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小舅子考了倒数第一,烧烤狍子

作品:《拳打黑熊,从狩猎兴安岭开始崛起

    见李翠云发愣,郭洁有些奇怪,问道:“嫂子,这次期中考试,柳青山回家说了吗?”


    “说了。”


    李翠云点头,“是不是考得不好啊?”


    她这么一说,郭洁就明白李翠云还不知情,便说道:“这回你家柳青山考了倒数第一。”


    “啥?”


    李翠云一下就炸了!


    这句话一出,柳青山顿时脸色一白,李翠云已经怒不可遏。


    要不是郭老师还在,她恐怕已经抓住柳青山开揍了。


    他们都知道柳青山学习不好,却没想到这次居然能考倒数第一,实在是太丢人了!


    难怪人家老师上门说教了。


    忍着怒气聊了一会,这才送走了郭老师。


    “那我也先回去了。”


    林峰顺势提出离开。


    他知道,今天自己这小舅子肯定是要挨一顿毒打了,如果他在场,丈母娘可能还放不开。


    林峰觉得自己不是记仇的人,他只是为柳青山好而已。


    回到家里,老远就望见自家院子上空炊烟缭绕。


    家里又热闹起来了。


    一进院子,就看见大伙儿忙得热火朝天。


    地上用砖头围了个大方框,里头烧着苞米瓤子,两边支着架子,正烤着两只开膛去头的狍子。


    按张雨生之前说的,这烤架一头安了个井轱辘把,摇起来省力又顺手。


    这会儿他正卖力地转着烤架,生前五十来斤的狍子,处理完也就剩一半不到。


    刘淑英发了话,两只小狍子都烤了,晚上每屋桌上摆一只。


    她还从大狍子腰盘上剔下肉来,让刘洪切成片串成串儿烤。


    崔三运也没闲着,三只狍子出的六个腰子,切片穿串也上了烤架。


    见林峰回来,张雨生忙招呼道:“兄弟,你可算回来了,快替我摇一会儿。”


    两只小狍子加起来少说四十斤,张雨生一个人摇久了,胳膊早就发酸。


    林峰接过手,一边摇一边问:


    “张哥,她们在屋里忙活啥呢?”


    “整菜呢。”


    张雨生笑道,“我老婶儿说光吃肉太干,得多备点素菜。”


    他说完,又忽然道:“兄弟,我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林峰好奇。


    “咱们今天弄回来的狍子老舅不是看过有三个怀了崽子吗?”


    “嗯。”


    林峰点点头,看向张雨生。


    张雨生朝房后一指:“兄弟,这后院不是还有三只么?把这六只怀了崽的凑一块儿,咱给它催生!”


    “啥?”


    这话一出,不光林峰,连刘洪和崔三运都愣住了。


    “张哥!”


    林峰皱眉看着张雨生,“我知道你会的多,没想到连这个都会。”


    “哈哈哈……”


    张雨生得意一笑,却听林峰问:“张哥,你催生是按摩啊,还是喂药啊?”


    “不是!”


    张雨生一摆手,“兄弟,你误会了!”


    “那你啥意思?”


    林峰追问。


    张雨生道:“我爹以前说过,天要是暖和,狍子就早下崽子。”


    “啊!”


    林峰点头,“我老张大爷说得在理。可眼看要下雪了,再暖和能暖和到哪儿去?”


    “你听我说啊,兄弟!”


    张雨生比划着,“我寻思咱把温度搞上去不就行了?林场不是有大塑料布么?咱们弄回来搭个大棚,到时候家里都要生火,我们到时候把热气导进去。”


    刚才还以为张雨生是说笑,听完这计划,林峰、刘洪、崔三运都怔住了。


    刘洪看着张雨生道:“爷们儿,别说,你这法子还真可行!”


    “哈哈哈!”


    张雨生大笑,“这么一来我觉得三四个月,那些狍子就能生了。”


    林峰三人目瞪口呆。


    张雨生美滋滋地继续:“一只狍子卖不少钱呢!咱们不发了吗?”


    “还真行!”


    刘洪点头道:“到时候我也入股!”


    林峰:“……”


    万物有灵。


    野猪是小雪前后交配,怀胎四月,来年开春生产。


    那时候东北还天寒地冻,母野猪会嗑折枝条絮窝,给小野猪御寒。


    狍子却不絮窝,母狍子会选合适的气温生产。


    公狍子夏末返群,秋季交配,比野猪早两三月。


    但母狍子孕期长达八月,生崽反而更晚,就为避开寒冬,等到来年夏初食物充足时生产。


    或许基于这原理,张援才想用温室大棚加地暖,给狍子营造暖和环境,让它们早产早变现。


    不得不说,这想法很不错。


    这年头的人大棚是啥都不知道呢!


    山下少数地方有温室,也得农业部来人才能搞起来。


    张雨生从冬天窗户封塑料布取暖,想到封牲口棚挡风御寒、透光保温。


    但这还不够,要知道十几二十年后,东北蔬菜大棚还分冷棚和暖棚。


    冷棚只能四月后种抗寒菜,暖棚得烧火加热才能在冬天种作物。


    几人都被说动了。


    不过林峰却呵呵一笑,问道:“张大哥,你整那么多狍子,咋喂啊?”


    “嗯?”


    张雨生笑容一僵,期盼的眼神涣散,整个人顿时懵了。


    是啊,狍子是活物,得吃喝啊。


    喝好办,吃呢?


    他们可都不会弄饲料。


    这年头没饲料,有钱也买不着。


    而且这年头人都困难,人工收地,地里剩的苞米也少。


    林峰家里现在还添了头驴。


    再多六只狍子,拿啥喂?


    张雨生还说什么做大做强,到时候刘淑英她们包括家里小孩,怕是都得直接去割草。


    关键是没什么必要。


    这年头又不禁猎,他们自己会下捉脚,在山上抓不比自己养简单?


    “得了,这事别想了,改天我找小卖店多弄点健力宝回来,喝完了做捉脚比这靠谱多了。”


    林峰笑了笑说道。


    就在林峰几人商量发财大计时,山林里,一群沙半鸡“咕喔、咕喔”地钻入林中。


    这群沙半鸡共十二只,散开觅食。


    有的捉地,有的用爪扒土找吃的。


    一只沙半鸡离鸡树条子树还有七八米时,忽地扑腾蹿出,停在高树两米左右处,低头啄食地上的树籽。


    这树籽不是沙半鸡最爱,但这时节,一吃上就停不下来。


    沙半鸡嗅觉不错,一只只嗅到气味,扑棱着赶来分食。


    因树在前头,沙半鸡对这出现的树籽毫无戒心。


    树籽少而稀,有的啄得多,吃着四五颗;有的吃得少,仅一颗。


    但不管一颗还是五颗,都不顶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