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完成
作品:《SSSSSS神医》 在专业领域,被一个他看不起的住院医,用他最信奉的科学证据,打得体无完肤。
“现在,还反对我停药吗?”林舟问他。
王建没有回答,他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踉跄着后退了一步,撞在了墙上。
林舟不再看他,他把探头交还给已经呆若木鸡的超声医生,转身下达了新的医嘱。
“立刻停止所有正性肌力药物!”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十毫克,抗炎治疗!”
“呋塞米二十毫克,加小剂量螺内酯,利尿要缓,保钾!”
“联系心外科,准备急诊心包剥脱术!术前所有准备立刻开始!”
“张护士长,执行!”
“是!”护士长张岚的回答响亮而干脆。
她和其他护士立刻行动起来,整个抢救室的秩序,在经历了停滞和混乱后,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运转起来。
随着新的药物被注射进去,奇迹,再次发生。
床边监护仪上,那一路下跌的血压,稳住了。
78/45……78/48……80/50……
它开始缓慢但坚定地回升!
那高达125次的心率,也开始下降。
120……115……110……
老人的呼吸变得平稳,嘴唇的紫色也在慢慢褪去。
事实胜于雄辩。
病房里,再没有任何人敢于质疑。
所有医生,包括李宏在内,都用一种混杂着敬畏、恐惧和不可思议的情绪,看着那个站在病床前,平静地观察着数据变化的年轻身影。
他不是在胡闹,也不是在碰运气。
他是在用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强大能力,结合无可挑剔的医学逻辑,在创造奇迹。
刘女士捂着嘴,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她看着林舟,想说什么,却激动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不停地鞠躬。
林舟的感知中,属于王建心脏的跳动,充满了绝望和死寂。
这位不可一世的副主任,他的权威,他的脸面,在这一刻,被林舟当着全科室所有下属的面,彻底踩碎,碾成了粉末。
也就在这时,林舟的脑海里,一个期待已久的声音终于响起。
【恭喜宿主,完成隐藏连环任务“权威的崩塌”最终阶段:绝对的碾压。】
【检测到宿主连续解决超高难度病例,综合评价S+。】
【系统奖励,正在结算中……】
脑海中的提示音刚刚淡去,林舟还没来得及查看奖励的具体内容,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就打断了他的思绪。护士长张岚推开办公室虚掩的门,脸上带着明显的焦急。
“林主任,出事了。”
林舟从椅子上站起来,他看到张岚的手里捏着一份文件。
“怎么了,张姐?”
“咱们科上个月申请的那批新的监护仪和微量泵,今天被院里驳回了采购申请。”
张岚把文件递过来。
“理由是什么?”
“赵副院长那边压下来的,文件上说要对我们科的固定资产进行重新盘点,所有新的采购申请都要暂停,走什么……流程重新审核。”
张岚的愤慨溢于言表。
“这根本就是借口!咱们现在用的这批监护仪,都是快十年的老古董了,小毛病不断,昨天夜班就有一台心电监护自己黑屏重启了两次!这要是抢救的时候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正说着,王建端着一个搪瓷杯,慢悠悠地从门口晃过。他显然听到了里面的对话。
“哎呀,张护士长,为了这点小事跟林主任发什么火嘛。”
他斜靠在门框上,对着办公室里的人吹了吹杯子里的热气。
“新官上任三把火,怎么这第一把火还没烧起来,自己的后院先被点了?”
科室里几个正在工作的护士听到动静,都偷偷看了过来。
王建故意提高了音量。
“我就说嘛,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但凡事不能只凭一腔热血。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人家动动手指头,咱们整个科室都得跟着吃挂落。以后啊,大家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喽。”
几个年轻护士的脸上露出了担忧。
“王建!”
张岚转身就要发作。
“王副主任。”
林舟叫住了他,他从办公桌后走了出来。
“现在是工作时间,与其在这里散播负面情绪,不如去多巡视两圈病房。设备的问题,我会解决。”
王建没想到林舟会这么直接,他原本想看到的慌乱和愤怒,全都没有。
“你解决?你怎么解决?你去找刘院长,还是去找你的李董?林舟,医院不是菜市场,这里有这里的规矩。”
“我的事,不用你操心。你的事,也希望你自己能做好。”
林舟往前站了一步,没有多余的动作,却让王建下意识地直起了身子,离开了门框。
王建的脸涨红了,他哼了一声,端着杯子悻悻地走了。
办公室的门关上,张岚的担忧却丝毫未减。
“主任,王建这人就是搅屎棍,你别理他。但这设备的问题……赵副院长是铁了心要给我们穿小鞋,这可怎么办?”
“张姐,别急。”
林舟的镇定让张岚的情绪也平复了些。
“越是这个时候,人心越不能乱。你先去安抚一下大家,就说事情我已经在处理了。”
“好。”
“另外,把科里所有监护设备和微量泵的清单,以及最近三个月的故障记录都整理一份给我。”
林舟继续安排。
“我现在去病区走一圈,亲自看看那些设备。”
张岚虽然不解,但还是立刻去办了。
林舟走出办公室,穿过急诊抢救区。嘈杂的环境里,各种仪器的滴滴声,病人的呻吟声,家属的哭泣声混杂在一起。
他走到一台正在运行的床边监护仪旁,病人是一个车祸外伤的患者。
林舟闭上了眼睛。
他将升级后的中级诊断术催动到极致,这一次,感知的目标不再是血肉之躯,而是这些由电路板和零件组成的冰冷机器。
起初,他只能“听”到一片混乱的电流嗡鸣声。各种频率的电磁波交织在一起,刺耳又杂乱。
他集中精神,尝试着像分辨不同器官的“心声”一样,去分辨这些机器的“状态”。
慢慢的,他捕捉到了一台健康机器的“声音”。那是一种稳定而有力的“嗡嗡”声,代表着电流平稳地流过每一个元件。
他走向下一台。
这一台的“嗡嗡”声里,夹杂着一丝不稳定的波动,像是心律不齐。林舟的感知深入,“看”到了一块有些老化的电源板。还能用,但寿命不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