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丰收的麦浪

作品:《黄河畔的青春岁月

    黄河滩头的秋阳烈烈如金,生态带工地上红旗招展。张茉茉手握施工图纸,站在新搭建的指挥部前,高声道:“今日起,军区工程营负责堤坝加固,农科队跟进土壤改良,民兵连统筹物资运输!”她棉袄上沾着泥土,发髻间铜簪在风中轻颤,目光如炬扫过集结的众人——工程营官兵肩扛铁锹,农科专家手持检测仪,老农们推着独轮车,陈明远率领的农科团队已架起试验田围栏。


    习京墨一身作训服,腰间别着对讲机,正与工程营营长李锐核对进度:“堤坝防水层必须按军事工事标准,混凝土配比我已调军区实验室复核。三个连队轮班作业,半月内完成核心段加固。”不远处,陈明远蹲在试验田,指尖搓着改良后的沙土,兴奋喊道:“双抗麦胚芽存活率突破85%!再有两周,可启动万亩播种!”张茉茉快步上前,与他击掌:“老陈,这数据得立刻报给副*主*席!生态带要粮、水、防三管齐下,育种成功就是经济命脉!”


    突然,对讲机传来急促呼叫:“营长!东北段发现暗涌,堤基有松动迹象!”习京墨面色一沉,与张茉茉疾步赶往现场。黄河水在暗涌处翻涌,泥沙不断涌出。李锐皱眉:“若按常规抢修,需半月停工,生态带工期恐延误。”张茉茉凝视水流,脑中灵光一闪:“用‘沉箱截流法’!军区有预制水泥沉箱,配合沙袋分层封堵,三天可解!”习京墨当即下令:“调运输连运沉箱,农科队协助监测水位,民兵连组织村民搬运沙袋!”李锐愕然:“这方案……从未用于黄河治理。”张茉茉目光坚定:“非常之时,科技与民心才是固国之本。”


    夜幕下,黄河滩头灯火通明。官兵们吊装沉箱,农科队员布设水位仪,村民扛沙袋穿梭如蚁。老支书挥汗如雨:“知青闺女和军区后生,把咱黄河治得比铁还硬!”张茉茉与习京墨并肩立于指挥台,对讲机频响:“A段沉箱就位!”“水位下降0.3米!”……凌晨三点,最后一袋沙垒实,暗涌消失。李锐抹着汗敬礼:“这战术抢修,军区得记你们一功!”


    次日,习应一的批示抵达:“沉箱截流法立为黄河应急标准,调拨专项资金扩建生态带。”王副县长捧着文件,讪笑附和:“您高见!县里一定全力配合!”张茉茉冷笑不语,转身将资金分配表递给陈明远:“育种基地实验室扩建,优先采购国产精密仪器,剩余建民兵技术培训室。”习京墨点头:“军区通讯频段已启用,科研数据可直传北京实验室,父亲正协调院士团队远程指导。”


    秋分时节,万亩“双抗麦”在生态带迎风摇曳,金浪翻滚。张茉茉与习京墨立于观麦台,习京墨指尖抚过麦穗:“这产量,抵得上三个县旧粮田。”张茉茉望向远处新建的军民共管科研站,玻璃幕墙映着黄河水光:“科研站下周启用,水利模型、防沙数据、作物基因库三合一,这才是真正的‘智慧黄河’。”突然,远处传来欢呼——第一辆满载麦粒的卡车驶出生态带,老农们围着车又唱又跳。陈明远跑来,高举检测报告:“麦粒蛋白质含量超标!国家粮储局来电,要订首批订单!”


    习京墨的对讲机骤响:“营长,您父亲紧急召见,北京专线。”二人登车疾驰。吉斯110在公路上疾驰,习应一面色凝重:“西北邻省突发洪灾,国*务院决定推广‘沉箱截流法’应急,调你们团队支援!”张茉茉攥紧图纸:“爸,我们可携生态带工程营与农科队驰援,同步推广双抗麦!”习应一掷笔大笑:“好!这是对你们婚誓的最好周年贺礼——以西北经验,救西北苍生!”


    车窗外,黄河水奔涌如龙,麦浪与红旗相映成霞。张茉茉与习京墨相视而笑,他们知道,这条金色之路,正从黄河滩头铺向更辽阔的西北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