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谋划反击

作品:《边军悍匪:开局诈尸,夫人掌兵百万

    随着火势愈发猛烈,兵营内的突厥兵再也无法忍受灼热与浓烟,纷纷试图向外突围。


    即便不清楚外面埋伏着多少敌人,他们也明白,留在营内只有被活活烧死。


    然而,当他们刚踏出火海,迎接他们的却是来自黑暗中的精准射击。


    箭矢从不同方向袭来,他们想要反击,却根本找不到敌人的确切位置。


    此刻的突厥兵陷入了绝境,向前冲,会遭遇不知来自何处的攻击;向后退,则注定葬身火海。


    已有不少同伴在烈焰中哀嚎着倒下,他们似乎已无路可走,陈昭也确实没给他们留下第三条生路。


    此前焚烧兵营用的是火箭,待到射杀逃敌时,陈昭已命众人换回普通箭矢。


    这些箭矢虽是自制,威力稍逊,但足以对惊慌失措的敌人造成有效杀伤。


    见大部分突厥兵已带伤,阵型散乱,陈昭果断下令:“杀,一个不留!”


    十二名匪军成员如同神兵天降,从四个方向同时杀出,瞬间完成了对残余突厥兵的合围。


    尽管人数处于绝对劣势,但匪军展现出的凌厉气势与默契配合,竟让幸存的突厥兵肝胆俱裂,彻底丧失了抵抗意志。


    不过片刻,五台坡的突厥兵营便被彻底捣毁。


    这是宋昭雪第二次参与匪军的行动。


    她清晰地认识到,这支奇兵并非依靠人数取胜,而是凭借精妙的战术与高效的执行力,总能以最小代价达成战略目标。


    陈昭对此有清醒的认知,匪军难以正面抗衡数倍于己的敌军。


    因此,若遭遇优势敌军,他的首要考量是如何率众突围,而非硬碰硬地歼灭对方。


    只有当敌我兵力相当时,他才会精心策划,通过奇袭削弱对方,创造正面交锋并取胜的条件。


    迅速收缴完战利品后,陈昭立即带队撤离五台坡。


    此时,阳州城外类似五台坡的突厥先锋军营寨还有多处。


    而五台坡冲天的火光,恰好成了传递给镇西军的绝佳信号。


    宋成宏虽不知陈昭用了何种方法,但那映红夜空的火焰无疑表明行动成功。


    “传令下去,按计划行动!”他当即下令。


    这一夜,阳州城外数座突厥先锋军营相继被拔除,镇西军各部协同作战,共计歼敌数百。


    虽然扫清了外围的先锋军,但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镇西军不敢有丝毫懈怠。


    宋成宏接连下令:“加强城防,城外哨位加倍,密切监视任何风吹草动!”


    望着城外漆黑的旷野,他眉头紧锁,沉声道:“我们不能总是被动防守……是时候谋划反击了!”


    ……


    返回山寨的途中,陈昭猛地勒住缰绳,抬手示意队伍停下。


    众人面露不解,宋昭雪低声问道:“有何异常?”


    陈昭凝神细听,压低声音:“前方有动静,全体隐蔽!”


    众人迅速下马,牵着坐骑隐入道旁密林。


    片刻后,一队突厥游骑出现在小路上,前后共十个人押送。


    队伍中间是十几名衣衫褴褛的大景百姓,手脚皆被镣铐锁住。


    宋昭雪与陈昭藏身一处,见状蹙眉低语:“他们在运送奴隶?”


    这些百姓显然是被俘的平民,正被押往某处,看方向,应是送往阿史那兰驻守的阳东县。


    俘虏中多为壮年男子,还有几名妇孺和年轻女子。


    为首两名骑马的突厥兵正在交谈,言语随风隐约传来:


    “还是咱们将军高明!用这些中原贱民冒充我军前锋,替大汗的东征大军开路,真是妙计!”


    “那是自然!将军可是大汗最倚重的臂膀!”


    “哈哈哈!真想看看镇西军发现砍杀的是自己同胞时,会是什么表情!”


    “不过……就不怕他们临阵倒戈,向镇西军说明真相?”


    “放心吧,将军早有安排,只要让他们说不出话,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再说了,这些人本就是送去送死的,难不成还真指望他们杀敌?”


    宋昭雪虽听不懂突厥语,但陈昭却字字听在耳中,心头一沉。


    阿史那斌竟打算让这些俘虏伪装成突厥士兵,充当攻城先锋!


    不知内情的镇西军一旦出手,便是残杀同胞。


    而为了防止俘虏泄密,突厥人竟要割去他们的舌头,这些百姓从始至终,都只是被送去送死的牺牲品。


    “他们到底说了什么?”


    陈昭压低声音,将方才听到的突厥兵对话向宋昭雪复述了一遍。


    听闻阿史那斌竟要用如此歹毒的计策,让他们同胞相残,宋昭雪气得浑身发颤,恨不得立刻手刃这杂碎。


    但眼下最紧要的,是救下这十几名无辜百姓。


    对方仅有四名游骑,对匪军而言构不成威胁。


    陈昭与宋昭雪对视一眼,同时张弓,瞄准了队伍前后的两名骑兵。


    箭矢离弦的瞬间,便是行动的号令!


    未等陈昭出声,张猛等人已如猛虎出闸,从道路两侧的树林中暴起突袭。


    而那十几名被俘中的壮年男子也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用镣铐、甚至徒手向押送他们的突厥游骑发难。


    十名游骑在内外夹击下,顷刻毙命。


    陈昭迅速在突厥兵尸体上搜出钥匙,逐一为俘虏解开镣铐。


    “多谢诸位壮士救命之恩!”为首的壮年男子激动地道谢。


    “此地不宜久留。”陈昭打断他,决定先将众人带回山寨暂避,日后再设法送他们前往阳州城。


    那十个游骑的装备和战马,自然也被一并收缴。


    回到山寨,这些刚脱虎口的百姓心中仍是忐忑不安。


    才离狼窝,又入匪寨,前途未卜。


    但很快他们便发现,这伙山匪非但没有为难他们,反而提供了食物和栖身之所。


    待众人用过饭食,情绪稍定,陈昭开口道:“诸位稍作休整,之后我会派人护送你们前往阳州城。镇西军主力驻守在那里,但突厥人攻城在即,城内也非绝对安全。抵达后,你们最好继续东行,远离战火。”


    那为首的壮年男子却忽然起身叫住他:“大当家的请留步!我看得出,你们是真心杀突厥、护百姓的好汉!”


    “是好是坏,但凭世人评说。”陈昭语气平静。


    “在我们心里,你们就是顶天立地的好人!”其余人纷纷附和。


    那男子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声音坚定:“大当家的,我们……想留下来,跟着您一起杀突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