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为什么不开心

作品:《窑火岁月

    那个时候于荣广十八岁。


    在老家的时候,张凤山没让他上学,在她的眼里,能上学的都是有钱人的孩子。


    一直到九岁的时候被接到新疆,还穿着开裆裤,留着一条长辫子,带个小地主帽,脖子上戴个银项圈,打扮得四不像,好在他们在老家的户口很快迁过来,没有耽误上学。


    等他初中毕业的时候,已经十八岁了,那是1973年,高考还没恢复,他很茫然不知何去何从,让他和小三岁的小孩子坐在一起上高中,他觉得丢人也觉得没有意义。


    可是他又不甘心,因为他学习好,写得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还会吹笛子,画得一手好画,随便几笔就惟妙惟肖,走在学生堆里,俨然一副才子模样。


    一番纠结后,他还是决定放弃。


    他是家中长子,注定不能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而是要踏踏实实的生活。


    对于别人来说,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当兵。


    可是这条路也早被堵死了,9岁那年在和张凤山来新疆的火车上,他被传染了乙肝,虽然治疗后不再传染,但是部队不收。


    就在这个时候,他大叔,也就是于清田的堂兄弟于清红来了,告诉于荣广一个好消息,水利局在招人,虽然要高中学历,但是那会儿这方面管得不严,而且于清红已经打好招呼了,听说是轮窑副厂长的儿子,当即就答应了。


    是的,那个时候于清田还没退休,从车间主任升为副厂长。


    于荣广把于清红拿来的表格填好,只要到厂办盖个章,自己的人事关系就能取出来,然后拿着到水利局报到。


    可是这个时候,于清田知道了,当时职工之间正沸沸扬扬传着,说是因为于清田头上的伤总是疼,单位为了照顾受伤获得过奖章的老兵,才把于清田升职为副厂长的,为的就是让他少干活少出体力,否则万一他累倒在车间,单位可承担不起责任。


    本就注重名声,以身作则,苦活累活第一个冲第一个上的于清田听到这些话心里不是滋味,且更加注重名声。


    这个时候,让他知道于荣广要到水利局的事,当即就制止了,他让于荣广有本事就自己闯,别打着自己的旗号找人找关系找工作,并且当场把填好的表格撕了。


    那天,于荣广心里难过极了,一个人躲起来狠狠哭了一场,于清田愁闷地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没过几年就病退了,很多本该属于他的权益,都没要就匆匆退了。


    只有张凤山觉得庆幸,还给于荣广说,在轮窑上班也好,就在家门口还能帮着照顾家里。


    就这样,于荣广第二天就到轮窑报到,成了烧窑工学徒。


    现在想来,那个时候张凤山已经想到离家近容易掌控,早早就算计上自己这点工资。


    于荣广后知后觉,晚了整整十一年。


    回到家,于荣广闷闷不乐,斜躺着靠在隔间的床上,数不清在想什么,不知不觉睡着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睡梦中感觉到什么在动,一下醒了,看到是小小的静怡拿着毯子费劲地往床上爬,静怡不知道爸爸已经醒了,好不容易爬上床,学着妈妈的样子细心的给爸爸盖上毯子。


    无法用言语形容,心一下被暖化了,于荣广说不清为什么眼睛怎么还有点湿润,起身大手抱起小静怡坐在自己腿上,情不自禁在她的小脸蛋上亲亲,就觉得什么都值了。


    静怡虽然小却很细心,看到于荣广眼角闪烁的泪花,用柔柔嫩嫩的小手指给于荣广擦掉。


    “爸爸,你为什么不开心?”


    “爸爸没有不开心,只是想到以前错过很好的工作机会,有点遗憾!”


    “爸爸,花开是为了花谢,花谢是为了花开,你失去那个很好的工作机会也许是为了和妈妈相遇,要是去了那里就不会遇到妈妈,就没有我这么可爱的女儿了!”


    静怡说话的样子简直是个小人精。


    这些词,于荣广都想不到,更没想到能从个小小不点的嘴里说出来。


    “静怡,这些你都是从哪学的?”


    “嘿嘿,小画书里!”


    于荣广看着女儿笑得欣慰,觉得女儿说的很对,怎么连孩子都明白的道理,自己却不明白。


    可是,这样的暖心时光吵不过三分钟,院子门被敲响,托儿所的老师拎着个空篮子来了。


    于荣广连忙抱着静怡去开门,老师也不进门,站在门口扬了扬手里的空篮子:“静怡爸爸,我才调来没有种菜,中午随便买了一篮子西红柿放在教室,可好你家静怡趁着我不在,带着班里的孩子把我这一篮子西红柿全都偷吃了。”


    顿了顿,愤慨难平,又强调一遍:“全都偷吃了,一个都没留!”


    于荣广都听愣了,他乖乖巧巧可可爱爱的女儿,还能干出这事?


    但是看到老师煞有介事的样子,应该也没有冤枉静怡,他沉着脸做出一副生气的样子问:“静怡,怎么回事?”


    小静怡根本不带怕的,当着老师的面,笑嘻嘻地说:“老师,我不是偷吃,我是在帮你!”


    老师都听闷了:“帮我?”


    “对啊!我是想帮老师尝一尝你买的西红柿好不好吃甜不甜,要是酸的,好去找卖西红柿的人赔钱。”


    于荣广听不下去了,呵斥道:“胡说,尝一尝能把一篮子都吃完?”


    “爸爸,你听我说嘛,有的是要尝尝酸甜,有的是要尝尝有没有虫子,有的是要尝一尝有没有农药,万一老师吃了不好的西红柿中毒怎么办?我一个人尝不过来,大家就帮着老师一起尝,我们都是好心,是为老师好!”


    “呵!”老师都被气笑了:“静怡爸爸,你看看,她还是好心还是帮我呢,别的我也不多说,我也说不过她,你自己看着办吧!”


    能怎么办?女儿惹的祸,于荣广善后呗。


    又是给老师赔钱,又是跑到地里摘了一篮子西红柿,另外又摘了满满一大篮子的茄子辣子豆角丝瓜黄瓜,还承诺以后老师的菜他们家全包了。


    老师拎着满满两大篮子菜实在是不好再说什么,才走了。


    王长安正好回家,把这一幕全看到眼里,笑得合不拢嘴:“于荣广,你这闺女真能,比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