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赐婚

作品:《玄学影后救赎Ta,阴阳两界火爆了!

    陆昭宁只带了青黛入宫,让春柳留在府中。


    一是,陆依宁正忙着兰院的装潢事宜,春柳去能搭把手。


    二是春柳大病初愈,也确实需要在府中好好休养,不宜奔波。


    今日的她,身着一袭湘妃色衣裙,裙摆绣着细碎的缠枝莲纹,走动时如漾起一层柔暖的霞光。


    发髻是春柳亲手梳的,挽成温婉的垂挂髻,仅用一支赤金点翠步摇固定。


    发间还缀了几颗圆润的珍珠,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衬得她眉眼愈发清丽温婉。


    谢临渊从未见过陆昭宁这般模样--


    马车帘掀开的瞬间,湘妃色衣裙裹挟着清浅的香气扑面而来。


    她眉眼温婉,发髻上的珍珠随动作轻晃,竟让他生出几分如沐春风的怔忡。


    连指尖托着的茶杯都微不可查地顿了半分。


    陆昭宁落座后,谢临渊从一旁的食盒里取出个精致的瓷盘,推到她面前:


    “祖母亲手做的桂花糕,一大早特意让人送来的,你尝尝。”


    甜的啊……


    陆昭宁摸了摸空空的肚子,确实有些饿。


    昨日没吃晚膳,回府倒头就睡,今早起身也没来得及进食。


    只是此刻刚醒没多久,她对甜食实在提不起太大胃口。


    可老人家的心意不能拂。


    她拿起一块桂花糕,轻轻咬下一口--


    米香率先在舌尖散开,紧接着是桂花的清甜。


    不甜,刚刚好。


    她慢慢吃完一整块,便放下了手。


    “野猫都比你吃得多。”谢临渊看着空了一块的瓷盘,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


    陆昭宁瞪他一眼,眼珠转了转,故意道:


    “那等从宫里出来,你再带我去吃点别的?”


    心里已然盘算着,定要趁机“狠狠宰”他一顿。


    谢临渊瞧着她眼底的小算计,唇角忍不住上扬,干脆地应道:


    “好。”


    到了午门,按规制不能再驭马,谢临渊与陆昭宁便并肩步行,朝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


    御书房。


    萧司珩将昨日的折子看了又看。


    几乎全是对谢临渊的赞扬之声。


    当然,也夹杂着些不同声音,比如太傅余震便在折子里直言,认为谢临渊行事乖张,此次救人不过是故意造势、博取民心。


    可萧司珩根本不在意这些。他只清楚一件事:


    谢临渊与摄政王的三日之约,赢了!


    “皇上,谢世子和陆家二小姐到了。”曹公公轻步上前,躬身禀报。


    萧司珩猛地抬眼,连说了三个“好”字,语气难掩激动:


    “这三日,朕日日提心吊胆,都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成想,他们竟真的做到了!”


    “都是皇上英明,才能得此良臣助力。”曹公公适时附和,声音温和。


    可听到“英明”二字,萧司珩嘴角的笑意却骤然顿住。


    他垂眸看着掌心的奏折,指尖微微泛白--


    他哪里算得上英明?


    鱼符一事,若不是谢临渊主动站出来与摄政王力争,甚至不惜立下赌约,他这个皇帝,怕是连争夺鱼符的机会都没有。


    短暂的开心过后,更深的恐惧涌上心头。


    他忽然抬头,声音带着几分不确定,问曹公公,也像是在问自己:


    “你说,朕今日……真能拿回鱼符么?”


    其实更想问的,是自己这个皇帝真的做得好么?


    曹公公始终垂着眼,语气却异常坚定:


    “皇上,是最好的皇上。”


    “至于旁的,老奴不懂,只知道,任何事,只有您想不想,没有能不能。”


    曹公公的话宽慰了他许多。


    “也罢,先不想这些了。”萧司珩摆了摆手,压下心头的燥意。


    “你快传谢临渊和陆二小姐进来。”


    “是。”曹公公躬身退下,片刻后便引着两人觐见。


    谢临渊与陆昭宁齐齐行礼,动作规整。


    两人行了礼。


    “平身吧。”


    萧司珩抬手,目光先落在谢临渊身上,语气带着赞许。


    “此次你能在三日之内救醒众人,实在有功。”


    “皇上谬赞。”


    谢临渊微微欠身,语气平静,“此次能成,全靠陆二小姐想出炼药救人之法,臣不过是从旁协助。”


    萧司珩闻言,视线转向陆昭宁,眼底掠过一丝复杂--


    他心中其实对这姑娘存着几分愧疚。


    先前局势危急时,他并非没有过“舍弃陆昭宁以保全大局”的念头,只是终究没能成功付诸行动。


    可他身为君王,即便有错,也绝不可能向一位五品官员的嫡次女认错。


    陆昭宁很聪明,察觉他神色间的微妙,当即躬身道:


    “小女不过是侥幸想到法子,真正能成事,全靠皇上信任、世子鼎力相助,否则断无可能。”


    这番话既给足了帝王颜面,也未抢功,萧司珩听了颇为舒心,点头赞道:


    “陆员外倒是生了个通透能干的好女儿!”


    陆昭宁扯了扯嘴角。


    有被恶心到。


    就在这时,外头突然传来通报:“摄政王到--!”


    萧司珩脸上的笑意瞬间淡去,眸色一沉,藏在袖子里的手不自觉攥紧。


    摄政王来了。


    不止他一人,后面还跟着太傅和礼部尚书。


    “太傅,许爱卿,你们怎么也来了?”


    萧司珩看着这两人,只觉得头疼。


    此前这二人便频频进言,以“稳固国本”为由,催促他广纳后宫、诞下子嗣。


    他并非不知自己需要助力抗衡摄政王,可若后宫被摄政王势力渗透,那便是引狼入室。


    他曾与谢临渊分析过,若是要立一国之后,余音儿是好,但,太傅似乎更亲近摄政王。


    萧司珩头有些疼。


    摄政王勾了勾唇,从腰间摸出鱼符,扔在御案上,金属碰撞声清脆刺耳:


    “皇帝,三日之约已了,这鱼符,该还给你了。”


    他就这么把鱼符扔到桌上,轻易地,让萧司珩不敢信。


    这鱼符,是真的。


    摄政王接着道:


    “方才本王在路上与太傅、许尚书闲聊,倒觉得他们说得极是。”


    “皇家子嗣,关乎国祚传承,确实是头等大事。”


    “朕……”


    “皇上。”


    摄政王打断了他的话,萧司珩攥紧拳头,也只能将话吞了下去。


    摄政王看着他紧绷的模样,笑得愈发深意:


    “皇上心思都在前朝政务上,自然是对的。”


    “不过,皇家子嗣的担子,也未必只能压在你一人身上啊。”


    萧司珩喉咙发紧:“皇叔这话是什么意思?”


    太傅余震突然跪下。


    “老臣此来,求皇上为小女余音儿和王爷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