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完成隐藏任务

作品:《SSSSSS神医

    就在这时,他的大脑深处,传来一阵细微的嗡鸣。这嗡鸣迅速放大,从一个点扩散成一片海洋。


    【叮!】


    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系统提示音响起,温和而深邃。


    【恭喜宿主完成隐藏连环任务“权威的崩塌”最终阶段,并获得S+完美评价。】


    【检测到宿主当前专业声望、临床经验及综合能力已达到系统升级阈值。】


    【“脏腑心声系统”正在进行深度进化……】


    林舟的身体僵硬了一瞬。进化?


    下一秒,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被彻底颠覆了。如果说以前的感知,是站在音乐厅里听一场交响乐,能分辨出心脏的鼓点、肺部的风声、肠胃的蠕动。那么现在,他仿佛被直接扔进了乐池,扔进了每一个乐器的内部。


    他“听”到了。


    不是宏观的脏器轰鸣,而是来自更微小,更本源层面的絮语。


    他身旁的高源,他能“听”到其心肌细胞膜上,钠钾泵每一次开合发出的,如同精密卡扣啮合的微响。他能“听”到张岚因为激动而加速分泌的肾上腺素,那些分子撞击在靶细胞受体上,发出的“噼啪”爆音。


    整个世界,变成了一曲由无数细胞和分子构成的,无比繁杂、信息量爆炸的交响诗。


    【系统进化完成。】


    【新能力模块已加载。】


    【获得被动能力:微观感知。你可以感知到细胞层面的生命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离子通道活动、神经递质释放、细胞代谢状态等。】


    【主动能力“精神力安抚”升级为:深度意念沟通。你可以向特定细胞群或神经元传递更复杂的指令,如“加速修复”、“抑制异常放电”、“精准吞噬”等。】


    电梯门打开,林舟迈步走出,但他的动作有些迟滞。海量的信息洪流冲击着他的意识,让他一时间难以分辨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无用的背景噪音。


    “主任?你怎么了?”张岚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


    “没事。”林舟摆了摆手,强迫自己集中精神。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立刻适应这种全新的感知模式。


    他快步走回自己的办公室,关上了门。


    他闭上眼睛,尝试着去驾驭这股洪流。他将感知投向自己的身体,倾听自己心脏的跳动。这一次,他听到的不再是“砰、砰”的整体回响,而是无数个心肌细胞同步收缩的合奏。他甚至能分辨出其中某几个略显疲惫的细胞,它们的ATP合成速率比旁边的要慢了零点几个毫秒。


    这就是微观感知。


    他再次尝试,将意念集中在自己左手的毛细血管上。


    “舒张。”


    一个念头发出。他清晰地“看”到,血管平滑肌细胞接收到了指令,肌纤维开始松弛,管腔随之扩大。一股温热的感觉从左手传来。


    这简直是……神迹。


    林舟压下内心的震动,他需要练习。他需要学会从这片信息的海洋中,精准地筛选出他需要的那一滴水。


    接下来的半天,林舟没有再处理任何病人。他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或者在急诊科的大厅里缓步走动。他的感知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每一个从他身边经过的人。


    他“倾听”着一个因为感冒而哭闹的孩子的肺部,分辨出是鼻病毒感染后,免疫细胞正在集结,巨噬细胞吞噬病毒时发出的低沉“咀嚼声”。


    他“倾听”着一个陪护家属,感知到他胃部黏膜下层有几个细胞正在异常增殖,虽然还未形成病灶,但那是一种不和谐的“杂音”。


    他甚至“倾听”着王建。当王建从他身边走过,嘴上说着“林主任辛苦了”的时候,林舟能清晰感知到他大脑皮层中,与愤怒和嫉妒相关的神经元正在剧烈地放电,发出“滋滋”的电流噪音。


    林舟逐渐掌握了诀窍。他学会了过滤,学会了聚焦。就像一个调音师,在万千噪音中,准确地找到那个跑调的音符。


    傍晚时分,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


    进来的是一个林舟认识,但并不熟悉的人。神经内科的主任,王德明。一个五十多岁,头发微白,脸上总是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的资深专家。


    “王主任,有事吗?”林舟有些意外。神经内科和急诊科的交集并不算多。


    王德明走进来,反手关上了门,这个动作让林舟明白,事情可能不简单。


    “林主任,我知道这么做很冒昧。”王德明的开场白很客气,甚至带着一点请求的姿态。“但是我……我们神经内科,确实是走到山穷水尽了。”


    “坐下说。”林舟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王德明坐下,身体前倾,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是关于 Professor Li的事。”


    “李振国教授?”林舟的记忆里浮现出一个名字。第一医院的神经外科泰斗,德高望重,半年前因为脑动脉瘤做了介入手术,据说非常成功。


    “对,就是他。”王德明脸上满是苦涩。“手术很成功,术后他也清醒了,还能跟人交流。但是两周前,他毫无征兆地陷入了深度昏迷。”


    “原因呢?”


    “找不到原因。”王德明摇头。“我们给他做了所有能做的检查。头颅CT、磁共振、脑血管造影,全都复查了一遍,跟术后康复期最好的状态相比,没有任何变化。脑电图也做了,提示是弥漫性的慢波活动,没有任何癫痫波或者局灶性异常。”


    “代谢性的,中毒性的,感染性的因素呢?”林舟追问。


    “全部排除了。我们请了全院大会诊,内分泌科,ICU,感染科……所有人都提不出新的思路。他现在就那么躺着,有自主呼吸,生命体征平稳,但就是醒不过来。我们用尽了所有促醒的手段和药物,都没有任何反应。”


    王德明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今天下午,我在全院MDT会议上,看到了你对那个五年疑难病人的诊断……林主任,我听说了急诊科的传闻,说你能……看到一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