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帝的刀!
作品:《娶媳妇就变强,我封狼居胥》 地牢里的血腥味还没散尽,总督府的书房里,许青正盘算着怎么把玄天宗和龙脉计划给利用起来。
突然,门被猛地撞开。
一名亲卫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声音都变了调。
“大人!京城!京城八百里加急!”
许青眉头一皱。
亲卫将一个火漆封口的竹筒递上,手抖得像筛糠。
许青接过,捏碎封口,抽出里面的纸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南匪患频发,民怨沸腾,着都察院左都御史刘秉忠为钦差大臣,即刻南下,巡查江南,凡有不法,先斩后奏,钦此!”
周康正好走进来,看到纸条上的内容,两眼一翻,差点当场厥过去。
“刘……刘秉忠?那个铁面阎罗?”
周康的声音带着哭腔。
“完了!完了!大人,这位爷是陛下的心腹,油盐不进,水火不侵!他来江南,我们都得掉脑袋啊!”
许青没理会鬼哭狼嚎的周康。
他第一时间联系了柳如是在这边情报节点。
很快,更详细的情报传来。
这次钦差南下,是皇帝绕过了内阁,直接下的旨。
更骚的是,安国公在朝堂上居然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说江南刚刚平定,不宜大动干戈。
结果被皇帝当朝训斥。
“我靠……”
许青心里骂了一句。
搞了半天,不是安国公的反击。
是打完了小的,皇帝这个老的亲自下场了!
“来人!叫陆瑶,老马,立刻来书房!”
许青的声音很冷。
很快,核心的几个人都到齐了。
周康已经吓得瘫在椅子上,六神无主。
陆瑶一身红裙,俏脸紧绷。
老马还是那副死人脸,抱着胳膊站在角落,像一尊石雕。
“事情你们都知道了。”
许青把纸条扔在桌上。
“都说说,怎么办。”
周康第一个哆哆嗦嗦地开口。
“大人!这刘秉忠就是一条疯狗,逮谁咬谁!要不……要不咱们把所有脏水都泼给已经被剿灭的怒江龙王会?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陆瑶立刻反驳。
“没用。这么大的动静,一个死掉的江湖帮派扛不住。依我看,不如用钱开路!我就不信,这世上还有不喜欢金子的人?他铁面,我就用金山把他砸成笑面佛!”
许青看向老马。
老马眼皮都没抬一下,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杀。”
简单,直接。
许青听完,气得笑了。
“都闭嘴!”
他一拍桌子,整个书房都安静了。
“周康,你那是自欺欺人!把皇帝当傻子?”
“陆瑶,你更蠢!你今天用钱砸倒一个刘秉忠,明天皇帝就能派十个张秉忠、李秉忠来!到时候你四海商会的金库都填进去也不够!”
“还有你,老马!”
许青指着老马。
“杀一个钦差,等于直接告诉皇帝,我许青要反了!你是嫌我死得不够快?”
三个人全被骂得低下了头。
许青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走了两步,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皇帝想看江南的烂摊子?想找我的茬?”
“行啊!”
“他要来查,老子就给他一个朗朗乾坤!让他睁大狗眼好好看看,我治下的江南,是什么样!”
“老子要让他查!看他最后能查出个屁来!”
周康和陆瑶都听傻了。
这是什么操作?
不掩盖,不贿赂,不杀人,反而要把场面搞得更大?
“周康!”许青厉声喝道。
“小……小人在!”周康一个激灵,站直了身体。
“你,立刻以江南总督府的名义,颁布‘江南振兴令’!”
许青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免江南全境三年赋税!一文钱都不要!”
周康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第二!”许青伸出第二根手指,“府库出钱,修路!建桥!兴修水利!把所有坑坑洼洼的路都给老子铺平了!”
“第三!”许青的声音越来越大,“所有工程,必须雇佣本地流民!管三餐,薪酬按最高标准给!谁敢克扣一个铜板,当场砍了!”
周康张大了嘴:“大……大人,钱……钱从哪来啊?”
“从哪来?”许青笑了,“就用刚从安国公那些狗腿子手里抄来的!他们的钱,取之于民,现在,老子让他们用之于民!”
周康浑身一震,瞬间明白了!
这分明是在用安国公的钱,给自己买江南百万民心啊!
他的忠诚度,在这一刻,悄然突破了九十。
“小人明白了!小人这就去办!”周康激动得满脸通红,转身就跑了出去。
许青的目光,又转向了陆瑶。
“陆瑶!”
“属下在!”陆瑶立刻躬身,眼神狂热。
“你四海商会,把所有粮仓都给我打开!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往整个江南铺货!”
“米、面、油、盐,所有生活必需品,全部敞开了供应!”
“同时放出话去,谁敢在这个时候囤积居奇,涨一文钱,我就亲自带兵抄他全家!”
陆瑶心头狂跳。
这是组合拳!
总督府免税、搞基建,收的是流民的心。
四海商会平抑物价,收的是所有老百姓的心!
双管齐下,民心所向,谁还敢说冠军侯半个不字?
“属下遵命!保证让整个江南,米价比水都便宜!”
陆瑶领命而去,脚步都带着风。
最后,只剩下老马。
“老马。”
“在。”
“你带人,把所有安国公的残党,还有那些不听话的地方豪强,给我盯死了。”
许青的声音变得冰冷。
“谁敢在这个时候捣乱,或者对新政阳奉阴违,不用审,不用问。”
“直接处理掉。”
“尸体挂在城门口,旁边立个牌子,写上八个字——勾结匪患,意图谋反。”
老马点了点头,身影一闪,消失在阴影里。
书房里,只剩下许青一人。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忙碌起来的总督府,冷笑一声。
“皇帝的刀?”
“在民心面前,你就是一块废铁!”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江南都疯了。
安国公几十年搜刮的民脂民膏,像流水一样从总督府的府库里涌了出去。
一车车的银子,被运往各个州县。
一张“江南振兴令”的告示,贴满了大街小巷。
“免税三年!”
“以工代赈!管吃管住还给高薪!”
消息传开,无数因为战乱和盘剥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从藏身的山林里、破庙里走了出来。
他们一开始还不敢相信,以为是官府的又一个骗局。
但当他们看到一车车白花花的大米运到工地,看到第一批工钱分文不少地发到手里时,所有人都哭了。
“青天大老爷啊!”
“冠军侯万岁!”
一时间,整个江南,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工地。
原本死气沉沉的城镇,迅速恢复了生机。
与此同时,四海商会的粮铺前,排起了长龙。
比市价便宜三成的粮食,让所有人都买得起米,吃得上饭。
那些想趁机发国难财的粮商,看着四海商会那无穷无尽的粮食,和门口站着的一排排杀气腾腾的护卫,一个个吓得把囤积的粮食也乖乖拿出来平价卖了。
短短数日。
江南,变天了。
从一个刚刚经历清洗、人心惶惶的动荡之地,变成了一个人人有活干、有饭吃,脸上洋溢着希望的地方。
……
十日后。
钦差大臣刘秉忠的仪仗,抵达了江南地界。
车队延绵数里,旌旗招展,气势威严。
刘秉忠年过五旬,一张国字脸,法令纹深得像刀刻一样,不怒自威。
他坐在官轿里,闭目养神。
来之前,他已经收到了无数关于江南的密报。
冠军侯许青,飞扬跋扈,擅杀朝廷命官,与商贾勾结,弄得江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他这次来,就是奉了陛下的密令,来当那把斩断许青爪牙的刀!
“大人,前方就是江陵府地界了。”一名随行官员在轿外禀报。
“嗯。”
刘秉忠睁开眼,掀开轿帘。
入眼的景象,让他眉头一皱。
官道,是新铺的。
平整,干净,马车走在上面几乎感觉不到颠簸。
道路两旁,是大片的农田,田里有农夫在劳作。
远处,还有一处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千名民夫正在修筑一条水渠,号子声喊得震天响。
刘秉忠的眼神变得锐利。
他看到那些民夫,虽然衣衫褴褛,但个个面色红润,精神饱满,没有一个面带菜色。
这和他想象中“民不聊生”的景象,完全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