
随着第一间木屋搭建完成,原本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然后是第二间、第三间,因为下午有了更多人的参与,第四间屋子和床也拼接完成。
桌子和凳子得等到明天了,那东西不是必需品,不急,想到今晚可以睡在干净的屋子里,许多人脸上都乐开了花。
那些送饭的马车带来了被褥和稻草,意味着他们不用去躺硬邦邦的床板,尽管工匠们早已习惯,但如果可以睡得舒服些,谁愿意以天为被,以地位床呢?
忽然,又有人发现了新问题,这些锦衣卫也是要在此处过夜的吧?他们睡哪儿?
徐总旗一开始就说,工匠建的屋子是给工匠住的,那这些大人们呢?总不会……
“马背上的,是帐篷?”
他们不被允许靠近马儿,但马背上驮着的厚重行李无法当看不见,那么大一坨总不会是郊游用的餐布吧?哈哈,哈哈哈……一点也不好笑。
难怪徐总旗黑着一张脸,可以理解,完全可以理解了。
上边那位贵人到底要干吗?为何如此安排?
如果自己接的活儿是在乱葬岗挖坑,吴不顺铁定怀疑对方要祭献他们搞什么邪恶的仪式,可到目前为止,他们也只是盖了几间房,并且未来几天会盖的更多。
第一次,吴不顺和工匠们,有了被当做是人,而不是牲口的错觉。
天色渐晚,夕阳将整个场地染成金色,一天的劳作接近尾声,工匠们开始收拾工具,准备接受检查。
徐玮和宁继昌两位总旗绕着建好的几间木屋转了转,挑剔的目光扫过每个角落,最后才点点头表示满意。
“不错,明天继续按这个标准来,”徐玮挥了挥手,“原地休息,不许乱跑,我再提醒一次,山上有野狼,不想死就老实点,我们锦衣卫自然保你们平安,若是不听话,可别怪爷爷我无情,这么多人要关照,没空专程去救你!懂了吗?”
“是,大人。”
没有人愿意因一时疏忽而丢掉自己的性命,于是纷纷应和。
晚饭送来的很及时,这一次,工匠们都很自觉的拿了适量的枣馍跟菜饼,还有人躲角落里悄悄啃中午藏起来的白馒头。
多出来的干粮两位总旗也没私吞,而是丢给了队伍里的半大孩子。
“叫你吃就吃,屁话真多。”
徐总旗还是那么凶,宁总旗把人拉走了,说要和他玩牌。
吴不顺喝了一口馄饨汤,咂咂嘴,心道:这小馄饨真好吃,是他这么多年来吃过的最好吃的馄饨。
当夜,陆府。
唐阙千捏着手里的牌郁闷到抓狂,“记不住,完全记不住,我明明记得刚才把十以下的牌都出完了,怎么又多出来一张红心五?”
陆启渊进宫去了,直到过了宵禁还未归家,某只鱼儿睡不着,拉着陶小旗玩捉鬼牌。
“那就要问你自己了,”陶小旗很无辜,“我坐你对面,离你远着呢,可看不到你的牌。”
两人的牌是特质的,每个花型和数字都做了凸出设计,可尽管如此,唐阙千还是在玩的时候经常把牌搞混。
试图趁着失明的档期把自己培养成算牌高手这种事,果然是他想的太简单了么?唐小泥鳅一脸沮丧。
“莫慌,慢慢来,魏大夫本也不让你用脑过度,你倒好,根本停不下来,”陶咏摇摇头,“知道你怕闷,戏班子也请了,曲子也照你要求的排了,怎么还做这费脑子的事?”
“听和想不一样~”唐阙千叹气,一旦停下来,他就感到说不出的空虚,各种“发明创造”的鬼点子喷井式的爆发不光是为了表现自己,也是因为他在下意识的给自己找事做。
该死的“系统”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哪怕只有一团光在眼前晃来晃去也行啊,总好过黑漆漆的,让人沮丧。
“算了,不想了,”唐阙千忽然挺直腰杆,把牌一收,笑道:“陶哥,把贾大哥易大哥都叫进来吧,咱几个打‘升级’。”
陶咏没接话,房间里静悄悄的,片刻后,带着薄茧的温热手指点上他的脸颊。
“陆大人?”唐阙千吓了一跳,“你能不能别老仗着自己武功高就神出鬼没的?”
那人不答,指尖从他的眼睛划到唇边,“不想笑的时候不用笑。”
唐阙千挑眉,“你怎知我不想笑?”
说完,抓住对方的手狠狠磨牙。
咬不动,还不准他磨一磨了?
“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既然可以笑,我干嘛要哭?”唐阙千啃过瘾了才慢悠悠道:“在宫里用过晚膳啦?”
“嗯,”陆启渊将他手里的牌抽走,“你说的那‘方便面’兵部侍郎很感兴趣,让家里的厨子琢磨了好几天,今日呈给陛下,陛下大加赞赏。”
“所以你们今天的晚宴吃了一桌子……”各式口味的泡面??
唐阙千嘴角微微抽搐,强忍了好半天才没笑出声,“蔬菜脱水技术研究透了?”
“如无意外,今年冬天,百姓和士兵都能吃上更多的蔬菜。”
陆启渊目光深邃,“你的法子,总是好的。”
唐阙千眨了眨眼,故作谦虚地拱拱手,“哪里,哪里,在下只是随口一提罢了,都是诸位大人的功劳。”
可那扬起的眉梢却出卖了他此时的心情,陆启渊揉揉小泥鳅的脑袋,赞叹道:“若非你,这寒冬里的餐桌上怕还是只有腌菜和干粮。”
唐阙千摆手,“行了,行了,别感慨了,赶紧把牌还我,我还没玩够呢。”
陆启渊却把牌放到一旁,反问,“想不想出去?”
出去?现在?
眼见唐阙千的目光从怀疑到惊讶,最后变成兴奋,陆启渊知道自己这个决定做对了。
“要要要!我们去哪儿?现在什么时辰了?刚才陶哥还说到宵禁的时间了,街上没人了吧?难道你要带我去……青楼?”
陆启渊弹他脑门,“城楼吹风去不去?”
“去去去!”唐小鱼儿捂着脑袋连连点头,虽然看不见,但那种期待溢于言表,他早就想出门了,可惜一直没机会,别说让他吹冷风,就是让他去护城河里当锦鲤他都去。
“我早想踩城楼的石砖了,可惜以前没机会……呃,我这么乖,肯定连房顶都没爬过,陆指挥,陆大人,咱什么时候出发?”
“现在,”陆启渊出去吩咐了几声,然后折返,给他套了件外衫,“抱紧了。”
“哎?啊?呀——”
意识到自己被人打横抱起,唐阙千下意识惊叫出声,“大人,我可以自己走……”
“不走路。”陆启渊的声音从头顶传来,下一刻,两人腾空飞起。
哇啊啊啊啊啊————是轻功啊!是传说中的轻功啊啊啊啊啊!!!
耳边风声呼啸,翻飞的衣袖呼啦啦拍到脸上,唐阙千本能的闭紧双眼,双手更是牢牢环住陆启渊的脖子,即震撼又激动。
这可是只能在小说和游戏中才能实现的梦想,没想到今天竟能亲身体验一把!真是爽爆了!!!
“指挥使……”唐阙千忍不住喊道:“你真是太帅了——”
陆启渊听到他的夸赞,不由微笑,“不过是些寻常功夫罢了。”
“寻常功夫?”这个速度,这个力道,居然还说是寻常?“那要是不寻常的时候,你岂不是直接飞天遁地了?”
陆启渊只笑不答,几个起落,抱着他飞向更高的地方。
夜风微凉,吹得人神清气爽,唐阙千渐渐放松下来,即使看不见眼前美景,也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他张开手臂,任由夜风从指缝间穿过,仿佛自己也化作了这天地间的一缕清风。
陆启渊稳稳托着他,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直到站在城墙上,才小心将人放下。
月光似流水般倾泻而下,为城楼的青砖镀上一层温润的银辉,远处的山峦隐匿在夜色中,轮廓模糊,而近处的少年却清晰可见,仿佛披上了一层薄纱。
很美。
“到了?”唐阙千忍不住伸手向前探去,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雀跃,“我们已经站在城墙上了?”
陆启渊低头,眼中倒映着少年人独有的纯真与喜乐,“这里是整个京城除了皇宫外最高的地方,旁边有塔楼,战时会敲响警钟。”
唐阙千虽然眼盲,却能感受到脚下石砖的坚硬与冰凉,还有迎面拂过的风,似乎夹杂着硝烟的气息。
“太棒了——”他的眼睛亮得像天上的星星,“等我能看见了,你能带我再来一次么?”
陆启渊轻声道:“自然。”
唐阙千咧嘴一笑,似乎已经能想象到那一天的画面,他抚摸着凹凸不平的青石砖,问:“我们现在在哪儿?城楼的正中央?还是边上?”
“靠边一些,”陆启渊道:“想不想站上去?我扶着你。”
“想——”唐阙千拖长了音调,但没有接受陆启渊的帮助,他试探性地往前挪动一小步,待脚尖碰到石砖边缘,再双手用力,自己攀着往上爬。
“早想这么干了!”天性使然,若不是怕出意外,恐怕各地古城墙的建筑外墙上早已挂满了游客,唐阙千上辈子去平遥古城玩的时候就盯着那高高的城墙直流口水,可惜导游只带着他们在城里观光,连墙角都不让靠近。
“哇哦~风好大。”
唐阙千感受着脚下一方虚无,正因为看不见,才有胆子放开双手,站直身体,他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仿佛要将所有的烦恼都抛到脑后。
陆启渊站在旁边,默默守护着这份难得的自在。
少年郎比他想象的还要活泼,一举一动都透着不加掩饰的朝气,他不禁好奇,为何会有人深陷黑暗,却依然能保持如此乐观的心态。
他注视着他的背影,仿佛要透过那单薄的身躯看一看他炽热而坚韧的心,“为何不怕?即使看不见,也该知晓,你的面前是万丈深渊。”
唐阙千闻言,有些诧异的微微偏头,似乎对这个问题感到相当意外,“我身后有你啊,为何要怕?”
风掠过城墙,扬起二人衣角,发出阵阵猎猎之声。
陆启渊忽然觉得自己的问题十分可笑,但他依然不愿认输。
“你又怎知,站在身后的是守护你的人,而不是在关键时刻,推你入深渊的人?”
唐阙千回身,在他面前坐下,一只手搭在支起的腿上,另一只手撑着身体,“你舍得我这颗价值万金的脑袋摔得稀烂?”
“或许,”陆启渊答:“只要你不落入敌方之手,有你,是锦上添花;无你,也无伤大雅。”
“既如此……”
唐阙千向后仰,不出意外的,人还没大幅度动作,已被揽入熟悉而温暖的怀抱。
“心口不一可不是什么好习惯啊,指挥使。”
唐小狐狸故意戳陆大人胸肌,嗯,手感还是那么好。
陆启渊轻哼一声,没有反驳。
“话说,城墙上没人巡逻么?被别人看见我们这样抱在一起是不是不太好?”唐阙千装模做样道:“你一世英名可不能被我毁了,我会良心不安的。”
“无妨,”陆启渊的回答非常简洁,“锦衣卫不需要名声。”
这条城墙,他曾亲自巡视过无数次,没人会比他对它更熟悉,守卫这面墙的人,也都是他的心腹。
“噢?”唐阙千挑眉,“你们可是陛下的颜面,名声不好,就不怕连累皇上跟着你们一起挨骂?就算明面上不敢说,心里还不敢想了?”
陆启渊:“……所以你才要求监工的总旗和小兵最后吃饭,把好的留给工匠?”
唐阙千推开他,坐好,“锦衣卫说到底也不过是仗着陛下的宠信才敢胡作非为,若是有一天,名声太臭,文武官员和百姓都瞅你们不顺眼,怨声载道,你觉得陛下会继续护着你们,还是站到你们的对立面?”
“……”
“锦衣卫再好用,也是外臣,论忠心,论亲近,谁比得过陛下的身边人?说不准哪天再设一个由大太监总管的‘东厂’监察你们,骑你们头上作威作福呢?”唐狐狸微笑,“你心里也明白,锦衣卫今日的风光,不过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罢了。再锋利的刀,也抵不过帝王心思的变化,你说锦衣卫不需要名声,可没有名声,何来真正的荣华富贵、锦绣前程?”
“真正的?”
“唐某不才,也知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你虽不需争这个天下,但若想长久立足,也需得人心。名声这东西,看似虚无缥缈,实则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锦衣卫行事嚣张,固然能逞一时之快,可长此以往,必遭反噬。百姓的口口相传,官员的暗中诋毁,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到那时,即便陛下有心护你们,也难以堵住悠悠众口。”
陆启渊仿佛今天才认识他一般,死死盯着他的脸,眼中带着几分探究和审视,“你总是这样,让人捉摸不透。”
“捉摸不透?”唐阙千轻笑了一声,“在下简单的很,你对我好,我便对你好,仅此而已。”
“……对你好?”
唐阙千晃着双腿,指了指自己的眼睛,不正经道:“这事不怪你,早说了,我理解陆大人您的所作所为,但您肯定不信。”
陆启渊没有接话,目光落在少年的脸上,月光洒下来,为那张略显稚嫩的脸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他忽然意识到,有些问题其实不需要答案,因为答案早已藏在心底。
“喂,陆大人,”唐阙千压低了声音,像是怕惊扰了夜的宁静,“做个约定吧,如果有一天,你觉得我没用了,给我个痛快可好?”
这句话来得突兀,让陆启渊微微一怔。
“我讨厌猜来猜去,”唐阙千耸耸肩,语气轻松,可话语间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肃然,“我这个人,真的很怕麻烦,简单生活,混吃等死才是我的至高理想,如果选择相信你可以让我活得很愉快,那我会义无反顾的站在你身边。”
如此坦诚的话语,让陆启渊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他凝视着少年那双明亮的眼睛,仿佛能从中看到一片无垠的星空。
唐阙千的表情依旧带着几分漫不经心,但他的手指却下意识绞在一起。
“你总是这样,”陆启渊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把所有事情都摊开来说,好像什么都不怕。”
唐阙千嘿嘿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怕?当然怕啊,就是因为害怕才提前说明白啊,不然你误会我了怎么办?”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草木的清香,陆启渊忽然觉得眼前的少年比他想象中更加复杂,也更简单,他对生活的态度是那样的纯粹,直白。
“好,我答应你。”陆启渊缓缓点头,眼底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不过,既然是约定,那不能只有你提要求。”
唐阙千扬眉。
陆启渊双手撑在他两侧,将他圈在自己的阴影之下,“若是有一天,我觉得你没用了,便给你个痛快。相应的,本使一天觉得你还有用,你……”
你便不能离开我,永远留在我身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带他去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