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二手船
作品:《我靠透视捕鱼养娃,不小心成了神豪》 下午的招聘考试进行得很顺利。苏晚晴按照陈默出的题目,考了算术和基础的记账方法。最后,两个细心又识字的年轻媳妇脱颖而出,一个叫林秀,一个叫王娟。她们拿到这个合作社第一份带工资的职位,激动得脸都红了。
等院子里的人都散去,陈默把李大山和福伯叫进了屋里。合作社的三个主心骨,第一次正式商议买船的事。
“船的钱,我们有一百万。银行那边我也托人问了,有珍味楼的合同做担保,再贷个七八十万问题不大。”陈默开门见山,“也就是说,我们总预算,大概在一百八十万左右。”
李大山一听这个数字,立刻兴奋起来:“一百八十万!那得买多大的船?买艘四十米的!开出去,整个海城都得知道我们东湾村!”
“胡闹!”福伯把手里的茶杯重重往桌上一放,“四十米的船,你知道一天要烧多少油吗?船上最少得配十个船员,工资怎么算?渔网渔具都是特制的,又要花多少钱?我们是去打鱼,不是去烧钱!”
“福伯说得对。”陈默敲了敲桌子,“船不是越大越好。要考虑我们的油耗成本,保养费用,还有码头的停泊能力。我们村这个小码头,三十五米就是极限了。”
李大山泄了气:“那你说买多大的?”
“三十米左右,钢壳,能抗风浪,适合深海作业的拖网或者延绳钓渔船。”陈默给出了明确的范围。
福伯点了点头,这个尺寸比较务实。他又问:“那这个价钱,是买新船还是旧船?”
“新船肯定不够。”陈默说出了关键,“这个预算,只能买一艘状况比较好的二手船。”
“二手船?”李大山又叫了起来,“那不行!买个旧的,万一是个药罐子,三天两头坏,我们不是把钱扔水里了?”
福伯这次没反驳李大山,他把烟斗拿出来,在桌角磕了磕烟灰:“陈默,大山说得有道理。二手船这行水太深,船壳底下有没有锈穿,发动机是不是翻新货,我们看不出来。一旦买错了,这一百多万就真成了废铁。”
“我不同意。”陈默的态度很坚决,“一条全新的三十米钢壳渔船,没有三百万下不来。我们等不起。而且,只要选对了,二手船的性价比最高。很多船主是因为经营不善或者转行才卖船,船本身没问题。”
“你怎么保证选对?”福伯盯着他,“你有火眼金睛?”
“我没有火眼金睛,但我有我的办法。”陈默没有过多解释,“这件事,你们信我。我去找船,找到合适的,带你们一起去看。”
会议不欢而散。李大山和福伯都带着疑虑走了。他们相信陈默能找鱼,但买船是另一回事,这是上百万的大家当,一步都不能错。
夜里,所有人都睡了。陈默一个人坐在桌前,苏晚晴给他准备的宵夜一口没动。他的确感到了压力。福伯说的是实话,二手船市场就是一个巨大的坑。他自己对船的了解也有限,光靠打听,很容易被人骗。
他闭上眼,在脑海里呼唤系统。
有什么事?大半夜的不睡觉,又想去捞什么宝贝?】系统那熟悉的,带点调侃的电子音响起。
“帮我个忙,我要买船。”陈默在心里说。
哦?终于想通要升级装备了?说吧,要什么样的。先说好,本系统是渔业辅助系统,不是造船厂,不能凭空给你变一艘出来。】
“我要一艘二手钢壳渔船。船长三十到三十五米,主机功率不能低于四百千瓦,船龄十年以内。帮我筛选出附近港口所有符合条件的船源,并且,我要它们所有的真实数据。”
真实数据?你指的是……】
“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的实际运行小时,不是卖家嘴里的数字。船体钢板的超声波测厚报告,我要知道哪里有暗锈。所有的维修记录,换过什么零件。还有,它之前的航行记录,去过哪些海域,有没有出过事故。”陈默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系统沉默了几秒。
……你这是买船,还是在查案?要求还真不少。数据量有点大,需要消耗一百点系统积分进行深度扫描和数据分析,确认吗?】
“确认。”陈默毫不犹豫。那条龙趸鱼和后续任务,让他攒下了不少积分。
收到。正在接入区域船舶交易网络……正在渗透港务局数据库……正在对比卫星航行轨迹……数据分析中……请稍候。】
陈默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虚拟的蓝色屏幕。屏幕上,无数的数据流瀑布一样刷过。几分钟后,屏幕上跳出了三艘船的详细资料,旁边还有红色的警告标识。
海丰号,船体有严重腐蚀,结构存在风险。】
顺发号,发动机大修过三次,寿命堪忧。】
昌盛号,报价虚高百分之三十,船主急着还赌债。
陈默看着这些信息,后背有点发凉。如果不是系统,他贸然去看船,这三个坑,他很可能就踩进去一个。
紧接着,屏幕上跳出了第四艘船的资料,这一次,是绿色的推荐标识。
目标锁定:远洋71号。】
船型:三十二米近海拖网渔船(可改装延绳钓)。
船龄:八年。】
主机:进口沃尔沃船用柴油机,实际运行一万二千小时,状态优良。】
船体状况:优秀。无重大事故记录,仅有少量剐蹭,龙骨坚固。】
系统评估:性价比极高。船主因移民急售,报价一百六十万,有十五万的议价空间。
附加信息:该船的燃油效率比同类船只高百分之十,系统建议立即入手。】
陈默的呼吸停顿了一下。他看着屏幕上那艘船的3D模型,它线条流畅,结构扎实,正是他心里想要的那艘船。系统甚至还贴心地标出了几个需要小修小补的地方,都是无伤大雅的小问题。
第二天一早,陈默再次召集了社员大会。这一次,他没有讲道理,而是直接拿出了自己熬夜画出的一张图。
“这就是我选中的船,远洋71号。”他把图纸铺在桌上。图上画的不是简单的外形,而是详细的结构,甚至标注了主机的型号和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