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普及钢制农具

作品:《古代狩猎,养活绝美姐妹花!

    半个月后,铁坊成品区。


    这里已经不再是那个敲敲打打的小作坊了。


    崭新的货架,用的是最好的硬木,一直延伸到库房的尽头。


    货架上,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模一样的造物。


    那是犁头。


    通体闪烁着钢铁独有的幽冷光泽,刃口锋锐,线条流畅。


    张老铁背着手,像个巡视自己领地的老将军,在货架间缓缓踱步。


    伸出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过一个犁头的尖刃。


    “唉……”


    长长叹了口气。


    这辈子,也打不出一个这么完美的犁头。


    那水力锻锤一天能“吐”出来几百个!几百个都长一个样!


    这谁顶得住啊?


    “老张,看什么呢?又在心疼你的老手艺了?”


    王主簿抱着个新账本,满面红光地走了过来,走路都带风。


    哪还有半点以前哭穷的丧气样。


    张老铁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我心疼个屁!我是在想,这玩意儿,怎么就不能再锋利一点,再省力一点呢?”


    自从见识了水力锻锤,这位老铁匠的思想。


    就像是被锤子砸开的铁锭,彻底开了窍。


    现在琢磨的,不再是怎么抡锤子,而是怎么改进这些模具。


    让生产出来的工具更牛逼。


    王主簿凑过来,压低了声音,像是在分享什么惊天大秘密;“老张,我给你透个底。就这半个月,光是犁头、锄头、镰刀,你知道咱们入库了多少吗?三万件!”


    “乖乖……”


    张老铁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三万件!


    放以前,把清凉县所有的铁匠铺子捆一块,不吃不喝干上十年。


    也未必能凑出这个数!


    王主簿翻开账本,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声音都在发颤。


    “成本!你知道成本吗?”


    “一个钢刃犁头,算上铁料、木炭、还有那水车工坊的损耗,折算下来……不到三十文钱!”


    “三十文!”


    市面上一个劣质的铁犁头,都敢卖三百文!


    张老铁彻底不说话了,他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看着那一排排的农具,忽然觉得,这哪里是农具?


    ……


    县衙前的告示栏,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


    当“以工代赈,换领新式农具”的消息传开时,整个清凉县的农户都疯了。


    “都别挤!排好队!一个个来!”


    衙役们扯着嗓子,费力地维持着秩序。


    领头的农户,死死攥着手里一张盖了红印的凭证,心脏“砰砰”直跳。


    凭证上写着,他在修筑河堤工地上干了十天天活,可以兑换一个新式钢刃犁头。


    真的……不要钱?


    将信将疑地走到发放点,那里摆着一辆大车,正是那些他在梦里都想要的,闪闪发光的犁头。


    “下一个,王二柱!”


    老王一个激灵,赶紧上前,递上凭证。


    负责发放的吏员核对了一下,点点头,从车上拿起一个犁头。


    “拿着,你的。”


    那犁头递到手里的一瞬间,老王感觉手臂猛地一沉。


    好家伙!


    分量十足!


    小心翼翼地捧着,翻来覆去地看。


    那光滑的表面,那锋利的刃口……


    用指甲轻轻一弹。


    一声清脆悦耳的金属颤音,悠长不绝。


    是好钢!


    是顶顶好的钢!


    老王再也忍不住了,眼眶一热,浑浊的泪水就淌了下来。


    转过身,朝着县衙的方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


    “夏青天!您就是活菩萨啊!”


    这一跪,引得身后成百上千的农户,无论是已经领到农具的,还是正在排队的。


    全都齐刷刷地跪了下去。


    山呼海啸般的喊声,震得人耳膜生疼。


    王主簿站在夏楚身后,激动得浑身发抖。


    “大人!民心!这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啊!”


    “这比十万大军都管用!”


    夏楚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说:


    “这还不够。我要的,是让‘夏青天’这三个字,比皇帝的圣旨更管用。”


    ……


    清凉县的田间地头,上演着一幕幕奇景。


    往年秋收后,最累人的活计,莫过于冬耕翻地。


    土地冻得硬邦邦,老牛喘着粗气,犁铧在地上只能划出一道浅浅的白痕。


    可今年,完全不一样了。


    清凉县全县换上新犁。


    那钢刃犁头“噗”的一声,就没入了土里,像热刀切牛油一样,轻松写意。


    老黄牛甚至都没怎么用力,迈着轻快的步子往前走。


    又深又宽的黑色犁沟,被整整齐齐地翻了出来。


    “我滴个神仙姥姥!”


    这……这是在耕地?


    这他娘的也太丝滑了吧!


    以前耕一亩地,牛要歇三次,人累得像狗。


    现在,一口气耕完三亩地,牛不喘气,人不出汗!


    “老婆子!快来看神仙!”


    老王扯着嗓子喊,声音里充满了无法抑制的狂喜。


    另一边的田里,几个妇人正拿着新式镰刀除草。


    那镰刀锋利得不像话,对着半人高的杂草丛,轻轻一挥。


    “这玩意儿,比我相公的剃头刀还快!”


    妇人笑得合不拢嘴,手下动作飞快,干劲十足。


    这样的景象,在清凉县的每一寸土地上发生着。


    而这股风,很快就吹出了清凉县的地界。


    隔壁永安县的农户,扒在两县交界的地垄上,看得眼都直了。


    着清凉县那边,人家耕地跟玩儿似的,唰唰唰,一片地就翻好了。


    再看看自己这边,老牛累得直吐白沫,犁铧在地上磨得火星子直冒。


    也啃不进去几寸。


    这人比人,气死人啊!


    “他娘的,清凉县的人,是给牛喂了仙丹,还是给地施了法术?”


    临县的农户看得心头火热,羡慕嫉妒恨。


    清凉县的老农,扛着新锄头从地边路过,看到李四那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瞅啥呢?没见过夏大人的神仙农具?”


    “夏大人?”


    “就是我们清凉县的县太爷!夏青天!这玩意儿,就是夏大人给我们发的!用了它,我一个人能干以前五个人的活!”


    临县的农户眼睛,瞬间就红了。


    必须得去清凉县看看!


    砸锅卖铁,也得弄一套这样的神仙农具回来!


    不然,明年的收成,又要被这帮开了挂的家伙给吊打了!