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瓷器店里,打老鼠

作品:《寒门科举:举族供我踏青云!

    余鸿回来不久,裴宪也带回来一条好消息。


    “背鱼卖的,名字叫陈四,住在七里滩村。”


    “家里似乎很穷,经常去鱼行买鱼,经常斤斤计较。”


    住在七里滩村!


    余澈摸了摸下巴,陈四估计和黑三一样,是化名。


    果然是一伙的!


    思考的时候,余鸿把自己带回来的消息,告诉了裴宪。


    裴宪大喜:“可以啊兄弟,你怎么打听到的?”


    “我哪有这本事,是何班头。”余鸿不居功,“他给老叫花子几个铜板,老叫花子又叫来小叫花子跟踪、打听到的。”


    这招,裴宪记下了。


    他俩都回来,只差范璋。


    又等了一会儿,范璋神秘兮兮的回来。


    “澈哥儿,我这边打探到一些消息。”


    “情况不妙啊。”


    “这伙人不知从哪来,在县丞那里领到牌照,暂住七里滩村。”


    “准备做茶叶买卖。”


    茶叶!


    裴宪面色大变,这不是自家的生意么。


    范璋继续道:“不是运往江南,而是逆流而上,走汉中,运往河州茶马司。”


    这件事裴宪最清楚。


    他把话接过来,表情非常认真:“运往江南一斤茶才二钱,运往茶马司一斤卖到五两。我爹念叨过好几回,没想到,真做成了!”


    “你爹只是供应茶叶,主导者是县丞。”范璋道,“不光你爹参与了,我家也有份,还有苗家……”说着,看向余鸿:“余家,也不例外。”


    “但知道内情的极少,都以为是茶叶生意,我也是找管家软磨硬泡才得到的。”


    管家,是范璋的爹,留在县里的耳目。


    这真是瓷器店!


    三兄弟不约而同的看向余澈,都感到抱歉。


    牵扯太广、太深,不是他们几个能应付。


    余澈笑容依旧:“我们不是要对付黑三这伙人,他们只是奉命行事的打手,真正的幕后主使是苗献可、苗奇。”


    “我们只需要把这对父子收拾,不就万事大吉!”


    一番话,让余鸿、范璋、裴宪三人茅塞顿开。


    对呀!


    从头到尾都是苗家父子在作妖。


    就在这时,传来敲门声。


    “鸿儿、澈儿,快出来,你爷爷来了。”


    “哦。”余鸿应了一声后,看向余澈。


    这是询问他的意见。


    余澈眼前一亮,说出让三兄弟浑身一震的话:“想什么来什么,收拾苗家父子,族长是最大的关键。”


    最了解你的人,未必是自己人,很可能是敌人。


    也就是说,掌握苗家父子弱点的人,正是族长余耀。


    而族长,也有很大的意愿,收拾苗家父子。


    更有本事,精准的做到瓷器店里,打死两只老鼠!


    范璋急道:“你说,接下来该做什么?”


    “族长来了,等我问清楚后,咱们再合计。”余澈笑道,“你们先回去,莫让家里人担心。”


    于是,大家就此分别。


    范璋和裴宪回家。


    余澈和余鸿在酒楼外面,帮忙从牛车卸货。


    余耀看到孙儿竟主动帮忙,高兴坏了:“几日不见,孙儿变得勤快了,都知道帮忙。”


    “我本来就很勤快。”余鸿噘着嘴,“只是你不叫我。”


    余耀哈哈大笑。


    余坤、林氏也笑起来,同时感激的看一眼余澈。


    余澈正提了一小袋山货,笑道:“族兄真的很勤快,在学堂,还帮同窗研墨。”


    不管是不是真的,当家长的,都很高兴。


    余耀笑道:“光这个,今晚上,值得喝上一盅。”


    “爹,早就备好酒了,就等着你来。”余坤笑道。


    晚上。


    余坤点起油灯。


    林氏往桌子上端菜。


    余耀把一大叠纸和一袋碎银子,递给余澈。


    “这是族人凑的,你拿去花,不够,就开口。”


    哇!


    余鸿投来羡慕的眼神。


    “坤伯照顾得无微不至,带来的五十两分文未动,又送银子。”


    余澈把银子收下,交给余坤:“坤伯,算我的生活费。”


    他嘴上不说,心里其实有本账。


    在城里,什么都要花钱。


    都不容易。


    余坤也不客气,喜滋滋的收下。


    “对了,你还没进学?”余耀好奇。


    “等山长回来。”余澈汇报情况,“我太小,他不回来,夫子不敢让我进经学馆。”


    “不过,我一直在旁听,收获颇丰。”


    余鸿这时插话:“我可以作证。澈哥儿练字进步神速,比我们班上的任何一个同窗写的都好。”


    “哦,已经会写字。”余耀很欣慰。


    每个人表情都轻松惬意。


    自打余澈来后,余鸿懂事了、认真读书,最大的心病没了,可不就轻松。


    余耀不停给两个小的夹菜,笑得跟弥勒佛似的:“多吃点,都是长身体的时候!


    尤其是澈哥儿,你要是瘦了,我不好向你爹娘交差。”


    “我爹我娘好吗?”余澈忙问。


    “好的很。你家正在建房子,乡亲都去帮忙,等你回去,就能住新房子。”


    大家聊的热闹。


    都没注意到,余鸿这个话痨,今天格外的安静。


    一是因为心里藏着事,二是羡慕坏了。


    大人都关心他,族人都供他读书,这种感觉,应该很爽吧。


    嘤嘤,我也想要。


    晚饭过后。


    一家子惬意的品茶,是余耀从老家带来的新茶。


    余澈开口:“族长,坤伯,伯母,我有个事,要同你们讲。”


    在古代,一般有两个家,自家和宗族。


    是皮和毛的关系。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余澈认真想过,既然要族长帮忙,就要坦诚以对。


    那么,和族长说了,又怎么能不让坤伯知道。


    他决定要告诉就一起告诉,然后共同面对。


    余耀闻言,笑道:“什么事儿,听着还挺严肃。”


    结果余澈一句话,便让余耀笑不出来了。


    “族兄和我,被苗家父子针对,差点遭他们毒手。”


    什么!


    余耀手里的茶盏一抖,顿起怒容。


    接着,余澈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


    余耀听罢,心疼道:“想不到,你们已经干了这么多事,肯定担惊受怕坏了。”


    余坤咬牙切齿:“苗家欺人太甚。要不是澈儿机警,两个孩子要遭殃。”


    “澈儿,你想怎么做?”林氏一听,就感觉余澈胸有成竹,甚至早想好计策。


    昏黄的灯光下,余澈眉宇间仍显稚嫩。


    然而,言谈举止却透着老练:“想收拾苗家父子,就得把他们和黑三分开,只清算他们。”


    “而想要清算这对父子,甚至连根拔起,就要挖他们的根。”


    余耀会意:“津塘村,苗氏。”


    “苗氏不会轻易抛弃苗家父子,尤其知道是我们对付他。”余坤思索。


    “所以,我们要让他们自己人抛弃自己人。”余澈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