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胜

作品:《寒门科举:举族供我踏青云!

    不过,再怎么‘欺负’人,也要比下去。


    余澈要靠大会的胜利,赢得族人信任和支持,走科举一途,踏上青云通天路。


    他喝了口水,站起身来,请县丞出第二道题。


    赵宽看着人小鬼大的余澈,露出些许欣赏:“童子,这第二道题就比第一道难多了。”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请县丞老爷出题。”余澈笑道。


    “好!”赵宽一捋胡子,“第二题是字谜,十道字谜,谁答的多谁获胜。”


    话音刚落,两个衙役扯开一卷画轴,里面不是画,而是字。


    十道字谜出现在众人面前。


    百姓们大多不识字,看着就眼晕,都只看向场上选手。


    尤其是余澈。


    就见余澈只扫了一眼,就一脸成竹在胸。


    只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开口,苗奇就抢先一步:“我知道,由我先作答。”


    “这怎么行!”余耀早瞧出余澈要开口,他刚要起身,想替余澈讨回公道。


    余澈摇头示意,让苗奇先。


    余耀这才暂时作罢。


    苗奇哼了一声,然后一口气说出了十道字谜的谜底。


    津塘村的百姓也很配合的,高声叫好。


    都想在声势上压路上村一头,还纷纷大笑。


    “答得好,答得妙,好得呱呱叫。”


    “不愧是族长的儿子,太聪明。”


    “而且还是极短时间答出。”


    苗奇在一片吹捧中迷失了自我。


    事实却是。


    十道题,是县丞给的答案,他记了好久。


    此时。


    却听余澈笑道:“这十道字谜,有九道是双谜底,分别是……”


    他一口气说出其中九道的答案。


    比如:口木不是呆,不作杏字猜,是‘困’和‘束’字。


    余澈话锋一转,“但是,有一个字谜的答案是错的,而且不容易看出来。”


    “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这个字谜的谜底不是‘易’,而是明。”


    吹捧苗奇的声音,为之一顿。


    路上村这边反应过来,纷纷大声道:“原来错了一道题,还好意思吹捧。”


    事实是不是这样——


    赵宽知道鹅塘镇的水平,怕十题全对,引起大家的怀疑,于是只给了九道正确答案。


    苗奇被拆穿,眼神浮现慌乱,随后嘴硬:“我、我就算答错一道题也是自己答的。你小小年纪,却能十道题都答对,是不是有人在背后帮你。”


    这下,大伙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余耀身上。


    离余澈最近的,就只有坐在余澈身边的余家族长。


    余耀没搭理,他相信,余澈有办法应付。


    苗奇见状不慌了,得意洋洋看向余澈:“赶紧认输吧,否则传扬出去的话,对你的名声不好。”


    余澈却不慌不忙:“这么多人看着,我和族长一句话没说,族长如何帮我,更不会提前知道答案。”


    “何况,”余澈狡黠一笑,“我刚才说了谎,那道字谜的谜底也可以解作‘易’。”


    啊,所以呢。


    莫说苗奇没听明白,其他人也没听明白。


    “上部‘日’,阳、昼、热,下部‘月’的变形阴、夜、凉,暗含一短一长,且‘易’有变化之意,契合昼夜、阴阳的交替。”


    解释完谜底,余澈笑道:“我刚才先说九道是双谜底,再故意说这道谜底错了,而你却没有察觉。”


    “不仅没察觉,还反过来指责我,请问这合理吗?”


    众人:?


    有点绕。


    但部分人听明白了,苗奇如果真的知道谜底,就不会上当。


    其中,当然有赵宽。


    他心里想,这回是遇到高手了,只好认栽。


    反正银子到手,别想他吐出来。


    比试的结果,又有目共睹,就算苗家找上门也不怕。


    再者,不能任由事态一直发展下去,对自己不利。


    于是他当众宣布道:“第二道题,路上村获胜。按老规矩,自即日起,余耀便是鹅塘镇的乡老。”


    余氏一族顿时沸腾,咱们的族长老爷当乡老。


    余耀也是激动。


    苗献可按捺不住:“县丞老爷,他……”


    “够了!”赵宽低声道,“上了当,还不知道,算了吧!”


    苗献可焦急道:“话是这么说,可问题是……余澈只七岁,怎么这么清楚!”


    “别再追究,再说下去,没脸的不止你一个。”赵宽边说边在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收蠢货的银子。


    余耀已经走上前来。


    赵宽收拾心情,起身亲自把代表乡老的印章和户籍名册,库房钥匙交给他,“五十两,是朝廷赏银,拿去造福乡里。”


    “谢县丞老爷。”余耀接过印章、名册和钥匙,兴奋揣怀里,端起那盘银锞子,“这笔赏银,属下能自行决定它用途么?”


    “当然可以。”赵宽笑笑。


    余耀捧着盘子,转身面对百姓:“乡贤大会,本意是考学问,兴盛文风,我今蒙朝廷恩赐,得赏银五十两,理应体察圣心,因此把五十两转赐给余澈,助他读书,日后考取功名,光耀地方。”


    人群中。


    余澈的爹娘也在,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握住对方的手。


    太好了,太好了,有钱供我儿读书。


    余澈就是冲这个来的,自是不会推辞,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余耀跟前,接过这一盘沉甸甸的银子。


    “我不会让大家失望。”


    赵宽很会做人,一看余耀给钱,又见余澈资质似乎不错,于是也慷慨解囊,拿出五两银子:“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吧。”


    “谢县丞老爷。”


    韩默一看,县丞都给银子,自己不给不像话,忍痛拿出五两。


    余澈看着他,没道谢。


    父亲、余坚的仇,他还记着呢。


    韩默心虚,得罪谁也不能得罪读书人,便低声赔不是:“抢你爹的钱,我会给你送回。”


    余澈还是望着他。


    “哦,巡检司缺个帮役,你爹明天就可以去。”


    “多谢巡检老爷。”


    余澈的笑容,让韩默心底反而发寒,回去叮嘱那群小子,不许欺负他爹。


    有了带头的,其他人自是有钱出钱,有物出物。


    一场乡贤大会,变成了捐款大会。


    米面油、猪肉、鸡蛋、鸡鸭鱼……什么都有,围了余澈一圈。


    余壮家这些年是真穷。


    这么多东西,给人极强的冲击力。


    慕氏人都看傻了,眼珠子直愣愣看着那么多的东西,心脏扑通扑通跳动。


    那么多好东西,都是咱家的?


    不……不能吧。


    但下一刻。


    余耀就张罗着族人,把那些东西,送到余壮家。


    原来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