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稀罕
作品:《窑火岁月》 芦巧仙的心都被小静怡甜化了,抱着小家伙在怀里亲了又亲,逗得小静怡咯咯咯地笑。
哪知母女俩正开心着,何秀琴牵着王麒麟的手在敲院子门。
“大雨天的她们来干嘛?”芦巧仙嘀咕了一句,小静怡刺溜一下就跑到里屋躲起来。
芦巧仙心里有数了,肯定是小家伙又惹祸了。
果然,把何秀琴和王麒麟迎进来以后,王麒麟一只手里抱在个遥控小坦克,另一只手抹着眼泪,眼睛都哭肿了,一看到芦巧仙,本来干了的眼泪哗啦一下又稀里哗啦流出来。
“哎呦,好麒麟快告诉阿姨谁惹你哭成这样,阿姨打她!”芦巧仙赶紧哄着。
何秀琴尴尬的笑笑:“也没多大的事,只是他闹得厉害,不带他来告状没办法。”
这是两家每天都要上演的戏码,甚至一天要上演好几回。
芦巧仙搬个小板凳让王麒麟坐下慢慢说,王麒麟哼哼唧唧半天,终于把事情说明白了。
爷爷给他买了个遥控小坦克和一大串香蕉,这两样都是稀罕物,轮窑根本没卖的。
他一拿到手就到于静怡面前显摆,于静怡先是把他夸得忘乎所以,然后说和他一起玩运货的游戏,让王麒麟遥控着小坦克把香蕉运到她那里,然后于静怡把香蕉吃了,再把香蕉皮放在坦克上,王麒麟把坦克遥控回去。
小男孩的关注力一直在小坦克上,玩得不亦乐乎,等反应过来,香蕉已经全都被于静怡吃完了,只剩一堆香蕉皮。
末了,王麒麟高高举起一根手指,愤慨得眼泪直流:“一根,连一根都没留!”
芦巧仙赶紧捂脸,怕动作慢了笑出来,伤到小男孩的心。
忍了几秒,才把笑意忍下,然后作出一副凶巴巴的样子,朝里屋喊道:“静怡,你出来!”
静怡吐吐小舌头,拿着本小画书跑出来,也不怕芦巧仙和何秀琴,径直跑向王麒麟,直接牵住王麒麟的手,像个没事人一样说:“钢蛋,走,我给你讲故事。”
王麒麟撅着小嘴:“我不叫钢蛋,钢蛋不好听,我叫麒麟!”
“那我叫你麒麟,你不许再哭了!”
“嗯!”王麒麟直接忘记来干啥的。
两个小家伙迈着小短腿到了里屋,静怡像真事一样,指着小画书里的字读起来。
何秀琴都忍不住笑:“静怡可以,记性真好!”
她考过静怡,根本不认识上面的字,但是只要有人给她读过,她就能记住,指着读的时候,一副认字的小大人模样。
芦巧仙笑道:“不好意思,静怡又把麒麟惹哭了。”
手里的钱塞进何秀琴手里。
“哎呦,你这是干嘛?小孩子的事不打紧。”
“你就拿着吧!”
那么大一串香蕉都被静怡吃完了,咋能不付钱?
静怡又带着麒麟玩了一会儿小猫,等走的时候已经欢天喜地了。
走的时候还回头挥手:“静怡姐姐,再见!我们明天还在一起玩!”
芦巧仙都要佩服了,静怡总是能把王家这个小祖宗哄得团团转,差别就是高兴的时候喊静怡姐姐,不高兴的时候喊静怡。
84年的六月,于荣英生了个女孩,起名乔蕾。
听到喜讯的张凤山却高兴不起来,她总觉得没有儿子地位不稳,乔建成再不像样子也是个医生,不会因为这事和她女儿离婚,重新再娶一个吧。
等她拎着只老母鸡和鸡蛋到了于荣英家,看到在于荣英身旁照顾周到的乔母,才知道乔母对这个孙女稀罕得不得了。
还没怎么样的小奶娃娃,手上戴着对金镯子,脖子上挂了个黄金的长命锁。
再对比静怡,从出生到现在,张凤山别说金手镯银手镯,连块新布都没扯过,一件新衣服没买过,甚至一根红绳子都没给过。
于清田曾经提过一次,张凤山竟然说静怡满月酒的时候,张丰田家送的呢子大衣不就是看着自己老两口的面子送的,相当与是自己买的一样,再说了孩子还小,买那么多衣服也穿不过来,买了孩子也记不住,花钱还不落好,她干嘛要买。
聊天中,张凤山才知道,乔建成家中排行老大,后面还有两个弟弟,乔母一连生三个秃小子,做梦都想要个女儿,可惜身体不允许。
自从于荣英进了乔家,乔母一直把于荣英当自己闺女待,衣服从里到外全套新的,首饰手表全都置办齐,还专门给买了套当下最流行的首饰盒子,这下终于如愿生了个女孩,全家都把这小女孩捧在手心里宠着。
张凤山这才算放心了。
于荣英家房子小,住不下,张凤山现在也会嘴上心疼大女儿,说些知冷知热贴心的话,可是心里却一点不想多留,凡是在干活照顾人的事,她跑得比兔子都快。
同一个月,于荣军不再要于荣英和乔建成给的生活费了,因为他已经找到工作单位实习。
和他学的水利水电工程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擅自决定到一家企业性质为集体企业的针织厂当推销员。
以他的学历到水利局上班没有任何问题,不仅是个行政机关,工作稳定,也不用操心企业盈利还是亏损,手里还有点小权,这不就是张凤山想让他当官的工作吗?他反倒看不上,嫌弃枯燥乏味,说什么一眼望到头的工作是在浪费生命,但是当推销员不同,可以走南闯北到各个地方闯一闯看一看,既是工作也是旅游,多好。
认识了客户,也是他的人脉积累,将来有本钱了,可以自己开店做生意,自己当老板。
张凤山和于清田知道这个事的时候,于荣军已经把人事关系办好,都开始上班了,只是回家来打个招呼。
张凤山又一次觉得天塌了,这次是塌了大天,哭着喊着撒泼打滚非要于荣军去单位把人事关系迁出来,弄到水利局去。
于清田抽着烟重重叹息:“算了吧!你当水利局是你家开的,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就这么着吧!自己的路自己个人走!”
这一幕,于荣广看着眼里,想起初中毕业那年,他也有一次机会去水利局。
那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改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