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疲劳学习

作品:《寒门科举:举族供我踏青云!

    当日晚上。


    林氏就把余澈钓的鱼炖了,给几小只当晚餐。


    余澈他们一边挑刺,一边随便聊天。


    不知怎的,聊着聊着,就聊到余澈进学这事。


    裴宪认真道:“府试结束了,山长也快回来了,是不是该把澈弟推荐给郑夫子。”


    余澈眉眼一挑,似乎是该显露真身了。


    “不行!”


    余澈闻声,看向说话的范璋。


    “别误会。我的意思是,澈弟天资过人,郑夫子一个秀才,不合适教澈弟。”


    范璋似乎早有主意,“不如把澈弟介绍给我爷爷,他虽然学问不咋地,好歹是个举人,勉强够格。”


    裴宪瞥他一眼,兄弟,别瞧不上秀才,全县几十万人,秀才仅二百位。


    余鸿十分赞同:“这主意好,就怕你爷爷不肯。”


    “放心,他最疼我这个孙子。”范璋一脸自信。


    余澈倒是觉得,谁来教自己这件事,其实是次要的。


    首要的,是要搞清楚,为什么学的是论语基础版。


    因为从儒学成为主流开始,历朝历代都会对其进行注释,以服务自身统治。


    科举从不考基础版。


    还有一点,也是最烦人的,朝廷改了内容,却不改书名。


    “澈弟。”余鸿扭头看他,“你觉得怎样?”


    “啊,哦……”余澈回过神来,“璋哥儿的爷爷在当幕僚,请他回来教我,好像不合适吧。”


    范璋吐槽:“破幕僚有啥好当的,到现在都没推荐他去地方当个一官半职。”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决定。


    晚饭后,范璋就在余澈房间,伏案写下足足七页纸。


    他在信里把余澈好一通夸,余澈都不好意思了。


    吹干墨迹,范璋把纸小心放进信封,以开玩笑的口吻说道:“希望我爷爷别不识好歹,速速从省城赶回来,给澈弟当老师。”


    尽管知道范老爷子不会因为孙子一封信回来,余澈还是发自内心地感激:“不管结果如何,都要谢谢你。”


    “别这么说。”范璋把脸扭过去。


    真诚是必杀技。


    余鸿轻拍范璋的肩膀,而后说道:“为了过关,光旁听不够,还得恶补。”说着,看向余澈:“你学过声律启蒙么?”


    “学过。”余澈点头。


    “龙文鞭影?”


    “也学过。”


    “呃……幼学琼林。”


    “计夫子教过。”


    三兄弟互相对视,差点忘了余澈要读经学馆,肯定把启蒙书籍都读了一遍。


    如此……只能这样了。


    余鸿硬着头皮问:“你学过大学么?”


    “没有。”余澈眼珠一转,“在村塾旁听过,记得一些。”


    “……”


    余鸿、裴宪和范璋面面相觑,自家这个弟弟到底是什么妖孽。


    他们没注意到,余澈眼角的坏笑。


    余澈就想瞅一瞅四书五经的注释版本。


    这才是关键!


    半响过后。


    余鸿艰难的开口:“那啥,澈弟,你、你先去洗澡,我们三个商量你的学习计划。”


    余澈点点头,起身离开。


    确认余澈走了,余鸿身子一软,紧张道:“太、太可怕了。更可怕的是,我们仨是他哥哥,这、这可如何是好!”


    范璋和裴宪心有戚戚然。


    “怕也没用,事情已经这样,硬着头皮也要上!”范璋苦闷。


    “那教什么?”裴宪也很绝望。


    房间里陷入了沉默。


    屋外。


    余澈其实没有离开,一直躲在窗下,偷听他们的谈话。


    感受到三位少年的苦闷,余澈心里叹了口气。


    兄弟们,别怪我。


    我也不想‘欺负’小孩,可不逼你们一把,你们不知上进,我也得不到注释版。


    就都勉为其难吧。


    下一刻。


    屋里传出余鸿的声音:“有了。朱子的大学章句集注!”


    “啥?”范璋和裴宪的声音,同时响起。


    接着,传出范璋的话:“兄弟,《大学章句集注》是门很高深的学问,郑夫子每个月只教一小段。”


    “再难也得上。”余鸿明显底气不足,“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好兄长。”


    “行。”裴宪和范璋都答应。


    余澈放心的去洗澡。


    因为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的学习计划,会非常顺利。


    如此,不管是面对山长、郑夫子,还是范老爷子,都底气十足!


    最终实现越级进入经学馆这一目标。


    一盏茶时间后。


    余澈回来。


    余鸿轻咳一声,一本正经道:“玩了一天,兄弟们太累了,状态不是很好。”


    “所以,先各自回家休息,明日去书院读书,放学后再教。”


    范璋和裴宪赶紧附和:“是极是极。”


    余澈看破不说破:“好!”


    范璋一回到家,直奔父亲的书房。


    然后翻书架,找书。


    他的母亲,丁氏问道:“儿子,找什么呢?”


    范璋没回头,一边找一边问:“娘,你看到我爹那本《大学章句集注》没?”


    “你找它做什么?”丁氏笑问。


    “我要读。”


    一句话,令丁氏震惊小半辈子。


    她不确定道:“你,你说什么?你要学大学章句集注?”


    范璋神情郑重:“当然!我没跟您开玩笑,您赶快写信,让我爷爷赶快回来,我要向他请教。”


    丁夫人惊呆了。


    “哎嘿,找到了。”范璋如获至宝,捧着回自己房间,打算来个挑灯夜读。


    因为这本书上面,不至于朱子的微言大义,还留有父亲对于大学章句集注的理解。


    我爹的,就是我的,完美!


    裴家。


    裴钟泽熬夜算完账,准备回侍妾房间睡觉,路过儿子房间,却发现屋里灯火通明。


    这小子!


    裴钟泽推门而入,接下来看到的一幕,令他比看到一百万雪花银还震撼。


    就见裴宪和关二爷一样,秉烛夜读!


    唯一区别,关二爷读的是《春秋》,宝贝儿子读的是《大学章句集注》。


    那本书,是他去江南卖茶时,偶然接济了一个读书人,读书人赠送给他的。


    拿回来后,儿子看都不看一眼,就放书架上吃灰。


    裴钟泽赶紧小心翼翼的退出房间,生怕打扰到儿子。


    何止范璋和裴宪。


    余鸿也没闲着,把自己以前抄同窗的笔记翻出来,重新认认真真读一遍。


    几个小的,唯一睡得香,只有余澈。


    疲劳学习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