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唐青莲,呼剑来
作品:《开局被白起附身:敢惹我?一人灭你一国》 陈晚意和柳悦鹅对视一眼。
不以为忤,反而心里暗喜。
这位夫子虽然在灶房里不怎么斯文,但那恰好是人间的鲜活,其气质儒雅、谈吐得体,纵然言辞之中颇有说教的意思,但他乃是长辈,并不出格。
关键是他一身的傲骨傲气,恰是隐世高人的风范。
这一趟不会白跑!
陈晚意谦虚的笑道:“知晓夫子上午授课,我等也不敢打扰,夫子自忙便是,正好,我和柳兄可以趁机欣赏白鹿山的大好风光。”
夫子只得任由他俩去了。
晌午时分,散学。
孩子们打打闹闹的离开小峰顶下山,夫子收拾了课堂出来,对迎上来的两人笑道:“实不相瞒,我不曾参加过科举,教教蒙学尚可,求学论道就罢了,正好有孩子提了山腊肉,吃过午饭再下山罢。”
陈晚意还想坚持,却听得身后传来声音,“白鹿山中岁月闲,谪仙大醉卧青莲。”
纪罡背负双手,带着异人司百户所的精锐缇骑爬上小峰顶,和蜀世子孟禅一起走入书院,在夫子面前镇定,恭谨行礼,“太安异人司指挥使纪罡,见过夫子。”
夫子还礼后环首四望,发现无数盔甲鲜明的士卒涌上了小峰顶,将白鹿书院团团包围,叹了口气,“终究还是来了。”
纪罡叹道:“其实纪某并不想来,实在是陛下旨意不可违,纵然知晓先生是何人,也不得不来背负此等恶名。”
夫子讶然,“你知道我?”
纪罡点头,“纪某算是半个读书人,很难不知道先生。”
夫子若有所思,“是因为那句剑阁峥嵘而崔嵬。”
纪罡,“是!”
说得出这句诗,不代表一定是那个人,也可能是晚于那个时代的读书人,比如被渝州百户所杀了的那个说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读书人。
但说出这句诗却会引起惊雷,只能是那个人。
面对夫子,纪罡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尊重,丝毫不隐瞒,“我和先生一样,只是我识时务,恰好陛下赏识,也算一展抱负了。”
夫子笑了笑,“所以呢?”
纪罡道:“陛下的意思,先生若是愿意,可暂去临安翰林院任职,若是不愿意,那异人司就得请先生哪里来回哪里去。”
补充道:“异人司有办法,可以让先生肆意挥毫泼墨也不受惊雷之威!”
言下之意,夫子可以做回人间谪仙人。
夫子有些好奇,“什么办法?”
太安天下诸多异人中定然有大儒才子,如果真有不伤天和的方法,能让这些人施展才华抱负而不引惊雷,定然会出现一场千古无双的儒道盛世!
纪罡没有藏掖着,爽快的道:“不瞒夫子,方法其实很简单,须知太安天下有很多异人,有的是人间豪杰,有的不过只是蝼蚁罢了。”
像夫子这般的人间谪仙人,他有诗作,乃是诗家之幸,若是因此引来天穹惊雷,便可用普通异人去顶雷。
这个方法已经验证过。
可行!
成立异人司后,纪罡奉女帝旨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一批异人论证此事。
夫子闻言微微蹙眉摇头,原来是用人命换人命。
可惜了。
任何心怀正气的人都不会接受这种有违天和的换命方法。
摇了摇头,颇有不屑,“我不需要。”
我若想写诗,岂会贪生怕死。
况且,置身于太安天下,惊雷能奈我何?
至于去临安出仕……若是以前,大概会欣然赴之,只是已经走过一个完整的人生,又从大唐来到了太安,早已看透了红尘俗世。
现在已经不想了。
一杯梅子酒,坐看云起,岂不快哉!
纪罡神情遗憾的道:“我知道先生诗酒剑三绝,剑术师从大唐剑圣,认为异人司奈何不了你,不过太安不是大唐,自异人出现后,天下就不正常了。”
太安天下土生土长的人,也出现了一夜上青云的剑术高手。
异人司有这样的人,且不止一个。
今天就来了!
一个不知道身份的读书人异人,就能在润州搅起一场“青花问道”。
何况是人间谪仙人。
更何况这位人间谪仙人还师从大唐剑圣。
根据过往的经验,夫子成为异人后,他的剑道只怕已经“恐怖如斯”了,很有可能是太安天下个人战力的天花板。
所以纪罡不敢大意,把异人司的家底带过来了。
尽管他并不想这么做。
如果可以,纪罡最想杀的还是燕王。
也不知道他来太安天下没有。
脸上浮起遗憾,“实不相瞒,纪某曾在陛下面前说情,说先生隐于白鹿与世无争,当尊之敬之,奈何陛下着实忌惮异人。”
“尤其是先生这样的异人,不为所用,便只能折杀,此乃帝王心术也!”
“不过陛下听说了先生的事,很是敬佩,说憾为帝王身,不能见仙人!”
夫子微微颔首,“纪指挥使好意,心领了。”
转身对陈晚意和柳悦鹅两人笑道:“接下来的事情,不那么的读书人,你们先至一旁,异人司也不会为难你们。”
陈晚意和柳悦鹅还在懵逼中。
他俩怎么也没想到,白鹿书院的夫子是个异人。
更没想到,竟然惊动了异人司指挥使纪罡这样的朝堂大员,甚至调动地方军队前来剿杀,由此可见,这位夫子只怕是位世所罕见的大文豪。
会不会也有“青花问道”那般的神奇?
言出即天宪,而字字成剑?!
陈晚意最先醒悟过来,拉着柳悦鹅躲到院子的角落里。
纪罡再次惋惜的叹了口气。
带着蜀世子孟禅一起退出白鹿书院后,在小顶峰的边缘站定,确定稍后的厮杀不会波及他和孟禅,才拱手行礼,“夫子,请取剑。”
异人司对付异人,从来都是不择手段。
但今日要体面。
异人司的手段要体面。
人间谪仙人自该有其风采,他的落幕,也应该体面。
夫子哈哈一笑,“何须取剑。”
平伸右手,轻呼一声:“剑来!”
便有剑来。
嗡!
茅草屋中,一道寒光穿透窗棂,落入夫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