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小卒
作品:《寒门科举:举族供我踏青云!》 讨恶翦暴,出自《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意思是,惩治恶行,并彻底清除残暴势力。
虽不知道代号是什么意思。
可听到余澈这么一说,三兄弟就热血上涌,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
余澈一脸微笑。
地方势力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贸然引家族进来厮杀,非常不明智。
并且很难成功。
但是俗语说的话,只有千日做贼,那有千日防贼,天长日久,总有疏懈的时候。
我余澈可不会坐以待毙。
苗奇!苗献可!甚至有巡检司韩默、县丞赵宽,乃至更多。
且看我如何小卒过河,将你们杀得片甲不留。
“放学后,一起回酒楼,商议计划细节。”
“好!”三兄弟异口同声。
当日。
一切风平浪静。
三兄弟在课堂用功读书,刻苦练字。
苗奇心里有鬼,发现三兄弟没找他麻烦,渐渐放宽心。
郑夫子和往常一样,讲完课,到茶室喝茶,顺便看看字帖。
但他注定扑空。
因为……余澈没写!
已经过了‘让郑夫子抓耳挠腮’的阶段,接下来,该是让他望眼欲穿,误以为自己错过天才。
到了下午。
三兄弟和余澈,一同走向酒楼,大大方方,笑呵呵的。
完全没人看出,他们其实要商量大事儿。
说出去也没人信啊。
进了余澈房间,和过去一样,摆上文房四宝,像是练字。
其实是商量事情。
余鸿压低声音:“族弟,你快说,咱们怎么做?”
范璋、裴宪一边瞅外面,一边迫切的注视着余澈。
余澈低声道:“第一步是调查,搞清楚一件事,苗奇他爹豢养的这群打手住在哪里。”
“这事简单。”余鸿笑道,“何班头看我长大,他又是县里的老班头,有门路搞清楚。”
余澈相信族兄,说道:“卖鱼的和那群打手有没有关系,也要搞清楚。”
“包在我身上。”
裴宪把胸脯拍得邦邦响,“我认识鱼行的儿子,稍微打听,便知道这家伙的底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余澈看向范璋,“豢养打手要钱,他们到底做什么买卖!”
说白了,就是搞清楚利益链条。
范璋心里有数:“保证完成任务。”
余澈在心里松了一口气,又叮嘱道:“怕就怕狗急跳墙,你们也会有危险。”
“放心吧。我们不单独行动,比如我可以跟着伙计,一起送饭菜到衙门。”
余鸿的酒楼,还包办了县衙的伙食。
所以,经常能碰到壮班的何化龙。
余澈这才真正放心。
而后,三兄弟分头行动。
余澈留在酒楼,一边练字,一边等候消息。
另一边。
苗家。
“爹,我回来了。”
苗献可听到声音就跑出来,上下打量。
嘴里还念念有词:“没挨打吧?”
“没有,爹,你多心了。”苗奇乐呵呵地坐下,“要是对方发现是我,你还能在家里坐着。”
苗献可松了一口气,和儿子隔桌而坐,“不得不防啊,那三个都是毛头小子,可有一个余澈,才七岁,鬼精鬼精。”
“也许是你想多了,他真的病了。”
“他要是真生病,会那么快回酒楼?”
说来说去,不该为了争一时长短,害得黑三他们差点被捉。
苗献可越想越后悔。
“老爷,”仆人来报,“黑三的手下来了。”
“叫他进来。”苗献可正襟危坐。
苗奇却哼了一声:“没用的东西,连个娃娃都收拾不了。”
“别说话。”苗献可瞪了他一眼。
片刻后,黑三的手下,赵五进来了。
苗献可赶紧向他打听黑三的情况。
听到赵五说,黑三和陈四躲在村里,衙役没找上门,心中一颗大石落了地。
“告诉黑三,让他别出门,一直等到做买卖的时候再现身。”
“苗老爷放心,三哥心里有数。”赵五婉转提钱,“怎奈,苗老爷上次给的银子,已经用光了。”
“这么快!”
“光买大鱼都花了不少。”
苗献可一听,扭头瞅了一眼自家儿子。
苗奇埋头喝茶。
是自家儿子还能说啥,又不能饿死那帮人,苗献可肉疼的掏出钱袋子,扔给赵五。
赵五弯腰拾起,掂了掂重量,“这么点。”
“不少了,你以为我是开钱庄的!”苗献可几乎发作。
“不是我计较,兄弟几个都有家眷,十几张嘴等着吃喝,这一点不够啊……”
苗献可一瞪眼:“不够就自己想办法!”
声音很大,把赵五吓得一哆嗦。
他倒不是怕苗献可,而是不敢得罪‘财神爷’,想了想,只好忍气吞声,把钱袋往怀里一揣,抱拳告辞。
离开苗家,赵五径直往村里赶去,路上遇到几个小乞丐,也没在意。
古榕县郊外,七里滩村。
“三哥,我回来了。”
赵五刚到门口,就被黑三一把拉进去,朝门外左右张望一阵,这才关上大门。
“三哥忒小心。”赵五笑道,“小弟路上注意着,没人跟。”
黑三松口气:“凡事多个心眼,准没错。亏你还是和我一起从血水里滚过的,连这点警觉都没有。”
“是真没人跟踪。”赵五说着,把钱袋子掏出来,递给黑三。
黑三也掂了掂:“这么少。”
“唉,他一个村长能有多大家业,就算赚了银子,层层瓜分,到他不剩几个子。”
“那是他的事,你还同情上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三哥,他要咱们避避风头。”
“该!”
两兄弟进了屋。
屋外,几个小乞丐挨家挨户讨口吃的。
余澈这边,用了好几张纸,终于把他们盼回来了。
第一个回来的是余鸿。
他是跟着送伙食的伙计,一起回来的。
一回来,就告诉了余澈一个好消息:“我打听清楚,那伙人住在七里滩村,为首的又高又壮实,名字叫黑三。”
“不过,据何班头分析,这个名字应该是化名,不是本名。”
“本朝百姓都有牌照,但是何班头没权力到户房查。”
牌照的用途很多。
上面清楚记载了拥有者的姓名、家庭情况等等。
大雍在重要地点设卡,盘查来往百姓牌照,没有牌照不放行。
如果定居,则在该地的户房留有备档。
余澈高兴道:“这果然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