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抢功劳
作品:《古代狩猎,养活绝美姐妹花!》 “大人,您想啊,要是我大哥带回了府尹的命令,咱们再出兵,那功劳是谁的?是他周显的!”
“可要是咱们现在就动手,趁着姓夏的焦头烂额,一鼓作气拿下清凉县!那这份天大的功劳,是谁的?”
周勇指了指县令,又指了指自己。
“是咱们的!是您领导有方,是我周勇奋勇杀敌!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我大哥回来,也只能干瞪眼!府尹大人怪罪下来?笑话!打赢了仗,开了疆,那叫功!谁会怪罪一个功臣?”
这番话,字字句句都说到了石门县令的心坎里。
是啊,他凭什么要一直活在周显的阴影下?他才是石门县的一把手!
周显能打,他也能!
“那姓夏的手里,不是还有一批新兵和新装备吗?”县令还是有些顾虑。
“一群新兵蛋子,能有什么用?摸过几天刀枪,就以为自己是天兵天将了?”周勇嗤之以鼻,“至于那些什么新盔甲新刀,我看也是吹牛!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破县,他能拿出多少钱来打造装备?我看就是样子货,吓唬人的!”
“现在他们工事塌了,士气低落,正是咱们以雷霆之势,一击必破的良机!”
“大人!别犹豫了!再犹豫,功劳就飞了!”
石门县令看着周勇那张写满了“功劳”、“战功”的脸,心中的最后一丝理智,终于被贪婪彻底吞噬。
他猛地一拍桌子。
“好!”
“就这么办!”
“周勇!我命你为先锋,点齐三千兵马,即刻出发!天亮之前,我要你兵临清凉县城下!”
“得令!”周勇兴奋地一声大吼,转身就冲了出去,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攻破清凉县,接受万人敬仰的画面。
看着他迫不及待的背影,石门县令的脸上,也浮现出一抹病态的潮红。
清凉县……夏楚……
等着吧,你的末日到了!
……
就在石门县厉兵秣马,准备倾巢而出的时候。
清凉县,城南,王家大宅。
与县衙的简朴截然不同,这里雕梁画栋,亭台楼阁,一步一景,处处都透着两个字——有钱。
书房内,紫檀木的书桌上放着上好的湖笔徽墨,空气中弥漫着名贵熏香和陈年普洱混合的醇厚味道。
王家家主,王老爷子,正端着一个描金的茶盏,轻轻吹着浮沫。
他已经年过六旬,头发花白,但一双眼睛却不见丝毫浑浊,反而精光四射,透着一股子老狐狸般的狡黠。
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正躬着身子,向他低声汇报着什么。
“……老爷,都打听清楚了。‘鬼愁坡’的工事确实塌了,但只是做做样子,是夏大人故意放出的风声。他真正的杀招,都藏在坡后的‘一线天’峡谷里。不仅有暗哨,还有新练的弩手,装备的都是能射穿铁甲的强弩,而且马钢亲自在那边盯着,布下了口袋阵,就等着石门县的人往里钻。”
王老爷子听完,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
“这个夏楚,倒是有几分手段。”他淡淡地评价了一句,听不出是褒是贬。
“那……老爷,咱们?”管家试探着问道。
王老爷子放下茶杯,用杯盖一下一下地刮着杯沿,发出清脆的“咔、咔”声。
“我们王家,在清凉县立足上百年了。县令换了一任又一任,可我们王家,一直都是王家。”
他的声音很平淡,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个夏楚,太年轻,太锐利。他又是清田亩,又是练新军,又是搞什么讲武堂……他想做什么?他想把这清凉县的天,给翻过来!”
王老爷子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他把那些泥腿子都抬起来了,那我们这些士绅豪族,算什么?他这是在掘我们王家的根!”
管家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他以为,凭着这点小聪明,就能跟石门县,跟府衙掰手腕了?天真!”王老爷子冷笑一声,“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他就是一只蹦跶得欢的蚂蚱,秋后的事情,蹦跶不了几天了。”
“老爷英明。”
王老爷子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自家院子里那片精心打理的花园。
“锦上添花,永远不如雪中送炭。”他幽幽地说道,“既然石门县的周二公子那么想立功,咱们就帮他一把。”
他转过身,目光如刀。
“你去,立刻备一份厚礼,派最机灵的人,连夜赶去石门县,见周勇。”
管家心中一凛:“老爷的意思是……”
“把‘一线天’的情报,原原本本地告诉他。”王老爷子的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告诉他,夏楚在‘鬼愁坡’演戏,真正的陷阱在‘一线天’。把我们知道的,关于弩手、长枪阵、新式盔甲的情报,全都告诉他!”
管家倒吸一口凉气!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通风报信了,这是要把夏大人和整个清凉县的防务,卖个底朝天啊!
“老爷,这……这可是通敌啊!万一……”
“没有万一!”王老爷子厉声打断他,“只有成败!夏楚败了,我们王家就是石门县入主清凉县的第一功臣!日后这清凉县,还是我们王家说了算!他要是侥幸赢了……”
王老爷子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他赢不了。”
“一个没有根基的外来户,拿什么赢?靠那些刚放下锄头的泥腿子吗?”
“去办吧!记住,要快!一定要赶在周勇出兵之前,把这份‘大礼’,送到他手上!”
“是……是!小的这就去!”
管家不敢再多言,领命匆匆退下。
书房里,王老爷子重新坐回太师椅上,端起那杯已经有些凉了的茶,一饮而尽。
夏楚啊夏楚,别怪老夫心狠。
要怪,就怪你动了不该动的东西,挡了不该挡的路!
……
夜,更深了。
县衙,书房。
夏楚依旧坐在灯下,手里捧着一卷兵书,看得入神。
一阵微不可查的衣袂破风声后,张三那瘦小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书房的阴影里。
他单膝跪地,声音压得极低。
“大人,鱼……上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