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三哲”

作品:《寒门科举:举族供我踏青云!

    余澈独自回到酒楼。


    因为余坤要招呼客人,就没问他为什么回来这么早。


    到了卧房,余澈躺在床榻上,回想起上午在书院,郑夫子从茶室出来时的愤怒表情,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原来是郑夫子的书啊。


    真对不住,哈哈。


    他多半还留了批语。


    明天去书院后,找个机会看看,多半不是什么好话。


    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看完后,自己还要再添一把柴,把这股火烧得更旺一些。


    等山长从府城回来时……


    “鸿儿,你怎么这么早回家。”


    林氏的声音,打断了余澈的思路。


    余澈赶忙从床上爬起来。


    走出房门,就见林氏问余鸿的话:“说,到底怎么回事!”


    “娘,多大点事,值得大惊小怪,我就是被罚抄写。”余鸿的逆反期来了。


    爹妈越是说他,他越是反着来。


    余澈还看到,余鸿的两个损友也在场,顿时明白了什么。


    他赶紧走过去,“伯母,不怪族兄,反而要谢谢他。”


    “谢他!”林氏拧眉。


    余澈添油加醋、绘声绘色的把余鸿的‘壮举’,讲给林氏听。


    林氏听得眼睛发亮。


    余鸿一脸得意。


    而他的两个损友,则是目瞪口呆,心里羡慕极了。


    有个懂事的族弟就是好呀。


    “事情就是这样。”余澈在结尾照例升华,“若不是族兄,苗奇就要蹬鼻子上脸。”


    “原来是这么回事。”林氏满脸自豪,对余鸿道:“干得好,有当兄长的样子。这样,你和你伙伴们说话,晚上都别走,我给你们炖鱼吃。”


    余鸿得意洋洋:“炖一条大的。”


    “好,保证很大。”林氏笑呵呵的走了。


    她刚走,两个损友就凑过来。


    其中一个长得高高的,五官清秀的少年,热情地说道:“你就是余鸿的族弟余澈,你乡贤大会上一人辨倒十八个村的英雄事迹,我已经听余鸿说了,给我当小弟吧,我不会亏待你。”


    另一个矮个儿、胖脸的少年,从后面一把扯开高个儿,热情地对余澈道:“别理这小子,澈哥儿,你给我当弟弟,我家是富商。当我的弟弟,吃香的喝辣的。”


    余澈:“……”


    这是唱的哪一出?


    哦,肯定是族兄在他们面前,把我一顿猛吹,借吹我抬高自己。


    族兄啊,真有你的。


    再看余鸿,脸色发青。


    这是处在暴走边缘。


    余澈眼珠一转,刻意后退几步,对着两位损友摇头:“不行。鸿哥儿是我族兄,他是一个很有担当的好哥哥。”


    果不其然。


    余鸿听完这话,哈哈大笑,心里爽歪歪。


    被拒绝的两位损友,瞧着余澈一脸崇拜看向余鸿的模样。


    心里既失落,又羡慕。


    当然,余澈是何等聪明的人,怎么会冷落他们。


    他话锋一转:“不过,我想能和族兄做朋友的人一定不差,将来是考状元的料。”


    说着,他还向两个损友,竖起了两个大拇指。


    表示他们顶呱呱。


    瞧着一脸真诚的孩童,两个损友难得的摸了摸后脑勺,脸唰的一下红了。


    余鸿看向余澈,介绍道:“族弟,这两位是我的同窗,这位长得像杆子……咳,高个的少年,名叫范璋。”


    “他爹是施恩府同知,爷爷是湖广布政司左布政使的幕僚,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被介绍的范璋,背挺得直直的,看向余澈。


    “这位圆润的少年,名叫裴宪。他爹是施恩府首富,专门做茶叶贸易。”


    裴宪高傲的扬起下巴。


    听完介绍,余澈心里哦了一声,原来是这样。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就是族兄的社交圈。


    果然了不得。


    这也印证了余澈一开始的猜测——


    古代文化也是吃的文化,而招待官吏最好的地方,便是酒楼。


    一来二去,结识达官显贵,是一件容易事。


    想要加深两家关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两家的孩子,从小一起玩到大。


    小时候做玩伴,长大后互相帮衬。


    一般来说。


    出身寒微、且是余氏远支的余澈,和这两位少爷,在科举前不可能有交集。


    现在,通过族兄,却意外遇上了。


    更有趣的是,这两位大有来头的公子,正目光炯炯瞧着他。


    既然人家送上门,那我余澈岂有拒绝之理!


    “哇瑟!”


    余澈开始自己常规操作:“族兄,你的朋友一个比一个厉害,你们在一起堪比‘三哲’。”


    三哲,指的是三位贤人。


    具体是谁,则根据领域变化而变化。


    三哲!


    听到这话,余鸿、范璋和裴宪都有些不好意思。


    他们不爱读书,却听过孔门十哲,自己脸皮再厚,也不敢和圣贤同列。


    余澈敢!


    他不仅敢类比,还夸的很漂亮:“族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正是有古君子之风。”


    “璋哥儿,长得又高又俏,再大一些,貌比潘安,却没有潘安的矫情。”


    “宪哥儿,大巧若拙,出身富贵,好比子贡。”


    这三人被夸得有些飘飘然。


    只觉得余澈不仅俊俏,说话又好听,简直一见如故。


    唉!


    世人都以为我们仨是朽木、是蠢材、是闯祸精。


    唯有余澈,懂我们!


    “哈哈,三哲不敢当,三侠还是可以的嘛。”


    “对对对,澈哥儿,你果然有眼光。”


    “你这个朋友,我们交定了!”


    余澈强忍着笑意,接受他们的友谊。


    不过刚才他们无意中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余澈。


    三侠,嘶……他记得神探狄仁杰的经典组合,也是三个。


    胖灵、挂灵和捧灵。


    把他们的故事改编成杂剧。


    在市井文化发达的古代,杂剧最是畅销。


    远比大家熟知的小说、话本畅销的多。


    我是不是可以找他们帮忙,写一本杂剧,拿到戏班卖钱。


    “族弟,你在想什么呢?”看余澈半天没说话,余鸿忙问。


    范璋和裴宪也看着他。


    “是不是有什么困难,有困难就说。”裴宪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的钱袋子,“这里有银子十两,你拿去花。”


    范璋白了他一眼,对余澈关心道:“用钱不是君子所为,是不是有人欺负你?我回府吆喝一声,叫来十几个家丁,把欺负你的人打一顿。”


    呃,这个比上一个还不君子。


    但他们的热心,令余澈很是感动。


    余澈摇头:“没事。我只是想到一下交到两个好朋友,心里特别高兴。”


    写杂剧的事,还是先等一等,得搞清楚市场行情再说。


    尤其是搞清楚当代最喜欢哪种题材。


    反正,自己一肚子的墨水,完全不缺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