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大年三十
作品:《那些年,我在东莞遇到的女人们》 晚饭过后,气氛依旧暖融。
李母起身,从里屋抱出几套崭新的被套床单,对众人笑道,
“新房那边,楼上房间都收拾出来了,被褥也是新的。
阿珍和小雪住一间,小文住一间,还剩几间空着。
我去把床铺好,晚上睡得舒服些。”
她这话一出,花姐、小夜、莉莉、菲菲几女眼神都微微一动。
虽说都知道彼此的存在,
但在这陌生的家里,房间的分配无形中似乎也带着点微妙的意味。
李湛摸了摸鼻子,想起自己上次回来,特意让父亲建新房的时候多准备几个房间,
此刻不由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
他开口道,“妈,我帮你。”
“不用不用,你们坐着说话。”
李母摆摆手。
这时,花姐率先站了起来,笑容温婉,
“阿姨,我们人多,一起帮忙快些。”
说着便很自然地接过李母手里的一部分被套。
小夜默不作声地也站了起来。
莉莉和菲菲更是积极,连忙上前帮忙拿东西。
阿珍也笑着起身,“妈,我知道东西放哪儿,我带她们上去。”
她如今怀着身孕,在这个家里地位超然,由她出面引领再合适不过。
一时间,几个姿容各异的女子都跟着李母和阿珍,
拿着崭新的被褥,说说笑笑地往新房二楼走去。
大牛、阿旺回自己家了,李湛和李父两父子留在老屋客厅。
李父依旧沉默地抽着烟杆,李湛看着女人们上楼的背影,心里也是松了口气,
同时也泛起一丝奇异的感受。
这种被一群女人围绕着,在自家老宅里忙碌着安顿的景象,是他从未想象过的。
新房楼上隐约传来女人们的说话声、铺床时抖开被单的窸窣声,
夹杂着莉莉菲菲偶尔的娇笑和李母温和的叮嘱。
这声音让冰冷的冬夜都变得生动起来。
过了一会儿,众女下楼,房间显然都已安排妥当。
李母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看来对这几个“城里来的姑娘”的勤快很是受用。
夜色渐深,山村的冬夜格外寂静,只有偶尔几声犬吠远远传来。
众人洗漱完毕,各自回房休息。
李湛扶着阿珍,走向老宅里他那间熟悉的旧屋。
“新房刚建好,油漆味还没散尽,你现在怀着孩子,还是住这边稳妥些。”
阿珍温顺地点点头,房间里熟悉的气息让她倍感安心。
拥着阿珍和她腹中的骨肉,听着窗外万籁俱寂,
李湛心中那份在外搏杀的戾气与疲惫,终于被这沉静的温暖彻底抚平,很快便沉沉睡去。
——
腊月三十,清晨。
天光未亮,李湛便在熟悉的寒气中醒来。
身边的位置空着,带着余温,阿珍显然早已起床下楼帮忙去了。
窗外,山村还笼罩在深蓝色的薄雾里,远处墨色的山峦轮廓隐约可见。
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草木气息,以及一种不同往日的、隐约的暖香——
那是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夜饭的征兆。
他起身,推开窗户,湿冷的山风扑面而来,却带着一种让人心安的宁静。
楼下厨房已经亮起灯火,传来母亲轻微的走动声和锅碗的轻响。
今天,是除夕。
早饭是简单的米粉,配上自家腌制的酸豆角和腊肉。
李湛看着身边一众莺莺燕燕,笑了笑,
“走吧,贴春联,挂灯笼,沾沾喜气。”
新房和老屋都需要布置。
阿珍因为怀着身孕,被安排在堂屋的躺椅上休息,负责指挥和“监工”。
小雪话不多,但手脚麻利,主动承担了裁剪胶带、递送工具的活儿。
小文性子活泼,和李湛一起负责比对春联的位置高低,叽叽喳喳,笑声清脆。
花姐看着那大红的洒金对联,眼中流露出些许怀念,
她挽起袖子,也上前帮忙扶着梯子。
小夜则默默地将一个个大红灯笼组装起来,动作精准利落。
莉莉和菲菲更是兴奋,抢着将“福”字贴在门窗上,偶尔因为贴歪了而互相取笑。
李湛站在梯子上,俯瞰着自家院落。
看着这些风格各异,却都明艳动人的女子在他从小长大的地方忙碌着,
红色的春联、灯笼映照着她们的笑脸,一种奇异的满足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
这画面,比他打下任何一个场子,赚到任何一笔钱,都更让他觉得踏实。
母亲从厨房探出头,看着这热闹的一幕,
脸上也露出了宽慰的笑容,之前的些许疑虑似乎在渐渐消融。
接近中午,最重要的仪式——祭祖开始了。
按照村里的老规矩,祭祖是男丁的事情。
李父换上了一件干净的深色外套,神情肃穆。
他看了一眼李湛,没有说话,只是拿起准备好的香烛纸钱。
李湛会意,对众女交代了一句,便跟着父亲走向堂屋。
堂屋正中的八仙桌已被擦拭得一尘不染。
桌上摆放着丰盛的祭品,
煮熟的整鸡,鸡头昂起;完整的鲤鱼,象征年年有余;硕大的猪头肉;堆叠得高高的年糕;
以及各式水果、茶酒。
气氛庄重而肃穆。
李父点燃香烛,昏黄的光晕映照在祖先的牌位上。
他率先跪下,恭敬地磕头,口中念念有词,
无非是感谢祖先庇佑,祈求家族平安,子孙出息。
李湛跟在父亲身后,也郑重地跪下,磕头。
香烟袅袅,纸钱燃烧的特殊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在这一刻,李湛不再是那个在东莞叱咤风云、手上沾满血腥的地下枭雄,
他只是李氏家族的子孙,在祖宗面前,感受着血脉传承的沉重与责任。
他心中默念的,除了家族的祈愿,
或许还有一份难以言说的愧疚,以及一份要让这个家、这片土地更好的决心。
祭祖仪式简洁而庄重。
结束后,李父脸上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一些。
他拍了拍李湛的肩膀,依旧没说什么,但那沉默的力量,李湛懂得。
“我去后山接师父。”李湛对父亲说道。
李父点了点头。
李湛独自一人沿着熟悉的小路往后山走去。
冬日的竹林显得有些萧瑟,但空气中那份清冷,却让他纷杂的思绪渐渐沉淀。
师父李长生似乎早已料到他会来,院门虚掩着。
他走进院子,看见师父正负手站在屋檐下,望着远山。
“师父,团年饭准备好了,我来接您过去。”
李湛恭敬地说。
李长生转过身,今日他换上了一件半新的藏蓝色棉袍,须发梳理得整齐,精神矍铄。
他打量了李湛一眼,微微颔首,“走吧。”
师徒二人沉默地下山。
快到村口时,李长生忽然开口,声音平静,
“心定了,路才能走得稳。”
李湛心中一凛,知道师父是在点醒他,
无论是在外搏杀,还是面对家中这复杂的关系,心性至关重要。
他沉声应道,“是,弟子明白。”
当他们回到家中时,浓郁的饭菜香气已经弥漫了整个院落。
巨大的圆桌上,已然摆满了各式菜肴,琳琅满目,热气腾腾。
芋头扣肉色泽红亮,寓意团圆美满;
清蒸鳜鱼完整饱满,象征年年有余;
白切鸡皮黄肉白,蘸着特制的酱料,鲜嫩无比;
腊味合蒸集合了腊肠、腊肉、腊鸭的咸香;
酿豆腐金黄诱人,寓意着“荷包”鼓胀;
还有那盆用本地土鸡和新鲜冬笋熬炖了许久的鸡汤,汤色金黄,香气扑鼻,是抚慰游子心灵的绝佳美味。
各种时令小炒、油炸小吃将桌子堆得满满当当。
所有人都已落座。
李父李母坐在主位,旁边是特意留给师父的位置。
阿珍、小雪、小文、花姐、小夜、莉莉、菲菲依次而坐,脸上都带着节日的喜悦。
李湛请师父在上位坐下,自己则坐在父亲下首。
“师父,爸,妈,”
李湛端起倒满米酒的杯子,站起身,语气诚挚,
“我敬你们。
祝你们身体健康,新年万事如意。”
李父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李母笑着连声说好。
师父也微微颔首,抿了一口酒。
“大家都动筷吧,别客气,就当是自己家。”
李母热情地招呼着,开始给每个人夹菜,尤其是照顾着花姐等初来乍到的客人。
气氛很快热闹起来。
酒杯碰撞声,笑语声,交织在一起。
花姐适时地夸赞着菜品的味道,询问着本地风俗;
小夜虽然话少,但也细心地将远处的菜转到阿珍面前;
莉莉和菲菲活泼地跟着小文学说着本地的吉祥话;
小雪安静地吃着,偶尔嘴角也会微微上扬。
李湛看着眼前这喧闹而温馨的一幕,
看着父母脸上满足的笑容,看着阿珍和他未出世的孩子,看着身边这些与他命运交织的女子,
心中被一种巨大的暖流填满。
窗外,天色渐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