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等春风与剑来!

作品:《开局被白起附身:敢惹我?一人灭你一国

    等黄观走出公事房,秦绘浅抿了一口茶,看着欲言又止的三人,笑着再一次重申,“别多想,咱们真的就只是看热闹而已。”


    今天的事情和枢密院没一点关系。


    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拱疑惑的道:“万一岳家王爷派了人来,怕是会牵连到枢相。”


    秦绘笑意中多了一份戏谑,“岳家王爷?”


    放下茶盏,“岳王妃现在还下落不明,话说得好听,是离家出走,但事实真如此吗,有没有可能被北凉、蜀世子、魏楚二王,甚至是咱们的女帝陛下给劫掠了,毕竟天下无人不知,岳王妃在岳家王爷眼中,有着和江山一样的份量。”


    满是嘲讽的摇头,“红颜祸水皆是英雄冢啊。”


    英宗痴迷于白月光,让女帝章了国。


    岳家王爷就不怕重蹈覆辙么?


    王拱遗憾的道:“虽然今日临安城刀光剑影,但如陈仙之所言,皆是小道,家国大势,岂是如此闹剧可左右的。”


    枢密副使沈重楼已是花甲之年,拥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对此不敢苟同,“此虽小道,然蚍蜉也可撼树,莫要忘了丁丑之乱。”


    两百余年前,太宗的好圣孙武宗章国,北征关外南讨蛮夷,虽然没取得辉煌战果,但那个时期太安的强势让四夷慑服。


    结果呢?


    丁丑年,武宗心血来潮出巡江南,然后被人给刺杀了。


    武宗在外地猝死,驾崩的消息还没传回顺天府,太子忽然暴毙,诸多皇子哪会错过机会,争夺皇位杀了个不亦乐乎。


    等到光宗登基,太安已乱。


    藩王拥兵自重不听朝廷节制,文臣结党营私分夺私利。


    光宗没能力收拾烂摊子。


    导致了长达十三年的八王之乱,直到高宗登基才平定叛乱,然而此时关外游牧民族已被北凉太祖统一,建立了马背王朝。


    好在高宗是位明君。


    以太安病愈之躯,呕心沥血终其一生挫败北凉太祖南侵的野心,力挽狂澜于山河将倾之际,造就了南北两大王朝鼎立的局面。


    然而高宗驾崩之后,登基的堡宗依然是个无能之辈。


    没错,无能到后世人称其为堡宗而极尽讽刺!


    堡宗的对手是暮年的北凉太祖。


    在北凉一次试探性的犯边后,没有自知之明的堡宗竟然被宦官怂恿,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胆子,竟然尽起精锐亲征。


    北凉太祖等来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一统天下的机会。


    于是便有了土木堡之变。


    堡宗被俘虏,文臣武将伤亡过百,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太宗、武宗、光宗、高宗留给堡宗的家底在一夜之间被败光!


    之后是著名的顺天保卫战。


    当时北凉铁骑一路南下所向披靡,兵临顺天城下,危急时刻,郕王登基为帝,不拘一格降人才,启用新锐臣子固守顺天,最终击退北凉。


    此战,太安将士殉国二十余万,惨烈至极。


    但终究守住了国门。


    遗憾的是,北凉太祖竟然下出了神之一手:把堡宗放回太安。


    堡宗回国后被幽禁了几年,在旧臣的谋划下,搞了个夺门之变重登帝位,之后报复性的杀了顺天保卫战的最大功臣。


    这些陈年旧事犹在眼前。


    秦绘听到沈重楼提及丁丑之乱,忍不住笑了起来,意味深长的说道:“如此说来,当今陛下未尝不能是武宗?”


    蜀世子孟禅敢对纪罡说“这里是蜀中”。


    原本女帝也可笑对天下人说一句这里是临安,哪怕手握镇北军的岳家王爷来到临安,也别想全身而退。


    何况一位读书人。


    更何况一些个只有匹夫之勇的悍夫。


    都得死!


    只要他们出现在临安,拱卫京畿的天策军可以将他们碾压成渣。


    但今日皇城正常换防,天策军也没入城。


    女帝只动用了异人司!


    这是机会。


    是所有人的机会!


    陈仙之离开枢密院后,回家换了便服,腰间佩了把剑意思意思,带着两个护卫一头扎进皇城根下的南巷瓦子,挑了个合适的位置坐下。


    时候还早,瓦子里没甚节目,都是些喝闲茶的老人。


    陈仙之要了一碟花生米一壶小酒,浅斟慢饮喝个早酒意思意思。


    位置不错。


    恰好可以看见长安大街。


    他也想看看夫子到底是何等的神仙人物,“我乘春风与剑同去”,侠气凛然之中,亦有儒气昭昭,陈仙之颇为喜欢。


    异人司都指挥使纪罡,带着十余位异人司缇骑穿过长安大街,径直出了朱雀门,来到城外的护城河外,望着远处。


    朝阳初升,通往朱雀门的官道上空无一人。


    身后的长安大街也一样。


    但异人司已经倾巢而出,只需要纪罡一声令下,长安大街可在转瞬之间遍布高手——包括刀房的五把屠刀。


    纵然陛下没有动用天策军,纪罡亦是自信满满,别说挡住夫子乘春风入皇宫,就算是杀他,也不无可能。


    人间谪仙人,终究还是人。


    女帝今日褪去冕旒,着一袭海蓝流云裙。


    裙裾如潮水漫过白玉阶,与偶尔露出的雪白肌肤相映,青丝挽作慵懒堕马髻,剩下的长发随意披散着,垂落腰间,未施粉黛的眉峰蕴藏着远山雾色,眸中凉意似九秋寒潭。


    在摘星台前驻足,仰视着临安城的第一高楼。


    春风徐来,衣袂飘飘。


    女帝眼底泛起不易察觉的涟漪。


    这座楼是他给她的梦。


    那年中秋,明月当空星河浩瀚,她和东宫皇后陪着他赏月,英宗笑着卖弄文采,说了一句前朝读书人的词:欲上层楼,可堪醉梦摘星宿。


    她便想起了儿时的天真烂漫,感触万般的说臣妾幼时也曾想至高楼听天上仙人语,可长大后才知晓,天下没有那么高的楼,只有一层又一层的牢笼。


    笑容满面的他沉默了许久,第二日下旨修摘星台。


    可惜,终究也没能一起在摘星台上看星星。


    摘星台还没修好,他就病了,很重。


    驾崩的当夜,他的朱砂痣东宫皇后忧伤过度,也薨天了。


    当年一起赏月的人,只剩下她。


    深深的叹了口气,将心头泛起的涟漪埋入无人处,举步登台阶,“其他人留下,盛都知、上官内司随朕上楼。”


    腰间佩了剑的内司上官琬绾搀扶着女帝登楼。


    盛春庭转身从跟在他身后的两个小太监手上拿起一把铁胎弓——需要两个人抬动的铁胎弓,在盛春庭手上轻如鸿毛。


    又从另外一个小太监怀中的箭筒里,抽出三支浑身铁铸的长箭。


    三支,够了。


    这不是沙场,三支不能杀敌,再多也没用。


    站在摘星台上可俯瞰整个临安。


    春风吹动了女帝的长发,青丝飞舞,衣袂飘飘间,恍若仙人,看着大好河山,眉宇间飞扬着睥睨天下的意气。


    今日临安风和日丽,但愿今后岁月皆似此寻常。


    朕等春风与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