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4

作品:《中年之喜

    121.


    徐老师带着努努过来以后,大刘意外地发现,他们仨相处地特别融洽,大刘以前的担心完全多余。


    努努追在萱萱屁股后面喊姐姐,一举一动都跟着姐姐有样学样。


    徐老师远远地凝视着这个过去因为她妈妈的原因不能过于亲近的亲孙女,眼角眉梢都是笑意:“是我们刘家的长孙女!”


    萱萱呢,刚开始是有一点排斥,但是架不住弟弟这个软乎乎的家伙趴在自己身上,认真地说:“姐姐,我喜欢你!”


    也抵挡不住奶奶拿出的精美礼物的诱惑。


    礼物是刘宁静准备的,买之前特地打听了她的学生现在的小女生喜欢什么。


    徐老师说:“不必要吧?小孩子随便带点吃的就行了。”


    刘宁静说:“现在的小孩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吃的她们不care.”


    徐老师的眼睛转了转,刘宁静又补充一句:“我们班上的女生,都怕胖。”


    徐老师不以为然,刘宁静班上的女生,上高中了,知道爱美了,当然不一样。刘宁静说:“现在的小孩哪缺吃的呢?”


    买的公主裙,泡泡玛特的手办,还有几本书是徐老师要加上的。


    萱萱眼睛发亮,礼物是她喜欢的,爸爸妈妈都嫌贵不想给她买的:“这个裙子穿不了几天,冬天嫌冷,夏天嫌热,不合算。”“哎呀,这是什么玩具?这么贵?动也动不了,有什么好玩的?”“田糖,又是田糖,咱们不要什么都和别人攀比怎么样?”“你们现在的小女孩呀,脑子里就不知道想的啥,我们那个时候…….”


    萱萱一把抱住奶奶:“谢谢奶奶!”


    奶奶连忙申明:“礼物是你姑姑给你选的。”


    “谢谢姑姑!”


    第二天大刘约了张琪中午带徐老师和努努去考察医院的职工幼儿园。张琪愿意帮忙,是因为幼儿园的园长是她们那一届的同学,学营养学的,不喜欢当护士,没想到歪打正着地分到了幼儿园。张琪说:“刚开始去幼儿园也是死活地不愿意,说不喜欢当阿姨,这下倒好,院长给她当上了。”


    院长听说是神经内科刘教授的外甥,又是老同学亲自带来的,对徐老师的态度特别好,一进门就吩咐小老师带着努努去旁听,还有下午茶的点心吃,医院职工幼儿园的福利是比外面一般的幼儿园好。


    下午从幼儿园回来,徐老师给大刘汇报,说好了明天就可以去报名上学。这下就好了,徐老师计划的是早上带着努努先送萱萱,努努也高兴去看姐姐的学校,送完姐姐再去送努努也不迟,幼儿园的老师说了,八点半以前来都会给孩子留早餐的,不过最好是八点钟来小朋友们一起吃会比较开心一点。又说了,孩子刚到一个新环境,老师会特别留意的,家长这方面不用担心。


    说到张琪跑前跑后地帮忙,徐老师又忍不住说:“这是一个好姑娘。”


    大刘当然知道自己妈妈的言下之意。又联系到以前何玲吃的醋,没准自己真的是错过了一个好姑娘。但是又能怎样呢?再说了,真成了一家人,也许就连朋友也做不成了。这世间的事情,有时候就是这样。


    大刘上次在宜家给萱萱买了床,回来后上宜家的官网查了一下,网上的床和店里价格一样,就是要出运费。不过大刘一想,来回花那么多时间,还不如出一点运费省事。这次听徐老师说要带努努过来暂住,大刘第一时间就在网上下了单。正好赶在他们来的当天到货,上次工人安装床架大刘在旁边偷学了一下手艺,这次正好派上了用场,大刘忍不住得意:“萱萱,我说吧,你老爸,手上还是有活的!”


    萱萱吐吐舌头,就不提他上次去自己家拆家具拆不下来的那个尴尬了。


    小床挤在客厅,将就着,大刘原来睡的床让给徐老师和她孙子。大刘悄悄地征求了一下萱萱的意见:“你们三个人挤一间房,行不行?”


    萱萱现在是新鲜劲,觉得人多好玩,“有什么不行的?”


    大刘心里倒也是在盘算,不知道徐老师他们这避一避是打算住多久,真要住长了,他还真得考虑搬家的事,一大家子人挤在这么小的空间里,他担心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萱萱搬过来以后,大刘就向孙飘飘坦白了,这事瞒是瞒不住的,总不能骗人家姑娘打了结婚证,再告诉她现在孩子又跟着我了。这样的事大刘做不出来。


    现在倒好,不光是萱萱,家里又多了徐老师和努努两口人,飘飘就算是现在马上回绝他,大刘也没有什么意见,确实太复杂了,一个家庭最忌讳的就是复杂,人家一个未婚女子,好好地嫁一个人,没必要趟到这么复杂的水里来。


    不过上次和孙小姐聊过以后,她那边也没有多说什么,大刘知道她是在犹豫,说完全不喜欢他吧,似乎也不完全是,大刘对孙小姐来说似乎也有一点吸引力,大刘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因为真要完全不喜欢他,拉黑删联系人这些,飘飘应该是做得很利落的,你看她开车抢车位那个霸道劲!


    第二天一切按计划进行,徐老师起床早,给大家准备了早餐,这就比大刘每次带着萱萱去外面吃早点让人放心多了。等这边萱萱洗漱好开始吃早餐了,徐老师才去叫醒努努,“努努在幼儿园有早餐吃,让他多睡一会,小孩子就要多睡,多睡才聪明!”


    萱萱跟着起哄:“奶奶,我也想多睡,我也想变聪明。”


    奶奶没办法,只能拿晚上做作业的事说事:“萱萱想多睡啊?晚上早点写完作业就早点上床睡觉!”


    这么一说,大刘又念起徐老师的好来了,徐老师不愧是骨干教师,三言两语地,给萱萱提点了几句,昨天的作业还真是完成的比往日快了一点。当然,最主要的,大刘算是体会到隔代亲的厉害了,他和宁静小的时候,徐老师和他们讲话可从来没有这么温柔过。


    122.


    大刘虽然有点忐忑,不知道这么一个新工作徐老师到底能不能胜任,但是当医生就是这么身不由己,家里发生了天大的事,只要天没有塌下来,你就要按时到岗。没有办法。所以大刘还是六点钟就准时出门,家里的烂摊子就交给徐老师了。


    徐老师没来的这几天,何玲那边不松口,大刘也是病急乱投医,只能向哥们田武求助了。田武人在西藏,心系A市,也是没办法,谁叫哥们关系铁呢,见死不救总是不行。田武也没辙,厚着脸皮跟老婆唐倩说起大刘的困境。


    唐倩到底是前院长的女儿,还是有同情心的,没有被生活毒打过的人多半同情心泛滥。当然了,两家的交情也确实在那里,从大刘和田武这哥俩单身开始,到现在十几年的交情,两孩子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闺蜜,唐倩和何玲的关系嘛,不说多好,也说得过去,至少没有什么硬伤。


    唐倩就回去磨自己的妈,田糖的外婆,她负责田糖的接送。外婆一听,接还好说,放学了将两个孩子一起接回家就是了,以前大刘和何玲没离婚的时候,偶尔也这么互相接过,主要是两个孩子放学了还想一起玩。等大刘下班了,打一个电话,唐倩将孩子送到医院门口就可以了。这送小孩的事,外婆就有点为难,医院离小学近,就五分钟的路程。大刘租住的小区是反方向,虽然不是很远,但是一早上等于是外婆要带着娃往反方向走十分钟,再往回走十五分钟上学,这一来一回,就很折腾人了,关键还在于糖糖早上也是一个起不了床的,每次外婆送过去都是慌里慌张的,生怕迟到了。


    唐倩安慰她妈说:“就几天,刘医生那边一找到人,您这边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回头又做糖糖的思想工作:“这几天闹钟要往前调半小时,我们的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帮助她对不对?帮助朋友可不能嫌麻烦!”


    大刘坐在班车上眼皮直跳,他知道是因为昨天换了床的缘故,在客厅睡,心里又担心他们三个在房间睡不睡得好,一晚上都没有休息好。但是大刘还是有点焦虑,希望今天不要再出什么乱子才好。


    看到第三个病人,大刘就知道今天眼皮跳的原因了。


    老赵又来了。


    “老哥,你可真是阴魂不散啊!”熟了就不客气了。


    “可不,你老哥可真是粘着你了。”


    “咋的?嗅觉又出问题了?”大刘倒是有点担心起来。


    “没,暂时还没,不过我感觉又要犯了,提前找你开一点药备着。”


    大刘哭笑不得,这个嗅觉超敏哪能提前备药呢?真用成嗅觉减退了他可担当不起。


    “这病你还能感觉?”大刘盯着自己面前的病历簿,他是不知道该在上面写什么了。


    “我上次和你说的事你考虑好没有?”看来这才是老赵来找刘教授的真实原因。


    “咳,这个。”大刘挠挠头皮。说他完全没有动心那是假的。毕竟他现在这个处境,又是末名淘汰,又是外调支援的,大刘表面上坦然接受了,别人问起来他也打一个马虎眼说是正常轮转,但是内心里谁不希望自己风风光光的呢,像他们科室主任一样,到处开会演讲,身上一堆职务,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的。


    真要去老赵公司,大刘觉得也不合适,自己一个医生,哪里适合做生意?不过老赵说了:“这个你别管,我说合适就合适!”


    大刘理解老赵急于选择一个合适的继承人的事实。毕竟他家里的情况老赵也告诉了他一些,除了小静以外,他还有一个儿子,婚外生的,现在才几岁。有钱人的世界大刘是不太能够理解,他甚至有点害怕卷入其中。


    “我上次在铭华大厦和朋友吃饭,碰到了小静,后来大家拼桌一起吃的。”大刘有点尴尬,他不确定赵小静回家和她爸说过这个没有。


    “还是和那个女人在一起?”老赵关心这个。


    “好像,是的。”大刘后悔提起这个话题。


    “我托人找过那个女人。”老赵决定实话实说。


    “干嘛?棒打鸳鸯还是想收买人心?”大刘脸上挂着笑,心中却在担心老赵的“手段”。


    “唉,只是看看她们到哪个程度了。”老赵不肯承认。


    “老哥,其实呢,听我一句劝,你也别嗅觉超敏了,你就是操心操的,这事你管不了!”大刘掏心窝子了。


    “怎么的管不了?”老赵不信邪,他们父母这一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都这样过来了。


    “从医学的角度,同性恋,也就是他们说的出柜,是生理问题,不是心理问题,撇是撇不过来的,弯的撇不直,非要去撇,只会折断。”大刘现在不是以朋友的身份,而是医生的身份说这些。


    “什么生理问题?心理问题?”老赵糊里糊涂听不懂,这个刘医生就是这样,喜欢掉书袋。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说同性恋,是因为他(她)在成长时期受到了异性的不公平对待,从而使他(她)长大后出现不喜欢异性而导致同性恋。”


    老赵使劲点头,说实在的,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他一直觉得是他和玉红的关系不和造成的赵小静现在喜欢女人。


    “但是,科学研究表明,同性恋既不是疾病,也不是心理问题,只是他们出生的时候有一个和异性恋不同的基因,这导致了他们今后的择偶选择。”


    老赵觉得今天来找大刘是找对了,虽然这一次刘医生没有给他开治疗嗅觉超敏的药,但是他觉得他的嗅觉超敏多半暂时是不会复发了。


    大刘起身出门看了看,门外的病人不多,也没有病人在诊室门口催促他“快看快看。”


    大刘心里笑了一下,虽然病人少,也就意味着收入少,但是对于一直忙忙碌碌的刘医生来说,在分院呆上一阵也还不错。


    老赵收好病历,说:“老弟,下次换地方上班,通知你老哥一声,省的你老哥到处乱窜地找。”


    大刘笑了,这铁杆病号,还真是够铁。“老哥,真不打算培养一下小静做你的助手?”大刘对老铁也说点实诚的建议。


    123.


    大刘不慌不忙地看完一上午的病人,他终于体会到分院门诊病人不多的好处了。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医生,最考验医生的莫过于那些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了,想当年,为了弄明白那些Hoffmann征,Rossolimo征,Babinski征,Kernig征……可算是用尽了刘医生的洪荒之力。


    在附属医院的时候,每当大刘拉开架势准备好好给病人检查一下,后面的病人就在外面敲门催促了:“这个医生,怎么这么慢?别人隔壁诊室的已经看了好几号,你这里,一个病人还没有出来!”没办法,大刘只能适应形势,给病人大笔一挥,开CT和MRI检查,好歹有了这两项,大概是不会漏诊的,医生坐门诊,最主要的是自保!而且病人去做检查了,腾出来的时间正好看后面的病人,两不耽误,虽然心里颇有微词,但总得选择一个容易一点的,大家不都是这么过来了。


    中午和分院接诊的护士和另外几个外援医生一起在分院的食堂吃饭,说起来这个分院的条件确实比本院好多了,食堂都要大几倍,伙食也要好一些。护士小张笑着说:“你们这些大医生大教授,来支援分院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当然看到的都是好处,我们这种长期在这里的,就有点担心了,要是一直这样,没有什么人气,我可就惨了。”


    这么一说,大刘还有点不解:“轻松一点不正好?你看看本院那边门诊的护士,每天忙的脚不点地,还动不动被病人投诉,辱骂什么的,那个日子也不好受。”


    大刘说的也是实话,但是小张说:“现在是这边新开张,本院那边在接济这边,工资奖金暂时还能发出来,怕的是过个一年半载的,政策一变,要求我们自负盈亏,我们就真惨了。”


    她一连说了几个惨字,看来对分院的前景还真是不看好。


    不过大刘对医院开分院是持赞成态度的,说明医院的院长也不是大家吐槽的那样一窍不通,前瞻性他还是有的,附属医院的地理位置好,在A市的老城区,这里居民集中,交通方便,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寸土寸金,医院周边被各种居民区,商圈,学校围得水泄不通,不要说增加几平方米的面积,依大刘看是一平方米也增加不出来了,要不然那个医院停车的问题嚷嚷多少年了,就是解决不了,领导们为了让病人来看病能停车,能想出来的办法竟然是医院职工不许开车上班!


    分院现在看起来是偏僻一点,病人少一点,但是城市的发展本来就是这样,中心城区住满了,人们自然就会向远处迁移,现在不去占领一块地方,等别的医院占据了,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大刘说:“所以现在医院也是在想办法,除了政策偏斜以外,也是派本院医生过来支援,希望能带来一些病源。”


    大刘这么一说,小张倒是想起来:“刘教授一来,可真是带了一些老病号过来了。昨天今天都有专门来找你复诊的病人。”


    一说到医术方面的这些事情,大刘心里就不免有些得意,稍微减淡了一些被发配的惆怅。


    小张接着说:“今天有一位患者,说是刘教授的老病号了,在外院和别的科室都看过,花了不少冤枉钱,吃了不少冤枉药,就是找到刘教授以后,真是如觅知音,所以千方百计地找到这里来找刘教授看病。”


    听小张这么一顿夸,其他医生都停下手中的筷子,眼睛看向大刘,虽然他们也听说过大刘在病人中有口碑,但是这么有口碑,他们还真是没有想到。


    大刘倒是一愣,一听这个说话的口气,他就知道是老赵!


    这个老赵,可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自己那么大的身家,每次来看病跟微服私访似的,虽然他总是特别死性地穿的浑身是名牌的logo,让人一看就是一副暴发户的蠢样。不过他这么不遗余力地给大刘做宣传,大刘还真是有点感动。


    正想说点什么谦虚一下,手机铃响,是何玲。


    旁边的医生听见一个开头:“何玲。”转身向周围的人开玩笑:“离婚了还查岗?”


    “刘致远。”何玲的嗓门还是那么大。


    大刘拿着手机往外面走,一边向大家做着手势:我吃完了,先走一步。


    “我今天早上看见你妈妈了。”


    大刘不知道说什么好,你又不肯让你妈妈帮忙,我能有什么办法?


    “她没有看出我来。”


    大刘心想,一年也见不到几次面不说,你还整成现在这个样子,叫什么“妈不认?”现在妈是真的不认得你了。大刘想归想,但是说是不敢说出来的,这个整容是何玲的“点”,不能去惹她。


    “哦。”


    “那个死丫头也假装没有看见我!”


    这大概是何玲气呼呼打电话来的原因。


    “应该是真没有看见吧?萱萱哪会这一套。”大刘替萱萱说话。


    “你妈手上还牵一个小男孩?”


    “嗯,我妹妹的孩子。”大刘老老实实地回答。


    “你妈带着你妹妹的孩子过来,为了接送萱萱?”何玲不理解。


    大刘笑了一下,唉,真是的,他也没有想到与何玲离婚以后居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一下子也说不清楚,就简短地说:“我妹妹离婚了。”


    何玲倒是愣住了,她这个小姑子竟然离婚了!想起以前偶尔回C市,她那个前婆婆一个劲地夸自己的女婿:“知根知底的,就是好。”何玲知道她是在含沙射影,徐老师和自己娘家不对付,那是何玲婚前就知道了的。


    何玲最近在和辛博家谈婚论嫁,又遇到当年同样的问题。


    何玲妈妈又是跳出来反对,反对的主要议题一点没有变:辛博家不是A市的。不得不说,何玲妈妈还真是有A市情结啊!可惜的是,不管是何玲还是何进,嫁的娶的,都不是A市人,这个何玲更绝,嫁两次,两次都是外地人!


    A市没男人了吗?何妈妈是用最后的倔强问何玲这个问题。


    何玲的回答更绝:“有,何进这样的,没学历,没样子,没钱,没好工作,我看不上!”怕何进伤心,又补上一句:“这些都有的,人家看不上我!”


    124.


    这还不算,辛博母亲迅速地加入了婚前的战斗。


    “辛博,你是有多缺爱呢?找一个大你这么多的离婚女人?你不怕别人戳脊梁骨,我们辛家还丢不起这个脸呢。”


    辛博母亲也是小城市的老师,不过是教语文的,比起教数学的徐老师来,她更懂得如何用语言抢占制高点。


    两边夹击,何玲才明白,这一个婚未必就比前一个好多少。


    人生,不过是循环往复而已。


    但是却容不得何玲后悔,不管怎么样,这婚还得结,何玲可以和他们较劲,肚子里的孩子可不能跟着较劲。何玲安慰自己反正婚后不与辛家来往就是了,以前又不是没干过,驾轻就熟的,不比那些第一次结婚的小媳妇,何玲多的是手段来对付这些家长里短。


    何玲说正事:“刘致远,上次和你说的,卖房的事,中介通知我,已经有人付定金了,你看看哪天一起去房管局把手续办一下?对了,他们是周一到周五上班的,周末不上班。”


    大刘被何玲的新信息搞懵了,这个何玲,还真是雷厉风行,房子说卖就卖了啊!


    “真卖了?”大刘不知怎么的,竟然有一点遗憾。


    “卖了,反正小辛不想住里面,你女朋友应该也不想,还是卖了,钱一分为二,谁也不吃亏。”何玲倒也干脆,当护士长当的不拖泥带水了。


    “卖了多少钱?”何玲这种大事她全作主了的态度大刘又有点不爽。


    “300万,我想早点出手算了,不然多放几个月,可能可以多卖一点钱。”


    听何玲这么说,大刘心里更不舒服了,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大刘没有想到这个房子在何玲眼里是这么的碍眼,巴不得早点脱手的感觉。


    何玲感受到了大刘的不快,解释说:“我和小辛在看房,他刚工作,没什么积蓄,早点把这个房子卖了,手头有点现金,我也好有点底气。”何玲的声音越说越小,她似乎觉得不必要将这些细节说给大刘听。


    大刘默然,何玲的困境是他没有想到的。他不了解辛博,也不知道他的家境如何,单纯从世俗的观点来看,如果他家对这门亲事不那么赞同,自然是在买房这样的投资上不会那么投入。


    “我向主任请半天假吧,看他哪天能派人过来顶一下。”大刘懊恼来分院没几天又要去请假,但是他又有什么办法?政府部门周末又不开门,卡的就是他们这种996,算了,不说了,医生连996都算不上,一忙起来哪有一个时间表。


    大刘匆忙挂上电话,何玲亲口告诉他她要买婚房了,也就是她的再婚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让大刘有点怅然若失。他曾经以为他会是离异后先结婚的那一个,毕竟是他先开始相亲的,但是没想到还是被何玲抢了先,在人生的赛场上,刘致远仅仅在高考时赢下了第一回合,剩下的日子他全都成了输家。


    下班回来的班车上,大刘脑子里盘桓着何玲说的卖房子的事。


    十年前,他们七拼八凑地凑了几十万元投身到A市的各个新开盘的小区,何玲实在是太想有一个自己的家了,虽然大刘觉得负债累累才能买一套房对彼时的他们来说压力太大,但是还是勉力配合着买了他们那一套房子。


    现在看来,何玲的决定是对的。加上利息,他们在这套房上付出的全款大约在100万左右,这十年间房子涨了200万,还是因为急于脱手贱卖的价格,比起他们一年到头在医院里勤扒苦做赚的那点辛苦钱可强多了。不过卖一套还是要买一套,赚也是赚了个寂寞。


    何玲说一分为二,大刘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不高兴,他看着车窗外的车水马龙,在这个城市,他们曾经有一个家,现在他们亲手将它拆成了一分为二。


    一分为二,放在过去,大刘会觉得不公平,毕竟吧,大刘的收入要高一些,自然承担的费用要多一些,这些姑且不说,首付款中,徐老师给了大几万块,现金,后来他们有了一些钱,陆陆续续地还了当初买房时借的亲戚朋友的钱,但是徐老师的钱没有还。应该说,他们的潜意识里,还是觉得这是徐老师应该给的吧?但是这样一分为二,大刘似乎又吃了亏。 最主要地,他是觉得徐老师吃了亏,毕竟何玲家当时也没有出什么钱,何玲妈妈挂在嘴边上的话是:“何进还没有房子,不要你们帮就是在帮你们了。”这倒也是实话。


    不管怎样,手上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大一笔钱,虽然还没有拿到手,大刘还是有点遏制不住的激动。自从买房以后要还房贷以来,大刘就一直觉得自己在A市是一个穷人,每个月的工资奖金,扣除了房贷,后来又加上了车贷,剩下的还有女儿的各种培训班,日子是过得有点扣扣索索的,何玲说的他不求上进,除了职称以外,也附带的因为没有高级职称就不能带组,收入就上不去的原因。


    虽然何玲的强势是有一点讨厌,但是现在这种一分为二,在大刘看来,却又是公平的,大刘甚至有一点感谢她的大度。至少何玲没有隐瞒这个卖房的收入,当然估计她也找不到什么办法来隐瞒,毕竟卖房合同上没有他们两人的签字,房子也卖不出去,国家就是这样规定的,婚后财产。


    有了这一笔钱,大刘突然又有了底气,他觉得还是要和孙飘飘再谈一谈,以前不敢和她谈这个房子的事,好在孙小姐也不是那么俗气的女人,一上来就问这些硬件条件。大刘当时去见面时其实就是打算好了,如果她真是这么物质的女人,倒也不必谈下去了。结果没想到孙小姐关心的不是房子车子这些,她最感兴趣的倒是他的手机密码。


    大刘有点遗憾,这笔钱在这桩婚事上似乎又并不能增加什么砝码。自从萱萱跟着他以后,大刘第一时间向孙飘飘坦白了,但是坦诚似乎也并不能改变现状,而徐老师和努努的到来,似乎又将这个现状更加不可逆地推向了另外一个方向。魔.蝎`小`说 M`o`x`i`e`x`s.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