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天大机缘,狩猎红证!

作品:《赶山七零:开局带弟妹净身出户

    这五个字不轻不重,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屋里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王一刀惊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死死地盯着李默,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小子疯了!


    敢当面说钱伯这种老江湖看走了眼,这不是茅坑里打灯笼——找屎(死)吗?


    那位一直稳坐钓鱼台的张老板,脸上的笑容也微微收敛了几分,饶有兴致地看着李默,似乎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有什么底气。


    而被当面驳了面子的钱伯,脸色则是一沉。他那双半眯着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悦和冷意。


    他在这行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被人尊称“钱老”,还从没有哪个毛头小子敢当着他的面,说他‘看走了眼’。


    “哦?”钱伯的声调拉得老长,带着一丝不易察arle的讥讽,“那倒是老头子我孤陋寡闻了,还请小兄弟不吝赐教,给我这个老家伙,讲讲这其中的门道?”


    他嘴上说着‘赐教’,可那语气里的轻蔑和挑衅,谁都听得出来。


    李默却像是没听出他话里的刺,神色依旧平静。


    他走到那张熊皮前,蹲下身,指着钱伯刚才说“皮下脂肪没刮干净”的地方,缓缓开口。


    “钱老先生,你说这里走油,是因为你只看到了皮下的这层‘板油’,却没看到板油之下,我已经用盐和草木灰揉搓过的‘里皮’。这头熊是秋末打的,正是一身膘最厚的时候,这层板油,不是没刮干净,而是我特意留下的。”


    “哦?特意留下?这是什么道理?”钱伯冷笑一声。


    “道理很简单。”李默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专业性,“行话里有云:‘秋熊一张皮,贵在油养里’。这层板油,在硝制之前,是最好的天然保护层,能锁住皮子本身的水分和韧性。如果刮得太干净皮子见了风,当时看着是利索,不出半个月,毛根就会发干,皮板也会变脆,不信你看....”


    他用手指轻轻捻起一撮熊毛,展示给钱伯看,“这毛根油润,根根挺立像钢针一样,这才是顶级皮货该有的品相。等到了真正硝制的时候,用热酒配上皂角水轻轻一擦,这层板油自然脱落,绝不会伤到皮板分毫,这种手法,叫‘油封法’,不知道钱老先生,听没听说过?”


    “油....油封法?”钱伯的脸色微微一变,眼神里闪过一丝惊疑。


    这个词他确实听说过,但那都是解放前,从关外那些最顶尖的老猎人、老皮匠口中流传出来的绝活,据说早已失传了。


    他没想到,今天会从一个山里半大孩子的嘴里听到!


    不等他反应过来,李默又指向了那只熊爪。


    “至于你说的这爪子血污未清,见血不祥,这话对外行说说也就罢了。”李默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真正的行家,看的不是干净不干净,而是这血的‘根’。”


    他拿起一只熊掌,用指甲轻轻刮了一下爪子缝里那已经凝固的暗红色血迹。


    “你看这血色暗沉凝而不散,说明是在熊死后,血脉未停时,用特殊手法封住的。这叫‘锁阳血’,熊,性阳,其力在掌,其精在血。这口阳血锁在爪子里,能保熊掌的药性数月不散。


    买家买这东西,图的是什么?不就是图它个大补,图它个强身健体?要是为了看着干净,用石灰水泡得惨白,那跟买只猪蹄子有什么区别?


    钱老先生,你说我说的,在理不在理?”


    一番话下来行云流水,掷地有声。


    屋子里,鸦雀无声。


    王一刀已经彻底听傻了,他张着嘴,像个木雕泥塑一样愣在原地。


    他只知道熊掌熊皮值钱,可做梦也想不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闻所未闻的门道!


    什么‘油封法’,什么‘锁阳血’,听着就玄乎,可从李默嘴里说出来,却又那么的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信!


    他再看向李默的眼神,已经从之前的担忧和紧张,变成了彻彻底底的震惊和崇拜。


    这小子,到底还藏着多少本事!


    而钱伯的脸色已经从最初的得意,变成了青一阵白一阵,最后化作一片涨红。


    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自己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因为李默说的,全对!


    而且,比他知道的还要深,还要精!


    他那点用来压价的专业知识。


    在李默这真正的祖师爷级别的门道面前,简直就像是三岁小儿在班门弄斧,可笑至极!


    钱老那点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和老江湖的尊严,在这一刻被李默敲得粉碎。


    他感觉自己的老脸火辣辣的,像是被人当众甩了十几个耳光。


    “咳咳!”


    一声轻咳打破了这尴尬的寂静。


    一直没说话的张卫国站了起来。


    他走到钱伯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丝毫没有因为自己人被下了面子而有半点不快,反而看向李默的眼神里,充满了欣赏和赞叹。


    “钱伯,我说什么来着?高手在民间啊!今天,咱们是碰到真人了!”


    他又转向李默,对着他郑重地一抱拳,语气里满是诚意,“李默小兄弟,是我张卫国眼拙了,也是老钱他有眼不识泰山,卖弄本事卖弄到祖师爷面前了!你别往心里去!我代他,向你赔个不是!”


    这番话说得敞亮,既给了钱伯台阶下,又把姿态放得极低,瞬间就化解了所有的尴尬。


    李默看着他,知道这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


    “张老板言重了。”


    “不重,不重!”张卫国哈哈大笑,一摆手,那股子上位者的豪气尽显无遗,“好货配好价!小兄弟,你这两张皮,八个掌,还有那两个熊胆,也别两千了,我给你这个数!”


    他伸出了三根手指。


    “三千块!”


    “轰!”


    这个数字,像一颗炸雷,在王一刀的脑子里炸响!


    三....三千块?!


    他感觉自己的腿肚子都在哆嗦。他这辈子见过最多的钱,就是李默昨天卖鱼那一千二百块。


    三千块是什么概念?他想都不敢想!这都够在城里买一套大院子了!


    “张老板,这....这太多了!”连李默都微微有些意外。


    他心里估算,这些东西的市扬价,撑死了也就两千三四百块。


    这张卫国一开口就加了六七百,这手笔,未免也太大了。


    “不多!”张卫国大手一挥,眼神灼灼地看着李默,“小兄弟,我张卫国做生意,信奉一个道理:钱是小事,人是大事!你这身本事,你这个人,就值这个价!我这三千块,不光是买你的货,更是想交你这个朋友!以后,小兄弟要是有什么好东西,希望能第一个想到我张卫口!”


    这话说得,漂亮!


    既显示了豪气,又表达了结交之意,让人听着心里舒坦,无法拒绝。


    李默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既然张老板这么说了,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哈哈哈!爽快!”张卫国见他答应,更是高兴。他朝钱伯递了个眼色。


    钱伯此刻哪还有半点之前的倨傲,脸上满是服气和敬佩。


    他从随身携带的布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双手递给了李默。


    “李默小兄弟,你点点。”


    李默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崭新的大团结,整整三十沓。他也没细数,这份信任他还是有的!


    “我相信张老板和钱老先生。”


    交易完成,张卫国却没急着走。


    他从另一个内袋里,又掏出了一个牛皮纸文件袋,递给李默。


    “小兄弟,这是我托人给你办的一点小东西,你看看合不合用。”


    李默疑惑地接过来,打开一看,瞳孔猛地一缩。


    文件袋里,是一份盖着鲜红印章的官方文件。


    抬头赫然写着——“特许狩猎及农副产品销售资格证明”!


    持有者:李默。


    有了这东西,就意味着他以后打猎、卖山货,都是合法的!是受到官方许可和保护的!


    这东西的价值,在某些时候,远比那三千块钱还要重要!它解决的是李默未来最大的一个隐患!


    李默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着张卫国。


    他知道能办下这东西的人,绝不仅仅是有钱那么简单,这背后的人脉和能量,深不可测。


    “张老板这份礼,太重了!”李默的声音有些沙哑。


    “不重。”张卫国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深意,“一把好刀,总要有把配得上它的刀鞘,才不会误伤了自己,也能用得更长久。小兄弟我看好你,咱们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李默坦然道:“好既然张老板如此坦荡,以后我有什么好货物,第一时间绝对会向你出售。”


    “哈哈哈....甚好!这是我的名片和联系方式,一言为定!”


    张卫国哈哈大笑,然后掏出名片给对方。


    这年代有名片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李默将这张名片默默收好。


    张卫国没有再多说,带着人,将熊皮熊掌等物小心翼翼地搬上车。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送人一个大人情。


    此等好事可遇不可求,这也让李默动了想要售卖老山参的心思,不过绝对不会是现在!


    绿色吉普发动机发出嗡嗡声响,在众人目光中扬长而去!


    院子里,只剩下李默以及还处在巨大震撼中没回过神来的王一刀。


    王一刀看着李默手里的钱和那份资格证明,嘴唇哆嗦了半天,最后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满脸通红。


    “李默兄弟!你....你这是要一飞冲天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