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穷大方

作品:《窑火岁月

    王长安披了件棉衣就出来开门了,在院子里说话有点冷,搓着手说:“有话直说,都是哥们儿没有那么多假模式。”


    “嗯……嗯……”


    于荣广笑着应着,却不知该怎么说出口,只有不停地搓手,他从来没有开口向人接过钱,更别提这么多。


    直到王长安自己猜出来:“借钱?要多少?”


    于荣广艰难地伸出两根手指。


    “两百?”


    “两千!”


    “那没有,你知道我老婆工资低,还要帮着养妹妹家孩子,最多给你借一千,再多就没有了。”


    这是王长安作为哥们儿的义气,也是出于对于荣广的信任。


    谁都知道于荣广是个做事求稳,从不冒险,且说话算数的人,把钱借给他不用担心要不回来。


    从开口到拿钱,仅仅半个小时,王长安没把钱存银行,换了身厚衣服跟着于荣广回到自己房子,开箱拿钱就把这事办了。


    “我给利息。”这是于荣广给王长安这个哥们儿的交代。


    换来王长安一句笑骂:“你他妈的水扣子,老子缺你这点利息,滚滚滚!”


    就这样于荣广又去于清红那里借了三千,去张丰田那里借了三千,再加上自己家里的一千五,凑一起只有八千五,离于荣军让他入的一万块还差一千五。


    他想来想去,最后去了吕师父家,还是一张口,吕师父老两口就同意了。


    等把钱全都凑齐,大年初二已经过完,于荣军已经回石河子了。


    于荣广思来想去,把钱装在一个鞋盒子里,紧紧抱着鞋盒子挤着公交车去了石河子,好在钱全都好好地在鞋盒子里,没有被人偷。


    他慎重地把这些钱交到于荣军手里。


    再三强调:“军子,记住你答应我的,一定要稳赚不赔,要不然你就坑死我了。”


    “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回去等着好消息吧!”


    于荣军打开鞋盒子一张张数着钱,他也没想到平时看着老实巴交的大哥,竟然真有本事借来一万块钱。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这些人都不知道于荣广还向别人借了钱,如果让他们知道于荣广一下借了一万块,肯定不敢把钱借给他。要是知道他是拿去给于荣军做生意,肯定就更不敢了,乖乖,一万块,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万一出个什么事,那可是他们全部家底。


    把钱给了于荣军后,于荣广的心里就空落落的,回到家魂都丢了一样,天天在心里默默祈祷,求这一万块钱一定要稳稳当当回来。


    芦巧仙已经气得连看都不想看他了,也因此认清了真相,但凡在重要的事情上尤其是要花大钱的事情上,于荣广根本不听自己的,甚至不和自己商量,只会一意孤行。


    于是,她做了决定:“于荣广,从今以后,咱们两的钱分开放,各管各的。”


    钱是于荣广二月底给出去的,三月份的工资就开始各管各的。


    三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还没有开工,只发些基本的生活费,储存在地窖里的萝卜白菜吃的也差不多了,每天都靠咸菜撑着,不是馒头配咸菜,就是面条配咸菜。


    “妈妈,我想吃大葱炒鸡蛋。”小静怡奶声奶气地撒娇,这个季节,肉是吃不上的,有个炒鸡蛋或者豆腐都是好菜。


    “吃什么鸡蛋,钱都被你爸弄出去了,没让你喝西北风就不错了!”


    日子过成这样,芦巧仙没耐心脾气差,只要开口说话就是阴阳怪气的。


    于荣广只当没听到,趁着没化冻,到柳树林割红柳条回来编柳条菜篮子。


    他这门手艺极好,每年冬天都要割很多柳条回来,有空了就摆起柳条阵,极有耐心地认真地把一根根柳条穿插起来,全神贯注地编织着,一天的时间能编两三个篮子。


    但是这些篮子往往只给自家留两三个,再给父母家送两三个,其余都是送给街坊四邻的,像王长安这种关系不错的,就会多送几个,吕师父肯定也是要多送几个,其他的至少也能收到一个。


    有人看到他编的篮子十分精致还很结实,就建议道:“荣广,这么好的手艺,不如编篮子往外卖,石河子这样的篮子不便宜的。”


    “算了,打发时间胡编的,拿出去卖多丢人,再说了柳条又不要钱,我不过耽误点功夫,卖这个多难为情的。”


    他就是这样,看起来是个老实人,其实很爱面子。


    对待这些小东西小利益看不上眼,也穷大方,送了就送了。


    对待大钱他又自觉没本事赚回来,真错过了又后悔。


    只能把宝押在那些他认为比他有本事的人身上。


    三月底,于荣军回来了一趟,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肩膀上扛着的一袋大米,上面写着“东北大米”的字样,到家的时候于荣军浑身大汗,已经累得不像样,因为那袋大米足足90公斤。


    于荣广赶到的时候,张凤山已经焖煮了一锅大米饭,还有一份大米是让于荣广带回去的。


    看着这袋大米,于荣广心里踏实了。


    尤其是于荣军告诉他,这次回来就是专程告诉他,大米已经到货了,并且已经给全疆客户发货。


    于荣广不懂这些,问:“客户都有谁?”他想着要是卖给个人,这么多大米要卖到什么时候去。


    于荣军得意道:“我们的客户多了去了,粮油站、供销社、单位和学校食堂,都是我一家家跑出来的!”


    “乖乖,真厉害!”


    于荣广看着弟弟的眼神都有些肃然起敬了,想着自己投出去的钱原路返还应该问题不大。


    他兴冲冲地拿着那份米回去给小芦子炫耀。


    “看看,军子多有本事,这么快就把大米从东北那么远的地方运回来了,米也卖得差不多了,马上就能收回钱了。”


    “嗯,等收到钱在说吧!”芦巧仙态度淡淡的。


    “放心吧!钱肯定能收回来,你到时候别眼馋。”于荣广信心满满。


    “我有啥好眼馋的,我就是怕到时候还不上钱,你怎么面对给你借钱的人!”


    “闭嘴!怎么尽说这种丧气话,真是晦气!”


    于荣广最怕的就是这个,听到芦巧仙的话,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