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谢临渊,他是社恐

作品:《玄学影后救赎Ta,阴阳两界火爆了!

    方子一敲定,便需尽快采买药材。


    暗房里待救治的人已清点完毕,足足有三百四十八名。


    时间仓促,且他们只剩不到一天的光景,人数如此之多,傅辛夷难免忧心。


    可当她将这份担忧说与宋寒听时,对方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放心吧,二小姐说能成,就一定万无一失。”


    傅辛夷心头的顾虑果然一扫而空,当即点头应道:


    “你说的对!”


    在她心里,陆二小姐早已是近乎神明般的存在。


    有二小姐的准话,便等于吃下了定心丸。


    “时间紧迫,我这就带人出去买药!”


    傅辛夷迅速算好所需剂量,唤了几名女青衣卫随自己同去。


    刚踏出丹房,便见陆昭宁迎面走了过来。


    “陆二小姐!”傅辛夷连忙行上一礼。


    陆昭宁微微颔首,开口问道:“你要去采购药材?”


    “正是!”傅辛夷心中暗叹,陆二小姐果然料事如神!


    陆昭宁伸出手,向她讨要采购单子:“东西给我吧,我和世子去买。”


    这哪行!


    傅辛夷不假思索:“陆二小姐,这种小事交给我去做就好,怎好劳烦您和世子爷?”


    陆昭宁晶亮的眸子轻轻眨了眨,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神秘:


    “这种小事,就得让世子爷亲自去做才行。”


    “诶?”


    傅辛夷满心不解,却还是依言将手里的单子递了过去。


    她没问,陆昭宁却主动点破其中关窍,语气清淡却字字清晰:


    “有些事,得让旁人看在眼里才行,别人看见了,才知道你究竟付出了什么。”


    “至于日后,旁人是念着你的好,还是暗地里嚼舌根,其实都不重要。”


    “重点是,你既然要无愧于心,那这份无愧,也得落在别人的心上。”


    说着,她抬起纤纤玉指,轻轻点了点傅辛夷的心口。


    她指尖似有魔力,隔着薄薄衣料,竟像直接触到了心脏一般。


    傅辛夷恍然想起那些对自己嗤之以鼻的言论,眼眶瞬间有些湿热。


    陆昭宁的眼神太过温和,温和到让她觉得,二小姐特意来说这一番话,全是为了安慰自己。


    “二小姐,我知道了!”


    她攥紧了手,心里盘踞许久的纠结忽然如拨云见日,整个人都通透了。


    那些人看不起又如何?


    京都的医术排行里,她稳居第二。


    而排第一的,是她的祖父。


    她傅辛夷,本就比那些轻视女子的男子强!


    这份实打实的成绩,或许堵不住所有人的嘴,却是甩在他们脸上最响亮的一巴掌。


    陆昭宁拿着单子,径直去了肃清司的公堂。


    公堂之内,案几后端坐的谢临渊一身玄色官服,墨发高束,面容俊逸出尘,周身却透着几分不怒自威的沉静。


    往日常伴他身侧的青木不在,此刻立在一旁的是白鹤。


    白鹤眼尖,先瞧见了门口的陆昭宁,连忙俯身,向正专注批阅文书的谢临渊低声禀报:


    “世子,二小姐来了。”


    谢临渊握着笔的手蓦地一顿,恍然抬眼望去。


    少女的倩影正一步一摇朝自己靠近,眉眼间盛着明丽的笑意,鲜活得像是揉碎了满院春光。


    此时日暮四合,夕阳垂落天际。


    最后一抹淡淡的霞光尽数倾泻下来,轻柔地覆在她身后,渡上了一层朦胧又温暖的金辉。


    这一瞥,一眼万年,心跳怦然!


    “世子~”


    陆昭宁晃了晃手里的采购单,语气轻快。


    “咱们出门买药材去,而且一定要……大阵仗。”


    谢临渊握着笔的手未顿,也没多问一句缘由,只抬眸对身侧的白鹤吩咐:“按二小姐的意思办。”


    白鹤领命而去,不过片刻便叫齐了一队白衣卫,上前复命:“二小姐,人已备好。”


    陆昭宁却轻轻摇了摇头:“不够。”


    白鹤面露诧异,忍不住追问:“陆二小姐,不过是采买些药材,这些人手……应该足够了吧?”


    “我们要做的可不止买药材。”陆昭宁唇角勾起一抹浅笑,“还要让全城人都看到、听到、知道肃清司在买药材,要救人。”


    谢临渊扯了扯嘴角。


    “不必如此张扬吧?”


    “为什么不?”陆昭宁当即反问。


    “你是在为百姓做事,本就该让他们看见你的付出。”


    “只有这样,日后那些无凭无据的胡乱指责,才能少几分。”


    谢临渊心头微动,瞬间明白过来:


    陆昭宁这是在为自己此前蒙受的误解鸣不平。


    意识到这一点,他胸腔里像是浸了蜜糖般,丝丝甜意漫开来,嘴角也忍不住微微上扬。


    只是他素来不擅张扬,仍习惯性道:“旁人如何说,于我而言并不重要,我自问无愧便够了。”


    陆昭宁是真不喜欢这套“问心无愧”论。


    她语气认真了几分,“你要问的心,该是百姓的才对。”


    “若是他们觉得你有愧,纵然你跳进黄河洗了又洗,在他们眼里,你也做不到真正的无愧。”


    这番话新奇又透彻,白鹤在旁听得连连点头,忍不住帮腔:


    “是啊世子爷!”


    “先前天灾如瘟疫、人祸如马匪,咱们肃清司哪次不是冲在前面出力?”


    “可到头来,还是要被不知情的百姓指着鼻子骂不作为。


    他们既说咱们不做事,那咱们就该大大方方让他们看看,咱们到底在做什么事!”


    话都说到这份上,再推脱反倒显得矫情。


    谢临渊看着眼前一唱一和的两人,无奈又好笑地摇了摇头,终是松了口:


    “罢了,便依你们的意思,摆这个大阵仗。”


    谢临渊着令带着大队人马去买药材。


    按陆昭宁的吩咐,队伍里还跟着专人沿街吆喝,把“采买药材、制药救濒死百姓”的事由喊得清清楚楚。


    沿街百姓听见动静,纷纷探出头来张望,交头接耳的声音此起彼伏:


    “谢临渊是要救人?”


    “好像真是!我听说去岁闹瘟疫,那救命的方子就是肃清司的女医官试出来的,连药材钱都是谢世子自掏腰包呢!”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恍然,你一言我一语地细数起来--


    原来这些年,谢临渊带着肃清司悄无声息做了这么多好事!


    有人挠着脑袋,满脸困惑:“奇了怪了……我以前怎么总觉得谢世子是个十恶不赦的人?”


    谢临渊并非第一次带队走在街上,可这般被全城百姓盯着议论,却是头一遭。


    他周身的冷意淡了几分,耳根却悄悄泛红,双手拢在袖中,连脚步都比平日拘谨了些。


    一旁的陆昭宁将他的不自在尽收眼底,忍不住弯了弯唇角。


    她早看出来了,这位在外人眼里冷硬难近的谢世子……


    根本就是个怕被围观的社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