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郑远山,你的话太多了
作品:《穿书:我炮灰驸马夺气运,你大女主慌什么?》 杨北业端坐在椅子上,眼神一凛,冷冷朝着郑远山瞪去。
他一双眉眼极具震慑力,只需一瞥,便叫郑远山心中一颤,立刻闭上了嘴。
“看来,尚书大人对此事颇有自己的见地啊!”
郑远山心中不服,眉毛一扬,还想开口。
可面对杨北业那不怒自威、气场强大的眼神,他瞬间把嘴边的话重新咽回了肚子里。
渊帝也懒得理他,他明显对杨北业的话更有兴趣。
“镇国公所言可是真的?”
杨北业一拱手:“老臣不敢妄言!”
“求借陛下纸笔一用!”
军国大事不是儿戏,有郑远山这几个讨厌的人在场,杨北业可不想轻易开口说出杨凌的计划。
渊帝一脸兴奋,连忙着人给杨北业准备墨宝。
待杨北业写完后,他便迫不及待接过看了起来。
“好……好!”
“如此计划实在天衣无缝,堪称完美!”
“镇国公老当益壮,就连战术都能想的如此精密周全!”
“看来此番,是天佑我大渊啊!”
杨北业立刻道:“老臣不敢居功自傲!”
“实话说,这战术乃是老臣的孙儿杨凌想出来的。”
“就连老臣所找到的这个人才,也是杨凌推荐来的!”
渊帝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果然……
杨凌那小子没有骗自己!
他过真如自己所说的那般,为自己、为大渊找到了这个合适的人才!
不仅如此,他还能制定出如此细密周全的战术……
这小子,果真没有让自己失望啊!
渊帝正要开口,不料却被一旁的郑远山抢先一步。
“杨凌?”
“陛下,如果微臣没有记错的话,这个杨凌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啊!”
“他不仅经常在京城里为非作歹、寻衅滋事,更是经常欺凌百姓。”
“将人打伤打残,更是家常便饭!”
“此等家国大事,岂能容这种鼠辈信口开河?”
说着,郑远山又再度转向了杨北业。
“镇国公,我看你也真是老糊涂了!”
“一个毛头小子的胡言乱语,你竟也能奉为圭臬,甚至不惜传到了陛下的面前!”
“这不是胡闹么!”
“说的严重一点,这叫欺君之罪!”
记得上次克磊被陛下打了十个板子,就是因为这个杨凌!
他本就与杨北业政见不合,再加上郑克磊被打之事,他更是对杨家恨之入骨。
面对郑远山的愤慨激昂,杨北业根本没有任何反应,仿佛置若罔闻。
然而渊帝眼底的怒意,却早已藏都藏不住了。
“你给朕闭嘴!”
“杨家三代皆是忠义两全,就连最小的杨凌都知道为朕出谋划策!”
“可你身为堂堂尚书,除了向朕要钱之外,还会什么!”
郑远山刚从地上站起来,见渊帝震怒,他身子一颤,又立刻瘫软了下去。
“陛下息怒!”
“微臣直言进谏,也只是一心为江山社稷考虑!”
“您一世英名,不能就这么听信了一个纨绔的谗言啊!”
渊帝闻言眼睛一眯,眼角里流露出一抹狠戾。
“听你这意思……”
“若是朕执意要战,那就变成听信谗言的昏君了?”
郑远山将脑袋死死埋在地上,脸上只能用“悔不当初”四个字来形容。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说了多么不该说的话!
“陛下!微臣不是这个意思……”
“行了。”
渊帝阴沉着脸,“郑远山,你的话太多了。”
“有说话的功夫,你不如学学镇国公是如何教育孙子的,再回去好好管教管教自己的儿子!”
“朕就罚你半年的俸禄,小惩大诫!”
嘶——
那可是半年的俸禄啊!
郑远山肉疼地龇牙咧嘴。
他微微侧目,本想着王永正、宋淇二人能为自己仗义执言几句。
但那二人早就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个,唯恐渊帝迁怒到了自己的头上!
郑远山无奈,只能十分沉重的向渊帝磕了个头。
“微臣……领旨!”
“行了,你们下去吧。”
渊帝很是不耐烦,“朕还有话要和镇国公商谈!”
待郑远山、王永正、宋淇三人退下后,渊帝这才有空端详起杨北业带来的年轻人。
“镇国公,这便是你发现的人才吗?”
杨北业纠正道:“陛下,这是杨凌发现的人才!”
“此人名叫李达,不仅天生神力、骁勇英武,更是个忠厚之人。”
自从进了书房之后,李达就一直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听杨北业提起自己的名字,他这才敢微微抬起头来,眼睛盯着自己面前的地毯。
“启禀陛下!”
“草民名叫李达,世代都是京郊雁荡山上的猎户。”
“因为意外结识了杨兄弟……杨凌,得到杨凌的赏识,这才迁入杨凌所开的镖局里。”
嗯……确实和杨凌跟自己描述的差不多。
渊帝对面前的李达很感兴趣。
“对了,杨凌让你住在京城,给你什么安置费没有?”
“……嗯?”
李达被渊帝这个问题给问懵了。
这不对呀!
按理说,圣上应该和镇国公一样,先考察自己的武力、再问自己几个和领兵打仗有关的问题才对!
可是……
陛下怎么开口就问自己这么个奇怪的问题呢?
李达向杨北业投去了求救的眼神,杨北业淡淡道:“陛下问什么,你直言答便是了。”
“……是!”
“回禀陛下,杨兄弟待草民和草民的妹妹,都如同亲人一般好。”
“他自己本身没什么银子,草民还亲眼看见,那镖局的掌柜几次向他讨要钱财!”
“可尽管如此,杨兄弟还是给了草民一百两银子,让草民拿去用……”
渊帝和杨北业听闻,皆是微微一怔。
杨北业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孙儿竟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了一个独当一面、有所担当的男人。
而渊帝早已在心中,消除了曾经对杨凌的看法与偏见。
“镇国公,你这个孙子,可真是不简单!”
“想当初,朕还极力反对他和清欢这桩婚事。”
“现在一看,他们实在是佳偶天成啊!”
说着,渊帝的目光移到了李达的身上。
“朕相信杨凌的眼光,你是他看中的人,那就一定错不了。”
“朕封你为征北校尉,可率两千杨家军。”
“即日起,你便随镇国公入营操练。”
“尽快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